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提高消化内科病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2017-10-18龙利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24期
关键词:内科消化风险管理

龙利娟

株洲市中心医院消化二科,湖南株洲 412000

风险管理在提高消化内科病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龙利娟

株洲市中心医院消化二科,湖南株洲 412000

目的分析并评价风险管理在提高消化内科病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自2016年1—12月期间消化内科所收治各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共3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160),观察组(n=160)。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予以风险管理。以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各类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5.63%(9/16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28/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的差异,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7.50%(156/160),显著高于对照组84.38%(13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病房实施风险管理相关措施,可显著降低病情观察不详细、药物使用错误、意外跌倒、坠床,管道脱出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消化内科;风险管理;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大众对自身安全以及就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工作在辅助治疗方面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的凸显[1]。消化内科疾病类型较多,所涉及到的医学面较广,加之部分疾病存在一定的传染性,患者康复时间较长,且治疗过程中病情容易反复发作[2-3],因此在护理中除了需要与临床治疗相配合以外,还应关注对患者病情与情绪的稳定,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为后续治疗转归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4]。为分析并评价风险管理在提高消化内科病房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该次研究中将该院自2016年1—12月期间消化内科所收治各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的基础之上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自2016年1—12月期间消化内科所收治各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中3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160),观察组(n=160)。对照组中,72例患者为女性,88例患者为男性,年龄范围为 18~86 周岁,年龄平均(47.8±3.8)岁,疾病类型:肝硬化55例,上消化道出血65例,急性胰腺炎20例,溃疡性结肠炎12例,幽门梗阻8例;观察组中,69例患者为女性,91例患者为男性,年龄范围为17~87周岁,年龄平均(48.2±4.1)岁,疾病类型:肝硬化58例,上消化道出血68例,急性胰腺炎15例,溃疡性结肠炎10例,幽门梗阻9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维持病房环境良好,积极展开健康宣教,适当进行饮食与运动指导等措施。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联合予以风险管理。具体管理策略如下:①成立风险护理管理小组。由科室骨干组成,成员包括护士长、年资和经验丰富的责任护士组成,主要职责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处理,制定具体的细则明确责任,每月召开安全分析会议,对护理不良事件和处理措施进行通报,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分析原因,进行总结,找出工作中薄弱环节,不断完善。

②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科内护理人员对护理风险事件的识别能力,充分了解风险事件发生下的危害性,科室定期组织护理人员针对法律层面的知识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法律意识,在培训基础之上定期展开风险考核,增加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工作责任心,培养自身敏锐观察力和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③提高护理人员用药安全意识。护士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掌握各种药物最佳使用时机,杜绝患者出现不当时机或不当方法用药的问题;考虑到消化内科患者临床用药的特殊性,从用药安全的角度入手进行针对性护理。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应用生长抑制素药物时应首选静脉微量泵泵入的给药方案,治疗期间患者应尽量保持卧位。

④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培养科内护士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从行动、从言语等多个方面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在各项护理操作中必须充分尊重患者、体谅患者,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以亲切平等的态度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求,以营造和谐护患关系,确保护理操作的顺利开展。

⑤加强对危急重症患者的管理。对于行动不便或者意识障碍的患者需要加床栏保护,防止意外坠床;消化道出血贫血的患者卧床休息防止跌倒发生,保持各类管道的通畅,避免扭曲及牵拉,注意防止管道的脱出;低蛋白水肿患者注意观察皮肤的情况,防止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护士对于危急重症患者要加强巡视和监测力度,实现全面全程及重点监控,及时发现并清除潜在的护理风险。

⑥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将直接对本科室护理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是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关键所在。科内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在岗继续教育,将培训与考核相结合,深入护理知识、护理实践操作等多个方面,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护理人员的奖惩措施相配套,提高护理人员在岗期间继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1.3 观察指标

以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差异。护理风险事件包括:病情观察不详细、药物使用错误、意外跌倒、坠床,管道脱出等。护理满意度则由风险护理管理小组在患者出院前2 d完成问卷调查,由患者本人完成,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以统计调查结果的方式评价,以卫生部《临床护理评价标准》为依据,值域为0~100分,以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以60~80分为基本满意,以60分以下为不满意(注: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之和)[5]。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各类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5.63%(9/16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0%(28/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所示。

表1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

2.2 护理满意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的差异,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156/160),显著高于对照组84.38%(13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所示。

表2 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患者病情复杂且治疗时容易反复发作,对临床治疗以及护理而言都存在一定的难度与挑战。高水平的护理工作有助于与治疗措施相配合,巩固治疗效果[6],同时帮助患者生理、心理恢复健康,为患者的病情转归提供保障。但也有既往报道中指出[7],消化内科疾病在临床治疗与护理期间面临着一系列的危险性因素,该院收治患者中老年人所占比重大,发病人群的特殊性以及其他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对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以及护理工作的开展产生威胁,除此以外还可能导致患者因护理风险出现病情加重、反复发作、并发症等一系列问题,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在生理、心理乃至经济层面的负担。因此,针对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实施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该研究中针对观察组16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实施了包括成立风险护理管理小组,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用药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对危急重症患者的管理,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等在内的风险管理措施。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各类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5.63%(9/160),显著低于对照组 17.50%(28/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 97.50%(156/160),显著高于对照组 84.38%(13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风险管理对提升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分析其优势在于:护理管理的优化强调从业务水平、思想认知、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着手,根据消化内科科室的实际情况对护理风险进行管理,以多角度、多方位的方式提升消化内科护理服务质量,从而可进一步确保护理工作以及各项操作的顺利开展。上述研究结果与王秀英等人[8]在《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一文中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实施护理风险应对措施前护理事故的发生率为0.98%,实施后下降至0.12%;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分别为78.00%和75.00%,实施后分别为97.00%和94.00%;实施前基础护理质量评分为(93.87±1.26)分,明显低于实施后的(99.68±0.54)分”以及临床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风险应对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基本一致,证实了结论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消化内科病房通过实施风险管理相关措施的方式,可显著降低病情观察不详细、药物使用错误、意外跌倒、坠床,管道脱出等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所在,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1]刘丽英,徐超,莫向向,等.消化内科入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及营养治疗现况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10):696-697.

[2]陈淑红,唐有为.欧洲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在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0,17(4):221-223.

[3]肖琼怡,郭致平,殷芳,等.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评估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6):491-493.

[4]沈琼,朱红芹,蒋桂香,等.消化内科风险控制与护理管理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115-116.

[5]于莹.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下旬刊):7437-7438.

[6]唐芳.消化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3中旬刊):1417-1418.

[7]胡兰,朱秀琴.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消化内科患者胃肠减压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6,15(12):1173-1176.

[8]王秀英,安庆艳,李淑丽,等.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医学信息,2014(14):401-402.

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7)08(c)-0101-03

2017-05-21)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4.101

龙利娟(1980-),女,湖南株洲人,本科,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护理信息管理。

猜你喜欢

内科消化风险管理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对企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思考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