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国以来国内藏军研究综述

2017-10-18李子君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西藏地方达赖喇嘛西藏

李子君 王 文

建国以来国内藏军研究综述

李子君 王 文

藏军经历了建立、发展以及消亡的历史过程。学术界对藏军的研究涉及诸多方面,譬如藏军的属性、改革、制度、有关藏军的事件等都取得了有益成果。但就目前而言,有关藏军研究的成果数量、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仍有许多不足,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藏军;改革;抵御外夷

人们平时所说的藏军即“西藏地方民族军”[1]、“中国西藏地方民族代本军”[2]、“原西藏地方军队”[3]等的简称,本文就藏军研究涉及的几个方面分述如下。

一、藏军的属性、沿革

(一)属性

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藏军的属性问题争论较大。秦永章认为藏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藏军与中央朝廷在藏驻军相对应,而广义上则指西藏地方的正规军、临时调集的民兵和僧兵等武装力量。”[4]。廖立在《中国藏军》[5]一书中对藏军属性的不同观点进行了归纳整理。第一,正规藏军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成立至1970年撤销建制。第二,藏军是指历史上驻扎在中国西藏及其他藏区的藏族武装部队,总体上分为原地方政府有军事建制的正规军和地方民兵武装两大类。第三,藏军是对西藏地方武装力量的简称。在以上三种观点中,廖立和王小彬等部分学者赞同第一种观点。王小彬指出,简单地从区域、民族成分上对藏军定义加以界定是有失偏颇的,并在《藏军军旗问题研究》一文中对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二种和第三种对藏军的定义“都忽略了藏军的政治属性。”[6]目前学术界研究的藏军主要是指其狭义的概念。

(二)沿革

学者关于藏军起源、发展以及消亡整个过程的研究相对较多,成果丰硕。巴桑罗布在《藏军若干问题初探》[7]一文中指出,在吐蕃时期出现了吐蕃军队但这支军队随着吐蕃地方政权的衰落而衰落,之后在分裂割据时期和元代更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藏军,直至清代才正式建立了正规藏军。然而在藏军发展后期,政治上的变质使藏军最终覆灭。《近代西藏地方官制简述》与前文相比对藏军沿革的论述更加详实,记载如下:“乾隆五十七年,正式建立了‘代本制’的西藏地方军队,与驻当地的汉军同属于清朝驻藏大臣管辖。1846年,藏军改由噶厦调遣。辛亥以后,藏军日臻完善,但仍无统一的军事指挥官。1913年,西藏地方正式建立‘玛基康’, 隶属噶厦,负责藏军的一切事务。民国以后,藏军代本团数目达到十余个。昌都战役中被歼六个代本团,1951年和平解放时,藏军有十一个代本团及其他人员九千三百人。”[8]。

《一支特殊的民族军队——藏军》[9]和《藏军史初探》[10]将藏军的发展归纳为不同的阶段。前文提出藏军在清代的缓慢发展、民国时期藏军之扩张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藏军的衰落和覆亡,三个阶段。而后文则将藏军的发展分为清朝前期藏军、近代历史上的藏军、1911-1949年间的藏军以及藏军的消亡四个阶段。虽然划分的依据不同但两篇文章都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藏军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条理清晰、内容详细。

此外,廖立的《中国历史上的藏军》重点从藏军历来是国家军队以及在历史上的贡献进行阐述,认为:“尽管藏军1959年参加了叛乱,但它曾是国家边防部队,担任过西南边疆‘镇边抚乱’的任务,这是不争的事实。”[1]批驳了史学上将藏军定性为殖民主义豢养下的农奴主迫害奴役西藏劳动人民的反动工具的说法,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

二、藏军的改革

(一)清政府对藏军的改革

在藏军的发展进程中清政府对藏军进行过多次改革,大量学者通过研究驻藏大臣譬如和琳、赫特贺、琦善、联豫以及钦定入藏大将军福康安对藏军的改革,从而了解清政府对藏军的改革。驻藏大臣和琳入藏后针对西藏军务的现状力主改革,《和琳驻藏时期西藏驻防制度研究》[11]一文对和琳整顿西藏的驻防制度进行了介绍,其中侧重阐述了改革对藏军发展的积极影响。顾祖成和李红阳对驻藏大臣赫特贺整饬藏军营制章程分析深入,指出“兵士十足,役占普遍;军械陈旧,军备废弛”[12]为解决的突出问题。该文分别从西藏地方、中央政府两个不同的视角对章程废除的原因做了合理分析。《驻藏大臣琦善改订西藏章程考》[13]一文仅对改革藏军做了简要论述。《联豫在西藏推行近代化改革的历史作用及评价》[14]一文将联豫改革藏军的具体措施归纳为:对武员粮员进行裁撤;向清政府请求拨款;在拉萨设立武备速成学堂。作者指出新军虽然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没有能够直接阻止外国武装干涉,但依然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除此之外,钦定赴藏大将军福康安在1792年击败入侵我国西藏的廓尔喀军队后深感藏军的残弱,因此提议对藏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福康安整顿藏军思想初探》[15]一文对福康安整顿藏军的措施叙述详细,涉及到编制、统领、装备等诸多方面,与此同时作者从提高军队战斗力和经济两方面对其积极影响进行论述。

(二)西藏地方对藏军的改革

西藏自主改革藏军主要表现为十三世达赖喇嘛新政和一九五O年改革。十三世达赖喇嘛对西藏的政教改革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其中对藏军的近代化改革研究亦是研究藏军的重点和热点。相比而言,关于一九五O年改革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笔者仅找到《<藏军司令部新订军规三十五条>内容简析》一篇文章。

据牙含章的《达赖喇嘛传》、喜饶尼玛的《近代藏事研究》等介绍,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自1898年亲政以来达赖喇嘛势力极大,达到了“威服全藏,莫敢有违”[16]的程度。在藏军人数少、训练懒散、战斗力弱的情形下,1913年《关于西藏全体僧俗民众今后取舍条例》发布,其新政的最核心内容即对藏军的改革。罗布曾撰文对达赖喇嘛的新政措施做了全面分析,把新政中对藏军的改革仅作为文章的一小部分进行论述,内容相对简略。《试论十三世达赖喇嘛对藏军的近代化改革》[17]一文专对十三世达赖喇嘛的藏军改革进行探究,其意义深远。作者通过《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喇嘛王国的覆灭》等大量著作和档案的对比研究,对具体内容做了细致考证。但文中写到:“1000人以上的代本一般要设2个代本”,笔者认为“1000人以上的代本”中“代本”一词的运用有待商榷。笔者在阅读相关著作、论文过程中多次发现部分学者对“代本”一词的使用不够严谨,关于这一问题王贵曾做过简要的探析。王贵在《藏军番号的汉译名应改为“团”》[18]一文中指出,藏军的“代本”,字意为“弓箭长”是职务名称而不是部队的番号名称,代本相当于团长之意。因此,在“1000人以上的代本一般要设2个代本”一句中前后两个代本所指本意不同,第一个代本实指部队番号,第二个代本则指职务。《二十世纪初西藏昙花一现的“强军”之路》[19]一文分别从寺院集团、噶厦政府、藏军集团三方面势力分析十三世达赖喇嘛对藏军改革失败的原因,条理清晰,内容详实。作者认为尽管最终改革以失败而告终,但十三世达赖喇嘛改革对藏军的近代化发展依然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九五O年改革是西藏地方另一次对藏军进行的改革运动。1963年申新泰和罗俊哲合作将《藏军司令部新订军规三十五条》译成汉文,为研究藏军提供了宝贵史料,填补了研究领域的空白。申新泰在《<藏军司令部新订军规三十五条>内容简析》[20]一文中对军规的字句进行了推理和考订,最终确定军规制定于1950年。这一结论的提出可谓震古烁今,影响深远。其次,该文对《藏军司令部新订军规三十五条》的内容,譬如藏军的建军思想、官兵关系、奖惩制度以及军风、军纪做了比较详实的论述,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三、藏军的英勇事迹

军队是对外抵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主要工具,乾隆五十七年藏军正式成为清朝专政机器的重要部分。十八世纪中至二十世纪初,藏军多次参加抗击外夷战争,谱写了维护民族尊严、国家安定的伟大篇章。

索文清、伍昆明、栗思文、巴桑罗布等学者对藏军抵御外夷战争关注较多,索文清、栗思文、伍昆明、向阳均撰文对不同阶段藏军抗英战争的全过程进行了论述。其中《一九〇四年西藏江孜地区抗英斗争史料》[21]一文记录了西藏和平解放后作者在江孜等有关地区对1904年西藏人民抗英事迹的稠查和访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藏族人民在鸦片战争期间的护国伟绩》[22]一文叙述了森巴战争和多玉战役的具体情况,展现了鸦片战争期间藏军誓死保卫祖国西南边陲的实际行动。相关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还有《藏族远征军浴血东南沿海》[23]和《浴血鸦片战争的藏族远征军》[24]。两篇文章主要以哈克里和阿木穰两位英雄人物为线索,对藏军参加鸦片战争的过程进行了详实的记载。文中哈克里和阿木穰英勇善战并最终为国捐躯的事例,起到了见微知著的作用,加深了人们对藏军作战情景的了解。上述研究成果大力弘扬了藏军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认可了藏军抵抗外夷的丰功伟绩,完善了对藏军的认识。但目前研究成果的数量有限且内容不够丰富,基本上进行简单历史描述者居多。

四、其他方面

(一)藏军军旗研究

关于藏军军旗研究,王小彬、吉俊洪、鲍栋均撰文进行论述。王小彬的《藏军军旗问题研究》[25]一文重点对藏军军旗被纂改为西藏国旗问题做了详细论证,澄清了历史事实。吉俊洪、鲍栋则较关注宗教与军旗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认为从藏文化系统来看,以五色区分军队是结合自古就有的做法、宗教观念以及宗教仪轨后产生的。

(二)英国对藏军的武器供应

自十三世达赖喇嘛新政起,藏军与英国的关系就日渐亲密,除训练方法、军队编排等方面效仿英国外,藏军的武器装备也依赖于英国的供应。《试论民国时期英国对中国西藏的武器供应》[26]一文将英国对西藏的武器供应情况做了精详记载,并通过例证批驳英国出售武器给西藏是帮助实现现代化进程等观点。《论古德与英国的西藏军火供应》[27]一文通过考证书籍及大量中外信件、密函,对二十世纪前半期英国驻锡金政务官古德积极向西藏进行军火供应的事实进行了论证。伍昆明将英国对西藏武器供应的性质、从赠送到出售方式转变的原因做了详细阐释,得出英国供应军火给西藏地方的政策,旨在使之成为英国的附庸。

(三)藏兵营制

藏兵营制是研究藏军史、西藏地方史、清政府与西藏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军营制章程的施行标志着藏军的建立。目前学术界专对藏兵营制研究的成果极其少见,《乾隆末年“藏军营制章程”的创建和影响研究》[28]和《略论清兵营制的建立和完善》[29]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前文对藏兵营制的基本情况做了详细阐述。《略论清代藏兵营制的建立和完善》一文认为藏兵营制的建立和完善经历了福康安时期的藏兵营制的初建和琦善对藏兵营制的改革两个阶段,作者在前文的基础上完善了琦善对藏兵营制的改革部分。

五、藏军的研究特点及展望

表1 建国以来国内藏军研究内容统计表

依据中国知网期刊统计数据,我们通过对建国以来国内研究藏军的研究成果数据进行梳理,如表1所示:1949-1978年间研究成果占总数的2.4%;1978-2000年间的研究成果占总数的41.5%;2000年至今的研究成果占总数的56.1%,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藏军研究。除了这一总研究特征外具体分析如下:

在研究内容上,由建国以来国内藏军研究内容统计表可知,从建国至今学界对藏军的研究内容逐渐深入,研究视角逐渐拓宽。其中有关藏军的属性问题至今仍有多重声音,严重阻碍了藏军研究的进程;在对藏军的改革研究中学界更多的关注于驻藏大臣和十三世达赖喇嘛的改革,而较少关照1950年改革;学界对藏军抗击外夷战争关注较久,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学者多从战争爆发的起因、经过以及宏观影响几方面进行阐述,缺少微观角度即战争对藏军影响的分析;藏军的军旗、藏兵营制、英国对藏军的武器供应、宗教对藏军的影响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在研究范围上,目前学界对藏军的研究呈现出一种零散的现象,虽涉及到诸多方面但仍有遗缺之处。有关藏军的研究除在一些文章或著作中以章或志的形式出现外,专门论述藏军的著作较少。总体而言,关于藏军的研究至今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因此,我们可以展望未来藏军的研究趋势:

首先,关于藏军的定义和属性学界将会达成共识并形成规范性的概述,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藏军奠定基础。另外,成果数量将会大大增加;研究视角和范围不断拓展;研究内容不断深化。在学者们的群策群力之下论述藏军的专著问世,使藏军研究取得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其次,关于藏军的改革研究将日臻完善,学者们将更加重视藏军改革的影响尤其对藏军的影响。同时加强改革与改革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从而促进对藏军发展脉络的把握。随着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需要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进一步完善,譬如在研究藏军抗击外夷战争时可运用社会学及数理统计学的学科理论,对藏军参加的不同战争进行对比研究。

最后,学术界亟待解决史料较少的问题。这就要求学者提高藏文水平及收集口述资料的能力,从而为藏军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史料。

[1] 廖立.中国历史上的藏军[J].百科知识,2010年第24期

[2] 唐大山.中国西藏的来龙去脉[J].文史参考,2010年第22期

[3]申新泰.《藏军司令部新订军规三十五条》内容简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3期

[4] 秦永章.试论十三世达赖喇嘛对藏军的近代化改革[J].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5] 廖立.中国藏军[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序一》第2-3页,《前言》第2页,《自叙》第1-15页

[6] 王小彬.藏军军旗问题研究[J].中国藏学,2013年第2期

[7] 巴桑罗布.藏军若干问题初探[J].中国藏学,1992年第S1期

[8]郭卫平.近代西藏地方官制简述[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9]曹振威.一支特殊的民族军队——藏军[J].军事历史研究,1986年第00期

[10]王献军.藏军史初探[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11] 高玲.和琳驻藏时期西藏驻防制度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12] 顾祖成、李红阳.咸丰七年藏军营制变革研究——以《整饬藏军营制章程六条》的提出、颁行和基本废止为中心[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13] 周伟洲.驻藏大臣琦善改订西藏章程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1期

[14] 许广智.联豫在西藏推行近代化改革的历史作用及评价[J].西藏研究,1995年第1期

[15] 江维祝.福康安整顿藏军思想初探[J].西藏研究,1996年第3期

[16] 牙含章.达赖喇嘛传[M].华文出版社,2000年,p164

[17] 秦永章.试论十三世达赖喇嘛对藏军的近代化改革[J].民族研究,2007年第5期

[18]王贵.藏军番号的汉译名应改为“团”[J].中国藏学,1995年第1期

[19]冉思尧.二十世纪初西藏昙花一现的“强军”之路[J].文史天地,2011年第1期

[20]申新泰.《藏军司令部新订军规三十五条》内容简析[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21]向阳.一九O四年西藏江孜地区抗英斗争史料[J].民族研究,1959年第6期

[22]巴桑罗布.藏族人民在鸦片战争期间的护国伟绩[J].中国藏学,1990年第4期

[23] 龚德坤.藏族远征军浴血东南沿海[J].环球军事,2009年第13期

[24]周小博、王红宽.浴血鸦片战争的藏族远征军[J].文史博览,2006年第11期

[25]王小彬.藏军军旗问题研究[J].中国藏学,2013年第2期

[26]徐自永.试论民国时期英国对中国西藏的武器供应[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1期

[27]梁忠翠.论古德与英国的西藏军火供应[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

[28] 顾祖成、李红阳.乾隆末年“藏军营制章程”的创建和影响研究[J].西藏研究,2016年第5期

[29]李红阳.略论清代藏兵营制的建立和完善[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责任编辑:林俊华]

A Review of Zang Jun Studie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I Zijun WANG Wen

The Zang Jun has experienc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establishment,development and extinction. Academic study of the Zang Jun involves many aspects, such as its property, reformation, system and dependent events, which have achieved beneficial achievements. But for now, there are many deficiencies in these areas: quantity results, research scope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Zang Jun, which still have large study space.

The Zang Jun; reformation; resist foreign aggression

G235

A

1674-8824(2017)04-0018-05

李子君,西藏民族大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陕西咸阳,邮编:712082)

王 文,汶川县委党校副校长。(四川汶川,邮编:623000)

猜你喜欢

西藏地方达赖喇嘛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西藏地方辣椒栽培模式探究
论五世达赖喇嘛对西藏绘画发展的影响①
明朝对西藏地方政教首领的册封及其演变
神奇瑰丽的西藏
拉藏汗新立六世达赖喇嘛背后的政治因素(英文)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从历代《达赖喇嘛传》看活佛转世定制
酥油的西藏地方卫生微生物标准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