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实践

2017-10-19王艳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29期
关键词:实践研究翻转课堂教学

王艳

摘要:鉴于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并不高效,人们却花费高昂成本,耗费大量资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者将传统教学结构颠了个倒,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来的传统课堂结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班级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更有效地将知识学习与社会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注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9.071

1翻转课堂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背景

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需要在改进中加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立场、观点、方法教育的重大责任,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要课程。相对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门课的理论性更强,显得更加枯燥、难懂。在平时遇到的难題也更突出,比如上课缺乏主动性、积极性,上课交头接耳,玩手机;缺课甚至花钱雇人代替上课;课前预习不响应,课堂讨论不积极;平时学习应付,到了考试期间突击背诵要点或寄希望于教师划定考试范围等,这些都使原理课陷入尴尬的境地,亟需找到改变这一现状的出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修炼自己的内功,同时还要思考如何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趣味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关心、积极参与、增强获得感,所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增加趣味性是提高“原理”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1.2网络新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提出挑战

网络新媒体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良莠不齐的思潮观念甚至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充斥在网络,很容易让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受到负面影响,冲击他们的思想观念,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授课对象一般是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发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在培养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健康发展方面的作用,是这门课义不容辞的责任。站稳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与网络新媒体结合起来,推动更加丰富的大众传播和人际沟通,让主流价值有效进入高校师生的认知视野。

1.3“翻转课堂”模式符合大学生的主体诉求

“90后”的大学生越来越强调独立与个性,注重自我。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带有幻想的色彩,带有片面性和幼稚性。而大多数学生倾向于通过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方式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关注社会发展,发表看法。这个“微阵地”已经成为他们交流的大平台和精神家园。这种诉求一方面可以分享有价值的资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寻求沟通、宣泄不满,但不可避免会出现质疑与盲从,导致思维方式僵化、生活方式虚拟化以及人际关系的距离化。“翻转课堂”的线上讨论,大学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不满与疑惑,在这个平台上能够及时得到同学们的回应,得到教师的引导,得到同伴的认可与鼓励。通过“翻转课堂”模式这种开放式的交流与沟通以及同辈群体的相互影响,大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想的健康发展。

2“翻转课堂”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2.1教学内容偏离学生兴趣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旗帜鲜明,在是非面前绝不采取回避态度,理直气壮地宣传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定要讲,且要讲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问题就出在,理论讲解没有做到深入浅出,学生听不懂,不愿意听。如何将知识点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注重的问题。通过连续几个学期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娱乐休闲、文化历史、情感生活、经济热点等。从学生的专业背景、班集体的特点等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对应话题,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寻找突破口和结合点,引入教学主题,于无形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2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在“翻转课堂”中,看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颇为热闹,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互动频繁的只是一部分学生,其他的学生仅仅充当旁观者。而且翻转课堂操作过程中缺乏与大学生的专业及其实际生活相联系、缺乏与校本资源相结合、与社区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实质性问题思考,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空谈理论,学习理论没有用。但是,理论源于实践,服务实践,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所以要着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期待,针对个人与社会现实问题,着力解惑答疑。同时,还要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课程实践活动要真正达到效果,必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实体会到自我价值以及自我和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最终升华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就要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化设计大学生的实践活动。

2.3大班化教学阻碍了“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势发挥

《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强调要坚持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注重师生教学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的一门公共课,面向全校开课。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班授课现象极为普遍,有的大课甚至达到两百多人,管理起来确实难度很大,就更不要说充分互动了。大班教学要想实现互动,只能采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即使是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的安排下,由于组数较多,课时有限,所以仍然无法保证每个小组充分讨论与表达观点。难以调动每一位同学积极性的情况下,就很难避免有的学生搭便车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大打折扣。endprint

3“翻转课堂”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改进建议

3.1坚持小班化教学,提高针对性

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参与课堂讨论,可以将中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结合起来。在中班集中授课时段,以教师讲解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讲清楚、讲透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为小班讨论做好铺垫。在小班讨论阶段以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讨论、辩论为主。在中班集中授课阶段学生们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就可以被用作分析社会热点问题、社会具体事件的钥匙,通过分析和讨论,推选小组代表展示讨论成果。在讨论话题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在每个教学小班选取和培训两名教学助理,深入学生实际,听取学生心声,调查、统计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同时,教学助理负责组织讨论、记录同学发言、反馈同学意见想法等,与教师及时沟通。另外,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将知识点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结合起来,提前将要讨论的话题以及同学们要课前完成的预习发布出来,跟踪、答疑,让学生明确应该准备什么,如何准备。这样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们才能有得讲,才能讲得好,教师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多学生的讨论发言做出更有效地纠正、归纳、拓展。

3.2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为更有效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是根本。高校要创建贴近校园、贴近师生的校园红色门户网站,并且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在网站上设置聊天板块、BBS、“热点透视”以及网络舆论引导等内容,调动学生参与网络公共治理的积极性,把握舆论导向的主动权。另外,QQ、微信、微博等聊天工具都可以用作大家相互沟通、开展讨论、阐述观点的平台。除此之外,學校的宣传栏、校园广播、校报等传统媒介也应积极宣传、评论社会热点,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环境。

3.3完善考试评测机制

考试评测的变化直接左右着教学模式的变革,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方式的改革,必然会“反哺”整个教学模式,促使教学模式更新与优化。而“翻转课堂”模式教学也颠覆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所有考试评测手段也应适时做出调整。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线下学习和线上学习,根据大学生乐于开展网络学习的特点,应适当增加网络学习的考核分量,对大学生的网络平台上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效果加以考核,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评成绩划分为网络学习成绩、课堂学习成绩以及期末考核成绩。这不仅促进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独立思考,加强自身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宇文利.高校思政理论教育的基本理路[J].北京教育(高教),2017,03(10).

[2]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15).

[3]张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面临的困境及出路[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7(15).

[4]游薇.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方式改革策略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20).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研究翻转课堂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