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读者视角对两套汉语分级读物的调查及分析

2017-10-18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版式被调查者读物

班 曼

从读者视角对两套汉语分级读物的调查及分析

班 曼

本文对《中文天天读》和《汉语风》两套汉语分级读物,从读者这一视角,对不同背景的留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对比及分析,我们更明晰了两套读物在难度、趣味、实用、版式等方面的优缺点。本文从读者视角对分级读物进行考察,希望能引起相关研究对读者视角的重视,同时希望文中的一些建议对汉语分级读物的编写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汉语;分级读物;读者视角;编写

学习语言必须通过大量的输入才能保证输出。阅读是一种有效的输入方式,对学生习得一门语言至关重要。而阅读除课内阅读,课外阅读同样很重要。近几年汉语分级读物陆续成套出版,为学习者进行课外阅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周小兵、钱彬(2013)指出分级读物是以词汇量为分级标准、促进汉语习得为目的、用有限词汇编写或改写的供二语学习者在课外独立阅读的系列阅读材料。分级读物科学性、趣味性相比于一般读物,对第二语言学习者有更大的吸引力。但是据调查,目前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编写的汉语分级读物数量仍较少,市面上较为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套:《汉语分级读物》(史迹,2009)、《实用汉语分级阅读丛书》(崔永华,2009)、《中文天天读》(朱勇,2009)、《中文小书架少儿汉语分级读物》(陈琦,2009)、《汉语风》(刘月华、储诚志,2010)、《汉语天天读》(毛悦,2012)、《学汉语分级读物》(陈贤纯,2014)等。

有关汉语分级读物的研究主要有:储诚志(2009)提出通过科学设计的、大量的、轻松有趣的中文泛读来改进中文教学的思路,同时介绍了《汉语风》的设计理念、基本目标和主要特色等。朱勇、宋海燕(2010)结合《中文天天读》的编写实践阐述了分级读物的编写理念。储慧峰(2011)主要从选材、难易度和练习三大方面对7套分级读物进行了考察。周小兵、钱彬(2013)通过对四套分级读物的考察,发现分级读物在适用对象、内容、语言难度、级别设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何方(2012)、孙小敏(2012)对相关读物的考察主要是从词汇量、词汇等级、重现率等角度进行的。朱勇、邹沛辰(2012)对《中文天天读》的易读性进行了研究,结论为:该套读物易读性较强,同时内部分级有一定的科学性。朱勇(2016)就汉语分级读物编写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综上,相关研究主要是从读物编写角度对相关读物进行的评估,评估的方法借鉴了英语分级读物的评估方法,从题材、体裁、文化、词汇等级、词汇复现、易读性、板式等方面对读物进行考察,发现一些问题,进而对读物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

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是从读者的视角进行的研究。肖霞(2011)指出教材评估角度单一使教材评估的理论和实践进展不大,应从学习者角度,让学习者成为评估者。对分级读物的评估同样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读物最终是为读者服务的,读者的喜好、评价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最终能发挥的作用。因此,本文尝试从这一视角,对《中文天天读》和《汉语风》两套汉语读物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一些之前读物编写以及相关研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如读者排版方面的要求、难易度的影响因素、读者对于话题的要求等方面,希望相关建议能为今后的读物编写及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内容

(一)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40位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的在读非学历留学生,通过问卷星软件收回有效问卷40份。同时,对其中的10位被调查者进行了深度访谈。40位被调查者来自印尼、韩国、日本、西班牙、法国、哥斯达黎加、毛里求斯等13个国家,其中男性19人,女性21人,年龄主要分布在18岁到25岁之间(占82.5%)。被调查者的汉语水平均是初级(已学300学时左右),学习汉语主要是因为工作需求、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等感兴趣或将来要在中国读大学。92.5%的被调查者对学习汉语的态度是喜欢。

(二)调查内容

本调查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被调查者的国家、班级、性别、年龄、学习汉语的目的、学习汉语的态度等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对一些基础问题的调查,主要包括被调查者对阅读的态度,感兴趣的话题,喜欢阅读的体裁,对趣味性和实用性的重视倾向,对注释、注音、图片等排版要求,对读物中设置练习的态度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被调查者对两套读物各方面的评分。

第三部分:对《中文天天读》(1级,500词汇量)和《汉语风》(2级,500词汇量),从针对性、难易度、趣味性、实用性、版式、生词学习、练习、价格等角度对被调查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具体方法是让被调查者对每一项目进行评分,可选分数段分为100~90、89~80、79~70、69~60、<60六个区间。同时,附带一个选择题“你喜欢《中文天天读》里的Cultural Tips吗?”。另有两道填空题,分别是“你觉得这样的汉语读物要不要练习?想要什么样的练习?”“《中文天天读》和《汉语风》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 ”在问卷回收之后,对其中10位被调查进行的访谈主要是围绕调查结果进行深度了解,探明原因。

之所以选择《中文天天读》和《汉语风》这两套分级读物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储慧峰(2011)、朱勇、邹沛辰(2012)、何方(2012)、孙小敏(2012)等研究均通过统计分析论证了这两套读物易读性强、话题体裁有趣、内容实用等优点,另外由于两套读物在体裁、主题、版式及练习设计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易于对比学生的选择倾向。选择500词汇量这一等级,是由于两套读物目前出版的级别只有这一等级词汇量相同,相同的词汇量才具有可比性。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对调查结果的统计显示:《中文天天读》的最终平均得分为82.97,《汉语风》的为82.53,两者差距为0.44,差距较小。同时,两者的得分都超过了82分,得分较高,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相关研究对两套读物的评定。两套分级读物各项目的具体得分,如下所示:

上图清楚地显示:两套分级读物在价格方面的得分差距最大,其次是版式,随后是实用性及趣味性。在针对性、难易度、生词学习、练习等方面得分差距较小。下面结合对基础问题的调查结果对相关项目进行具体的分析,因价格不属于读物编写层面,因此我们不再作具体考察。

(一)版式方面

版式方面,《中文天天读》得分85.25,《汉语风》得分79.5,二者相差近6分。这个差距主要是由于课文注音、图片等原因造成的。

《中文天天读》(1级)课文部分均注有拼音,而《汉语风》(2级)不带拼音。而调查结果显示60%的被调查者希望这些读物有拼音,原因是“可以纠正我的发音”(占41.25%),“我不太认识汉字”(占18.75%)。但是,同时需要注意的是,40%认为“不需要拼音”的被调查者中“有拼音就不想看汉字了”占30%,“有拼音就太容易了”占10%。

访谈中,多数受访者认为《中文天天读》课文部分的图片画得比较可爱、漂亮、图片数量较多且与课文内容结合紧密,有助于其猜词。另外,《中文天天读》“小知识”版块加入了反映中国的真实图片,读者也比较喜欢。但是,《汉语风》内的图片较少、线条也比较僵硬并且不是彩色的。但是,同时又有小部分受访者表示,课文中不希望有那么图片,如果图片太多,就很容易猜到课文所讲的内容,就不想认真读课文,不想去猜词了。

另外,注释方面,至于“生词的解释你喜欢放下边还是旁边”,40%的被调查者选择“旁边”,27.5%选择“下面”,32.5%选择都可以。同样有部分被调查者指出,如果放在旁边,太容易看到,就不想思考了。而《中文天天读》(1级)和《汉语风》(2级)的生词注释都是放在下面的。

(二)实用性

实用性方面,《中文天天读》得分84.25,《汉语风》得分80.75,前者比后者高3.5分。主要是由于《中文天天读》题材比较丰富,有生活、历史、文化(特别是饮食文化)、经济、自然等方面。而《汉语风》题材相对单一,主要是生活及历史方面的。关于“你对哪些方面的内容感兴趣(可多选)”调查结果显示“生活”占87.5%,“文化”占47.5%,“历史”占42.5%,“经贸”占27.5%,“科技”占17.5%,“自然”占17.5%。两套读物生活题材的内容都比较多,这与读者的第一需求是吻合的。但是,《中文天天读》更能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三)趣味性

实用性方面,《中文天天读》得分84. 5,《汉语风》得分81. 5,前者比后者高3分。刘颂浩(2000)指出语言的难易程度对趣味性有直接影响。两套分级读物对词汇量的控制,使两套读物有较强的易读性,能较好地引起读者的兴趣。但是,调查中发现,一些汉字掌握得不太好的被调查者,认为《汉语风》有点难,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其兴趣。同时刘颂浩(2000)认为幽默故事作为增强趣味性的题材之一,有其特殊的作用。《中文天天读》中大量的幽默故事的引用和改编,对提升其趣味性具有重要作用。储慧峰(2011)指出记叙文体裁是读者感兴趣的表述方式。调查结果显示,80%的被调查者喜欢小说体裁的读物。而《汉语风》全部采用小说体裁,满足了读者的这一需求。

(四)其他方面

70%的被调查表示喜欢阅读,其中17.5%表示非常喜欢,但是据笔者观察大部分的留学生很少在课外时间阅读中文报刊、书籍等,很多学生从未接触过分级阅读读物。这与缺少合适读物,以及老师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有关系。同时,一些分级读物宣传力度不够,比如,在与汉语教师以及留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发现:知道《汉语风》的人要远多于知道《中文天天读》的人。

在回答“《中文天天读》和《汉语风》你更喜欢哪个?为什么?”这个问题时,31人作答,28人作答有效,选择《中文天天读》和《汉语风》的人数相等,都是14人。但值得注意的是14位选择《汉语风》的被调查者有6位认为《中文天天读》比较容易,不适合他们,但是《汉语风》的难度适合他们。这与周小兵、 钱 彬(2013)的考察结论是不一致的,该文认为《汉语风》(500词)甲、乙级词占85.31%,越级词仅9.75%,在各套读物中难度最低;《中文天天读》(500词)甲、乙级词占79.66%,越级词仅10.67%,相对也简单。通过访谈,笔者了解到,被调查者认为《中文天天读》比较容易的主要是因为:注有拼音、篇幅较短、配的插图比较多。

对《中文天天读》里的小知识版块,95%的被调查者表示喜欢,原因主要有:让我更了解现在的中国,对我的生活很有用以及内容很有意思。但是,据了解,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是看的英文,一些被调查者表示虽然喜欢,但是因为自己英文不好,所以还是看不懂。

三、相关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拟从分级读物的研究以及读物编排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一)读物研究方面

首先,对分级读物进行的考察、评估、研究等不能仅从编者角度进行,要充分重视读者视角,考察读者对读物版式、话题、难度、趣味等多方面的具体要求。

另外,对同一级别的两套读物的难易程度、读者的直接感受与研究者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所以对读物难度、易读性的评定不能只看词汇等级以及平均句长,还要综合考虑汉字注音、插图及插图数量、篇幅长短等多种因素对难度的影响。

(二)读物编排方面

排版方面,针对读者在注音的有无、图片数量的多少、注释放旁边还是下边的两种需求,可以在文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出版两种版本,一种是“有注音、图片多、注释在旁边”的版本,另一种是“无注音、图片少、注释在下边”的版本。后一版本可满足喜欢思考、学习动机较强的汉语学习者的需求。同时,可以通过调整版式来降低成本进而降低定价,以吸引更多学习者购买、阅读。

话题方面,可增大某些话题的内容所占的比例。被调查者不仅对生活、文化方面的内容感兴趣,同时对历史、经济等话题也比较感兴趣,可加入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实用性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汉语风》的得分比《中文天天读》低,主要原因是有关经贸、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所占的比例不够,所以建议《汉语风》应加入经贸、文化方面的内容,以满足学习者生活、工作以及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中文天天读》中小知识版块的编排应该降低语言难度,可通过词汇替换、解释说明、缩短句长等方法。其翻译部分可根据不同发行国的通用语言,译成不同的版本,可以先从汉语学习者较多的国家的通用语言入手。

除了以上两方面的建议,另外,调查中发现很多汉语学习者从未接触过分级读物,甚至相当一部分汉语老师也不了解该给学生推荐哪些适合他们的读物。所以,相关读物的负责人等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新的社交媒体等进行宣传或者在某些图书平台搞一些推广活动,以让更多学习者特别是汉语老师认识和了解。

四、结论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留学生对两套读物都是比较满意的。但对两套读物在一些方面的评分存在一些差距。通过分析这些差距产生的原因,我们发现了之前研究未注意的一些问题,比如读者在拼音、图片、注释等方面多样化的需求、对各类话题的阅读需求、对文化介绍语言难度的要求等。另外,在难易度方面,读者的感受与相关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引起相关研究对读者这一视角的重视,同时在考察分级读物难易度时要注意从语言、版式等多个角度进行。另外,也希望其中的一些版式、话题、语言等方面的编排建议能够对相关读物的编排提供一些参考。

[1]储诚志.引入分级泛读改进中文教学——兼谈《汉语风》中文分级系列读物的设计目的和特点[J].国际汉语教育,2009第4期

[2]储慧峰.对外汉语分级读物考察 [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年

[3]何方. 两套汉语分级读物词汇的考察与分析[D]. 广州:中山大学,2012 年

[4]刘颂浩.论阅读教材的趣味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第3期

[5]孙小敏.中文分级读物《汉语风》的词汇考察 [D].广州:中山大学,2012 年

[6]肖霞.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评估与开发[D].杭州:浙江大学,2011 年

[7]周小兵、钱 彬.汉语作为二语的分级读物考察[J].语言文字应用,2013第2期

[8]朱勇、宋海燕.汉语读物编写的理念与实践[J].海外华文教育,2010第4期

[9]朱勇、邹沛辰.《中文天天读》易读性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第4期

[10]朱勇.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J].海外华文教育, 2016第2期

[责任编辑:朱茂青]

A Survey and Analysis about The Two Sets Graded Chinese Reading Materials From the Readers' Perspective

BAN Man

With readers' perspective in mind,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we have clarifiedReadingChinaandChineseBreeze'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difficulty, enjoyment, practicality, format etc. This paper, in view of the reader, hopes to attract attention of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reader's perspective, and we hope that some of the recommendations in the paper act as a guiding ro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hinese reading.

Chinese;graded readers; readers' perspective; complication

I202

A

1674-8824(2017)04-0095-05

班 曼,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邮编:510610)

猜你喜欢

版式被调查者读物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澳门早中期样钞版式研究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报纸版式中的插画艺术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