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研究

2017-10-18吴传清

经济与管理 2017年5期
关键词:经济带长江区域

吴传清,陈 晓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研究

吴传清,陈 晓

(武汉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通过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全国30个省市的产业转移态势,发现京津及东南沿海地区是主要的产业转出地,中部、西北和东北地区是主要的产业转入地,不同产业的转移态势不尽相同。运用基于FAHP和CRITIC法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评价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83个城市的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结果表明: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能力和分模块能力差异显著,省会城市、沿江城市及中游城市具有更强的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2004—2014年中上游城市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普遍增强,不均衡状况有所改善。在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转移承接规划的基础上,促进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基础设施共享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建设,创新产业转移方式,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的分梯度、有序转移。

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产业承接;环境约束

一、引言

覆盖11省市的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国土开发格局中的重要发展轴,横跨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下游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而上游、中游地区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存在明显的梯度差。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2014)、《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016)均强调引导下游地区产业有序向中上游地区转移,促进长江经济带成为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趋势如何?不同产业的转移态势是否有别?在此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呈现怎样的时空格局?环境约束是否对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格局有所影响?探索上述问题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国内学术界关于区际产业转移与承接问题的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趋势研判、动力机制阐释、承接地和承接行业选择、产业转移的社会经济及资源环境效应等方面,研究的空间尺度主要涉及全国三大地带和八大区域、省际与省内、经济圈或城市群内部产业转移与承接等[1-14]。产业转移态势的定量评估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采用产业比重、产业增加值比、区位商、EG指数等简单指数或集聚指数测量产业转移趋势[1-2];二是通过时间序列ARIMA模型、非中性技术进步超越随机前沿模型等计量模型对产业转移趋势进行测算与预测[3-4];三是采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态势[5-6]。学术界多倾向构建指标体系对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评价,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从三类视角构建指标体系:一是吸引力、选择力、支撑力、发展力等子系统角度[7-9],二是成本、投资环境、产业配套等产业转移动因角度[10],三是自然资源、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禀赋角度[11-12]。研究方法既包括AHP、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熵值法、灰色关联法、聚类分析等常见方法[8-10],也引入了突变级数法、Theil不均衡指数、TOPSIS法、粗糙集模糊度、优势关系等方法[11-14]。

现有的产业转移态势与承接能力评价研究成果存在以下不足:(1)往往孤立地分析产业的转移态势与产业承接地的竞争力,未将二者纳入同一框架中研究,割裂了产业转出地与产业承接地之间的紧密联系;(2)鲜有从大尺度流域视角、地市层面进行研究;(3)突出计量模型而忽视了理论模型的运用,各种测算指数反映的是产业转移的结果与相对程度,这两种方法都未考虑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4)大多数指标体系仅从经济社会角度出发,未考虑产业承接过程中生态的脆弱性和环境的承载力问题,采用单一的主观或客观赋权法也比较片面。

本文的创新在于:选择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全国30个省市及八大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向与数量;以此为基础,在现有指标体系框架中加入环境约束,运用基于FAHP和CRITIC法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定量研究长江经济带主要产业转移承接地(中上游地区83个城市)的承接能力。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宏观的产业转移可界定为一个区域最终需求的增加引起另一个区域产出的变化(刘红光 等,2011)[5]。通过构造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Isard W,1951)[15],可以更加全面地测算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向与数量。

假设存在n个区域,X为总产出矩阵,Y为最终消费矩阵,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Xij表示区域j的最终需求引起区域i的总产出,Yij表示区域j对区域i产品的最终需求,Aij表示区域j对区域i产品的直接消耗系数,AijXj表示区域j对区域i产品的直接消耗流量。根据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有:

在t至t+1时间段内,区域i和区域j总产出的变化可表示为:

式(3)中,ΔXij表示区域i最终需求变化引起区域j总产出的变化,可理解为t至t+1时期j区域向i区域的产业转移,称为消费驱动型产业转移。同理,将式(1)中的最终需求矩阵替换为出口矩阵E,计算的结果称为出口驱动型产业转移。区域i和区域j产业转移量之差即为两区域间的净产业转移量。

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将进口部分按比例从间接使用和最终使用中扣除。假设区域i存在进口Mi,则:

等式(6)左侧即为扣除进口后区域i的中间使用和最终需求,以此为标准,按式(1)~(3)对产业转移量进行计算。

2.指标选取与筛选。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由吸引力、选择力、支撑力和发展力四个子系统构成(孙世民 等,2007)[7]。新常态背景下,环境规制、生态承载力等环境约束成为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内生因素,因此将生态力作为第五个子系统纳入指标体系框架。第一,市场规模、劳动成本、对外开放度影响转移企业进入承接地的意愿,即承接地的吸引力。第二,承接地政府对转移项目的判断、筛选与当地的信息获取能力和教育水平相关。第三,经济基础、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因素将为产业融入本地经济提供保障。第四,科技投入、金融支持、企业盈利和政府调控因素影响落地产业持续发展及转型升级的可能性。第五,环境因素可能会成为产业承接的短板,受PSR(压力—状态—响应)体系的启发[16],产业生态力包括环境存量、环境压力和环境治理三方面的指标。

基于以上考虑,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对初步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测试。首先剔除鉴别力较弱的指标,一般采用变异系数Vi=σi/Xi描述指标鉴别力,分子为样本数据的标准差,分母为均值。变差系数越大,鉴别力越强,因此考虑剔除变差系数小于0.3的指标,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工资、GDP增长率、二三产比重,将唯一能衡量劳动成本的“职工平均工资”予以保留。

对剩下的35个指标,选取Cranach’s Alpha系数法进行信度检验。其定义为 α=kr¯/1+(k-1)r¯,k 为评估项目数,r¯为k个r¯项目相关系数的均值。α在0.8以上,认为内在信度是可接受的;α为0.7~0.79,认为设计存在一定问题但仍有参考价值;α小于0.7,则认为问题太大,应重新设计。检验发现金融业从业人员比重、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这两个指标对整体信度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予以剔除。剔除后的33个指标构成优化后的指标体系,信度系数为0.890,说明该指标体系的内在信度比较理想。Friedman检验的卡方观测值为1 866.278,P值为0.000,说明各指标的取值存在显著差异。协同系数W显著小于1,认为各城市间分数的相关性不强,能够对评估对象进行区分,因此可以对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各城市的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进行差异性分析。

表1 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指标体系

3.基于FAHP和CRITIC法组合赋权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1)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将模糊逻辑原理引入传统层次分析法(AHP)中,一定程度上克服了AHP在调整判断矩阵一致性时的复杂性问题[17]。首先建立模糊互补判断矩阵,将传统AHP标度过度到FAHP标度(兰继新等,2006)[18],令rij(a)=logaaij+0.5(a≥81),rij(a)+rji(a)=1,R=r(rij(a))n×n即为模糊互补矩阵。然后,将模糊互

(2)CRITIC法。首先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与正向化处理,设有m个评价单元,n项评价指标,第i个评价单元对应的第j项评价指标值记为xij。式(7)中,xjmax代表第j项评价指标的最优效应,xjmin代表最差效应:

CRITIC法的优点在于同时考虑了指标的对比强度和指标间的冲突性(Diakoulaki,1995)[19]。对比强度指同一指标取值的差异程度,用标准差表现;冲突性则与相关系数呈反向相关,有:

式(8)中,σj表示第 j项指标的标准差,rij表示第i项指标与第j项指标的相关系数。对cj作归一化处理,得到综合权重wjCRITIC。

运用线性加权组合法对主客观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到组合权重 wj=θwjFAHP+(1-θ)wjCRITIC,考虑到主观行为可能具有一定随意性,取偏好系数θ=0.4。

(3)灰色关联投影模型。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将矢量投影原理引入传统的灰色关联分析中,考察了比较序列(样本数据向量)与参考序列(指标最优值的集合向量)之间几何形状的相似性和距离程度(吕锋等,2002)[20]。首先,对评价指标值进行初值化处理,得到初值化矩阵X′=(x′ij)(m+1)×n。然后,构造灰色关联度判断矩阵G=(gij)(m+1)×n,其中:式(9)中,ξ为分辨系数,一般取 ξ=0.5(Deng J,1988)[21]。接着,计算灰色关联投影权值wj=wj2/。最后,得到各评价对象的灰色关联投影值

(二)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1.研究范围。首先,运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全国30个省市及八大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方向与绝对数量,识别我国产业转移主要的转出地与承接地。在此背景下,以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的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进行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的评价。

2.数据来源。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采自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发布的2007年、2010年《中国30省区市区30部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指标体系数据整理自2005年、2010年、2015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皖、赣、湘、鄂、渝、川、贵、滇八省市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涉及市场价值的指标数值均为消除物价变动后的实际值:以2004年为基期,分别采用各省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GDP平减指数进行价格调整,选取当年每月月末汇率中间价的均值作为当年汇率。对地级市中缺失的数据,采用与其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最相近的同省临近地级市数据替代。

三、全国产业转移态势分析

(一)产业转移的地区特征

如表2所示,从全国看,京津、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是主要的产业转出地,且以直接的产业转移为主。北部沿海、中部、东北和西北地区则是主要的产业承接地,其中北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规模较大。西南地区的转出量和转入量则基本持平,表现出消费驱动型转出和出口驱动型转入。总体上,京津和东南沿海是中国最主要的产业转出地,区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明显向北部和中部转移的特征,向西部的转移并不显著。

观察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产业转移态势,下游地区的产业转出趋势与其外向型的产业转移政策导向一致。中游四省的产业净转出全部为负,呈现出较好的产业承接态势,这得益于其区位条件、国家战略及产业布局的调整。上游地区的省份基本呈现出口驱动型的转入和消费驱动型的转出,出口驱动型转入即通过产业区位的重新选择实现的产业直接转入,消费驱动型的产业转出可视作中间投入和最终消费引起的隐性转移,可理解为中下游地区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对上游工业产品投入的需求。

(二)产业转移的行业特征

1.能源密集型产业。能源密集型产业大规模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得西部的能源开采与交通运输条件得到改善,全国的能源密集型产业呈现向西优化布局的趋势。能源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以间接转移为主,即中西部地区为满足沿海地区对能源原料的需要而新增产能。

2.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方向主要是从沿海地区流向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这种产业转移是直接转移与间接转移并行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成本,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日益上涨,出于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可得性的考虑,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一些中心城市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接地的较好选择。

3.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要转出地是京津地区和东南沿海,主要的承接地是北部沿海及中部地区,基本表现为产业的直接迁移。江苏、天津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也呈现净转出,说明在转出地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产业转移。相比其他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规模体量大,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其转移需要大量投资带动,跨区域和长距离的转移难度往往较大。

4.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主要发生在京津、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这几个发达地区内部,其中广东是最主要的转出地,上海是最主要的承接地,北京的转出量和转入量基本持平。这对应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的三个核心区域——深圳、上海、北京。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者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创新和产业配套环境的要求较高,路径依赖很强,因此通常有进一步向核心集聚的集群倾向,而非扩散式的转移。

四、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评价

(一)分模块评价

长江中上游地区83个城市的产业绿色承接能力分模块得分如图1所示。

表2 2007—2010年全国分行业区域间产业净转移规模 单位:亿元

续表2

1.产业吸引能力。产业吸引力较强的地区是上游的成都、重庆和中游沿江城市。成都和重庆作为上游中心城市,在市场规模和对外开放度方面表现良好,其劳动成本指标相对中游也具有比较优势。中游沿江的大部分城市处于第一至第三阶梯,非省会的沿江城市具有比较明显的劳动成本优势,但在对外开放度方面与省会城市仍有一定的差距。

产业吸引能力弱和较弱的区域则大面积分布在上游,这些地区位于乌蒙山、大凉山等山区,人口密度不高;受地形影响,交通条件落后,对外开放度成为限制其吸引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此外,安徽各地市表现欠佳,前期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使其丧失了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

中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以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为主的增长方式,因此地区的内需和开放水平仍会是决定产业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2.产业选择能力。产业选择力最强的地区恰好是省会城市,这些城市不仅汇聚了全省的教育与人才资源,在互联网等信息获取指标方面也显著优于非省会城市,有利于承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此外,安徽各地市的表现普遍优于其他省份,可能是地缘优势使其享受了长三角的知识溢出效应;不仅如此,在承接了大量产业转移后,安徽开始越来越注重承接项目的质量。

云南、贵州以及中游地区远离长江干流的边缘城市在选择能力上的表现则不尽理想。由互联网接入用户数、信息传输业从业人员构成的新因子的影响越来越重要,也体现出两极化分化的特征,武汉市的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占比是排名最靠后的昭通市的9.24倍。

安徽皖南、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和四川广安等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在选择能力上的表现都不弱,可见新时代背景下的产业承接,不仅要求政府注重转移产业的数量,更对转移产业提出了质量和效益方面的要求。

图1 2014年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分模块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

3.产业支撑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处于第一阶梯的主要是各省省会城市及重庆,处于第二阶梯的是攀枝花、芜湖、株洲等传统工业强市或交通枢纽城市。省会城市的经济基础和工业实力雄厚,交通通达度高,是各类要素汇集的高地。芜湖、攀枝花等工业城市在产业配套等传统因子方面表现突出,作为交通枢纽的株洲则在客运量、货运量指标上具有明显优势。

四川、贵州、云南大部分地区的支撑力处于低水平和中低水平,这些地区大多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生态保护对工业化产生了较强约束。江西南部和湖南西部各地市的产业支撑力也不强,这些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农业生产对工业化构成了一定限制。

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禁止或限制开发的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不宜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开发或连成片的城镇化。因此,在产业由下游向中上游转移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开发,应结合有关规划,考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产业发展能力。发展力较强的区域集中在省会城市与其周边及皖东地区。省会城市在政府调控和科技投入上优势明显,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省会城市大都在创新型试点城市名单之列,武汉、成都分别提出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和区域创新创业中心。皖东的芜湖、马鞍山等城市在金融支持和企业利润指标上表现较好,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是第一个获得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为转移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金融与税收支持。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把安徽省正式纳入长三角发展战略中,将赋予其更大的区位优势。

远离省会的各地市发展力普遍不强。这些城市既不具备集聚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又不在下游的经济辐射范围内,难以在产业发展方面获得竞争优势。

由此可见,长江经济带的创新驱动尚未形成合力。尽管长江经济带的科教资源丰富,但有效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的还很少,在创新成果产业化方面还有一定潜力。

5.产业生态能力。产业生态力的空间分异格局和其他模块相比有着较大差别,说明环境约束对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处于中高水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以及云南、湖南、湖北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大多位于高原或山区,植被覆盖面积大,自然条件好,环境存量得分高;其工业化水平也不高,所以面临的环境压力不大。此外,各省会城市的评分也不错,主要在环境治理指标上表现较好,但面临的工业污染压力与人口压力都不小。

攀枝花、马鞍山、六盘水等传统或新兴工业城市的生态力则处于低水平。这些城市面临较大的工业污染排放压力,又未能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环境治理的力度与投入远远不够,这对其整体承接能力与后续发展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一直以来,环境与生态因素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随着环境规制的完善和“两型社会”的提出,政府加强了环境整治力度和环境违约行为处罚力度,环境成本开始被企业内部化,成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生态力评分较高的地区与生态功能保护区有较大重合,应注意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承接规划。

(二)总体评价

2004—2014年,长江中上游地区83个城市的产业绿色承接能力总体得分如图2所示。

1.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的空间分异特征。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的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以下特点:(1)中上游地区各城市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不均衡。承接力处于中高水平的城市较少,处于中低水平的城市众多,24个高水平及中高水平城市贡献了中上游地区超过50%的GDP。(2)承接力由中游向上游递减。在中游和上游地区内部,也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这与国家发展战略有关,国家重大项目布局、产业园区建设、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等政策均对东部有倾斜支持。从区位条件、交通成本等因素考虑,下游地区的产业也会优先向邻近省份转移。(3)承接力强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省会及其周边。这些地区是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主要城市化地区,借助省级财政的支持,通过城市间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经济合作、生态环境联治等措施,形成了皖江、长株潭、成渝、滇中、黔中等具有国家意义的城市群。(4)靠近干流地区承接力强,远离干流地区承接力弱。长江干流附近集聚了大量人口,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六大国家级产业转移示范区也基本是沿江而布。

图2 2004年、2009年、2014年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

2.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的时间分异特征。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的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在2004—2014年呈现以下的动态变化趋势:(1)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分布不均衡的状况有一定改善。如表3所示,十年间,处于高水平和中高水平地区的个数从15个增加到了24个,但这部分地区也集聚了长江经济带更多的人口与GDP。(2)大部分城市的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有显著的增强趋势。随着产业向中上游的转移,皖江城市带、武汉经济圈、长株潭等地区已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在制度基础、市场环境及发育状况方面逐渐缩小了与下游的差距,并呈现自我加强的效应,减小了产业粘性带来的阻碍,中游地区开始更加注重产业的“绿色”转移,加强了对环境治理的投入。(3)上游除成渝以外的其他地区,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成渝两地是上游集聚各种资源要素的“中心区域”,而云南、贵州大部分地区和四川部分地区位于山区,难以吸引要素的流动,是远离长江干流和中心城市的“外围区域”,除滇中、黔中,其他区域也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或城镇化。

表3 2014年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就全国产业转移趋势而言,京津、东南沿海是主要的产业转出地,中部、西北和东北是主要的产业转入地,产业向中部、北部转移的趋势比向西部转移的趋势更显著;能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规模由沿海地区向其他地区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从京津及沿海地区向其周边转移,技术密集型产业则主要表现为京津、东南沿海地区内部的转移。第二,就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而言,在空间格局上,各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能力和分模块能力差异显著,生态力的空间分异格局与其他能力差别较大;省会城市、沿江城市及中游城市在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上表现更为突出;安徽各地市的表现整体上优于其他省市,云南、贵州各地市的表现不容乐观。在时间格局上,中上游城市的产业转移绿色承接能力在2004—2014年普遍增强,且不均衡状况有所改善。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得到以下政策启示:第一,因地制宜制定产业转移承接规划。规划的制定应结合主体功能区定位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部分生态力较强的地区属于生态功能保护区,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化和连成片的城镇化,可以考虑发展旅游业、高原生物资源业、高原医药业等特色产业。第二,突出产业转移重点,重视产业的分梯度、有序转移。产业转移的布局与规模应立足当地产业承接力,承接力较强的地市注重提升选择力,为产业转移设立更严格的准入门槛,实现城市内部“腾笼换鸟”式产业转型,使附加值低的产业向梯度更低的城市转移,改善中上游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不均衡的问题。第三,促进基础设施共享建设。利用黄金水道航运能力,构筑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切实加强中上游各地市的产业支撑力,促进长江经济带的一体化进程;排污口、污水处理厂等排污设施的共享,能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与重复建设率,提高污染整治效率,提升产业生态力。第四,培育产业集群,推动承接产业转移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中上游地区六大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政策优势,促进产业的集中布局与集聚发展,提高产业配套能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产业转移园区运营,增强承接地的产业发展力,吸引更高层次的产业转移。第五,创新产业转移方式,形成长江经济带创新驱动发展合力。发挥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沿江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多种产业转移合作模式,打破行政分割,鼓励下游与中上游地区共建产业园区,探索“飞地经济”的产业转移新模式。

[1]刘秉镰,胡玉莹.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识别与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0(15):82-85.

[2]贺曲夫,刘友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12):85-90.

[3]廖双红.区域就业人口变动趋势视角下的沿海产业转移趋势及障碍因素研究[J].西北人口,2013(5):69-72.

[4]傅帅雄,张文彬,张可云.污染型行业区域布局的转移趋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J].财经科学,2011(11):53-60.

[5]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6):79-88.

[6]肖雁飞,万子捷,廖双红.沿海外向型产业区际转移定量测评及空间特征分析——基于2002、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J].经济地理,2014,34(6):124-129.

[7]孙世民,展宝卫.产业转移承接力的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J].改革,2007(10):121-125.

[8]孙威,李文会,林晓娜,等.长江经济带分地市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11):1470-1478.

[9]苏华,胡田田,黄麟堡.中国各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1(5):41-43.

[10]陈斐,张新芝.中西部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竞争力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2):124-128.

[11]刘川,宋晓明.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高技术产业转移能力评价——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14(2):150-155.

[12]王立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与实证分析[D].合肥:安徽大学,2011.

[13]张延平,王满四,陈宝星,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的劳动力供给支撑能力测评[J].统计与决策,2013(1):111-114.

[14]李晖,王莎莎.基于TOPSIS模型评价承接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0(8):68-73.

[15]ISARD W.Interregional and regional input-output analysis:a model of a space-economy [J].Review of economics&statistics,1951,33(4):318-328.

[16]肖雁飞,万子捷,廖双红.中部地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现状及综合能力测度[J].经济问题探索,2014(1):46-51.

[17]LEE W B,LAU H,LIU ZZ,etal.A fuzz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pproach in modular product design[J].Expert systems,2001,18(1):32-42.

[18]兰继斌,徐扬,霍良安,等.模糊层次分析法权重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26(9):107-112.

[19]DIAKOULAKID,MAVROTASG,PAPAYANNAKISL.Determining objective weights in multiple criteria problems:The critic method [J].Computers&operations research,1995,22(7):763-770.

[20]吕锋,崔晓辉.多目标决策灰色关联投影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22(1):103-107.

[21]DENG J.Properties of relational space for grey systems[M].China Ocean Press,1988:1-13.

责任编辑:张 然

Study on Capacit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bsorption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Wu Chuanqing,Chen Xiao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China)

Through the 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the industrial transfer situation of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was calculated,it is found that Beijing-Tianjin and the southeast coast are the main industries export,the central,north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are major industries import,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different transitions.Based on the gray relation projection model weigh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FAHP and CRITIC methods,GIS analysis is used to evaluate green undertaking capacity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83 citie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divide modules ability of cities accepting the industry transfer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and the provincial capital cities,the cities along the river as well as the middle reaches of cities have a stronger the green undertaking capacity of industrial transfer.From 2004 to 2014,the green undertaking capacity of industrial transfer of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cities were overall enhanced and the imbalance had improved.On the basis of local conditions, the planning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bsorp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shar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transfer platforms in the upper and middle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innovate industrial transfer mode.The sub-gradient and orderly industry transfer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 are realized.

Yangtze River economic zone,industrial transfer,industrial absorption,environmental constraint

F427

A

1003-3890(2017)05-0049-09

2016-02-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5ZDA020)

吴传清(1967-),男,湖北石首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猜你喜欢

经济带长江区域
分割区域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长江之头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区域发展篇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
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