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茶产业发展的财政问题与对策

2017-10-19邓中保方心宇黄钰婷何炎李论��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9期
关键词:茶产业财政互联网+

邓中保++方心宇++黄钰婷++何炎++李论��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610378336。

作者简介:邓中保(1996-),男,汉族,安徽六安人,安徽财经大学本科生。

摘要:首先阐述了茶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茶产业如今的发展现状和在“互联网+”背景下发展的前景。着重分析了茶产业在新时期发展面临的财政问题,并根据国情和相关政策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强调对于茶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发展,政府应当给予更多重视。

关键词:互联网+;茶产业;财政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9.007

1茶产业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启新发展

自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互联网+”行动计划被李克强总理着重提出以来,各行各业争相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展开新的创新,呈现“百家争鸣”的新兴态势,为社会主义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了长足的动力。而在日益繁荣的“互联网+”时代里,既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国家发展根本的农业,更加需要“互联网+”进行产业升级迈向精准化、智能化、定制化的3.0时代。“互联网+农业”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农业发展过程的全面融合,彻底升级传统农业的产业链,开启了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茶产业的新发展道路。

茶叶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农作物,历史悠久享誉国际,在中国茶叶种植范围广阔,2014年多达2649.80千公顷;茶叶产量丰富,2014年达209.57万吨,2015年达224.90万吨;茶叶品种繁多,名茶诸多,从而茶叶不仅在国内有着广大的消费群体,2015年的市场成交额多达268.95亿元,同时还远销海外,2015年的出口数量达到324954.81吨,出口金额多达138174百万美元。

茶叶在我国是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出口优势的农产品经济作物,发展茶产业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沐浴”互联网春风对于茶产业来说必不可少。茶叶在中国的高产销、多种类、名茶效益和出口优势都为建立起基于互联网的茶产业新形态提供了坚实基础与更多可能。通过对互联网发展带来的诸多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利用,逐步完成实施茶产业的精细化数据化种植,科技化机械化生产,立足于茶叶的核心品牌,通过名茶和大宗茶结合运营建立多品级多种类的产品市场,发掘包含国内各个层次消费群体和海外出口在内的销售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加快产业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2茶产业在新发展下面临的财政问题

2.1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完善是茶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互联网+”的大繁荣背景确实给茶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创新氛围和难得的机遇,但是想在这氛围中革新,想要牢牢抓住机遇,还要面对诸多挑战。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我国在各个方面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问题,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基建工程浩大所需颇多。尽管我国一直在基建道路上坚持投入,然而直到如今没有解决的问题,仍然严重桎梏这茶产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1)农村本身物流覆盖范围就有限,再加上茶叶更多种植在山区,交通和物流问题显著,完善乡村路网,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物流覆盖需要得到政府的首要解决。(2)在互聯网时代的背景下,很多农村地区连网络都没有,更不用说凭借互联网来发展进步,实现乡村网络的完整覆盖、在乡村普及互联网知识、打破农村信息闭塞的局面同样迫在眉睫。(3)教育问题在农村依然显著,落后的教育带来的不仅仅是乡村人民知识水平不足,难以跟上时代步伐,更严峻的是乡村人才的流失。(4)缺乏必要的基础设备和技术开发组织,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人才,继续依赖传统的种茶经验和制茶工艺是无法满足茶产业在新时期新发展的需要。乡村较为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对茶产业发展所需的设备、人才等形成阻力。面对着高新技术、知识分子进不来,内部又无从提升的困境,通过财政措施,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加快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茶产业的真正所需。

2.2财政供给的“缺位”致使茶产业发展的诸多不足

茶叶的生长习性让它多被种植在气候适宜的山区,而这也决定了茶叶无法像稻谷和小麦等其他农作物一样,实现大面积田园式的规划种植。相比于其他农作物国家在财政上给予的支持,茶产业获得的财政供给少,缺乏政策保护和引导,茶农享受的财政补贴不足。一方面缺少了国家财政的统筹规划,另一方面茶产业更多的依靠市场竞争主体的自给自足,资源配置不合理,这也就导致茶产业现如今面临着诸多问题:(1)生产基础仍然薄弱:高标准成规模的科技化茶园稀少,传统低效老式茶园冗余;茶园基础薄弱,布局分散,规模冗杂,难以实现整体统一的高新数据化的产业园区;加工技术不能得到全面的提升,加工方式五花八门,机械化加工和手工制茶界限不明确,导致茶叶品质参差不齐;茶园收效少茶农收入低,导致生产积极性降低,不愿投入更多劳力和资金。(2)销售经营力量不足:生产或销售经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大多为家族式企业,难以做大做强;缺乏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销售经营方式落后,互联网销售和电商运营模式较少。(3)科技支持不足专业人才缺少:财政支持力度的不足也相应导致了在茶产业上科技知识的不足,专业人才的匮乏,依赖传统经验缺乏创新。

2.3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阻碍茶产业的新发展

近几年来,财政依存度持续走低的形势,致使国家为了更好发挥在发展社会经济中的宏观调控职能,满足经济发展所需,提供社会服务,逐渐将财政支出的重心收缩,着重满足重点领域的发展。但是财政预算的不约束,财政监督的不管理,造成财政资金过快流失,发展需要得不到有效满足。像农业这种重点发展领域,面对人口增长经济提速,发展所需也日益增加,可是农业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占比的缓慢提升将导致实际的支出缺口逐步扩大,会带来政府财政公信力下降、市场恶意竞争、重点领域发展滞缓等一系列问题。而茶产业既处于农业发展这个大环境里,又正逢“互联网+”带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财政政策保障,是推进互联网信息技术在茶产业中融合革新的必要支撑,是开创我国农业生产新局面、迈向农业3.0时代的必要支撑。一旦财政支出结构依旧不完善,国家资金资源配置不合理,将直接导致茶产业面对互联网的时代冲击将错过机遇,资金不足就意味着茶产业掌握更少的新兴信息技术,缺少大数据物联网的信息支持,难以建立起跟上时代发展的数据化产业和市场,产业结构和营销模式仍旧落后,频繁的中间销售环节致使茶农收入依然偏低,从而在根本上拖累茶产业的转型升级,阻碍茶产业在互联网时期的新发展。endprint

2.4不科学的财政预算,滞缓了茶产业的发展进程

财政预算的不科学主要是由于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缺少一个统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财政预算没有系统的法律依靠,同样也缺少了法律层面上的监督;预算对象不明确,规划标准不明,在预算设置上缺乏对实际的了解,容易导致市场和政府职能的混淆;预算编制方法过于传统,计算能力有限,对于日渐繁杂的财政数据,传统的编制方法已经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所需;对于国家财政的不客观认识,夸大了国家财政能力,导致不合理的财政预算,财政资金大量外流,重点领域的发展难以保障。这就造成以茶产业为代表的一系列转型产业发展所需难以得到真正有效的满足,而在前期没有显著成绩的过渡期间,财政预算若是对于其没有一个清晰科学的认识,不足的财政预算对于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互联网+”产业,将造成极大的阻碍。

3茶产业在新时期稳步推进加快发展的对策思考

3.1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部部长肖捷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2017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适度扩大支出规模,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从整体来说,应当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依照稳步推进社会经济有效放缓增长的发展方向,加大对于茶产业这些亟需革新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从细节上看,要逐渐放宽对茶产业的发展限制,例如降低或取消相关税费,放开进出口限制;为茶农和茶企业推行实施补贴政策,在相关科技、教育和人力资源上提供支持。通过增大财政支出,确保满足“互联网+农业”这一类重点领域的开支需要,以保障茶产业在“互联网+”澎湃时期的真正革新。

财政作为政府配置社会资源的主要手段,应当发挥公共支出的职能,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对于市场机制可以提供的公共服务要果断放开,将服务重心放在处于市场竞争之外的社会公共领域。重点关注困难地区的道路建设,解决各地区交通问题,真正意义上实现“村村通”,实现全国畅通的物流体系;大力促进科教文卫体事业的建设,通过利用财政资金,支持新兴技术开发,设备制造,注重基层教育问题,着重培养专业人才,做好人才输送工作。从里到外,从点到面,夯实好茶产业的发展基础。

3.2规范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满足茶产业发展所需

财政资金的使用应当着重将公共领域和市场机制分别开来,在避免政府对市场过多干涉的同时,更多满足重点领域的发展所需。明确供给范围,细分供给领域,保证科学供给。通过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逐步减少直至取消财政对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集中财力,保障政权建设和科技、教育、社保、农业、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支出需要。建立起财政资金使用的评估机构,对使用财政资金的领域和项目进行评估,是保障财政资金供给“不缺位”、“不越位”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密切监督财政资金的流向,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的利用。财政资金供给的规范和科学界定,有利于更多的财政资金和资源导向茶产业,从而更加充分的满足发展所需。

3.3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有效保障茶产业支出

优化支出结构,有效配置资源,为茶产业发展提供市场机制难以有效供应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行政、国防、义务教育、 基础科学、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等。茶农,要落实好在政策给予的财政补贴,改造棚户区保障基本住房。茶叶园区,要在秉承生态建设理念基础上,一方面大力支持高標准茶园的建设,另一方面做好园区规划,聚集茶叶园区。茶企业,要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和清洁生产,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开阔茶叶销售道路,减少出口障碍。同时,加大对茶产业相关的技术开发、设备制造、人才培养、知识普及等多方面的支持力度。

3.4科学预算执行管理,保证重点领域的财政预算支撑

科学进行财政预算管理,要建立国债发行和库存管理的统筹机制,地方政府要合理发行债券,避免资不抵债;更新财政预算编制方法,采取科学有效的算法,强调对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要求,力求财政预算贴合实际反映实际;根据以往预算管理中的漏洞和过失,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监督;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合理拨付和调度资金,将存量资金使用与年度预算安排统筹考虑,提高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取消一般公共预算中一些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的规定,对相关领域支出统筹安排。

参考文献

[1]杨继瑞,薛晓,汪锐.“互联网+现代农业”的经营思维与创新路径[J].经济纵横,2016,(1).

[2]桑高峰, 赵月,徐丹丹.“互联网+农业”面临的现实挑战与未来前景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6,(9).endprint

猜你喜欢

茶产业财政互联网+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浅析恩施州茶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战略
浅析以恩施旅游业助推茶产业的发展途径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