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剧《剩女郎》的叙事时空分析

2017-10-15万福云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期

万福云

摘 要:小剧场话剧《剩女郎》是一部表现当今社会大龄单身男女在物质世界中寻找爱情的故事。话剧一经上演,便斩获佳绩,本文就叙事学维度对《剩女郎》的叙事时空进行解读,力争较为完善的把控《剩女郎》的叙事节点,进而真正看懂这样一部经典之作。

关键词:《剩女郎》;叙事时间;叙事空间

《剩女郎》采用的是潜在的叙事模式,通过演员表演展开、交代各种情节和整个故事,简而言之,即“演员演故事”,在该剧中则是通过张静怡、崔民国和钱钱等人的台词和动作表演来交代故事的进展,并通过动作以及叙事技巧来外化这些角色的性格特征和价值取向,进而了解角色的视界,获悉张静怡和崔民国等人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一、叙事时间

话剧是一种舞台艺术,任何故事都是在舞台上发生发展,狭小、固定的舞台条件极度限制了时空的自由,然而也正是这种限制形成了它特有的时空特性。在叙事时间方面,《剩女郎》一大特色即是采用了“慢动作”和倒转镜头的“回放”式处理。话剧的第六场讲述的是崔民国和张静怡不约而同的前往五百男女相亲大会在电梯再次相遇,然而电梯意外发生事故后又成功脱险。一般而言,“慢镜头”和“倒转镜头”主要表现某种依依不舍的情景,在这一场次中,导演在崔民国和张静怡电梯相遇时使用,一是具有喜剧效果。崔民国在电梯滑到,其生动的表演可以带来美感,而崔民国滑倒时踩到的拌脚物品恰好是张静怡踢到一边造成的,更有冤家路窄的搞笑性,在此处这样处理也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多想象空间和审美期待;二是电梯相遇彼此不是依依不舍而是两人打架之后的再次相见,甚至是狭路相逢的情景,此时“慢镜头”和“倒转镜头”都会夸张的放大这种感觉。同时在两人经历电梯患难后面临分别,导演再次运用“慢镜头”和“倒转镜头”,前后对比,使得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和不得不各自上电梯参加千人相亲大会的残酷现实不言而喻。在茫茫人海中青年男女的美好与理想总会被现实击打的零落不堪。

二、叙事空间

叙事空间方面,《剩女郎》的环境空间和心理空间展现的效果都不错。布景和灯光巧妙组合使得舞台调度别具一格。该剧的布景很簡洁,舞台中央后部的白色幕布时而拉成圆形,时而扎起,来表现张静怡家的卫生间、咖啡店的窗户、瑜伽馆以及电梯,尤其是在张静怡家布景和灯光结合通过幕布后方的人物剪影表演来展现过去时空的景象。灯光和画外音结合使得时空交错感增强。在电梯故障的一场戏中,张静怡回忆初恋,木偶代替丁小军,此时张静怡处于灯光中。崔民国请求张静怡如果发生意外请她向前女友道歉,此时张静怡处于灯光外。一段陈情之后,电梯再次坠落,两人安全着陆,一切回到了残酷的现实,现实与回忆突破了传统时空,带来现实与虚幻的想象。第三场张静怡和钱钱练着瑜伽聊天,灯光直接打成瑜伽垫很有创意。第六场崔民国和张静怡困于电梯,灯光聚焦成电梯的方形,随着电梯噼啪下降的声音,演员在黑白灯光交替中表现电梯内的遭遇。二个人从争吵到照顾再到谈心,灯光与音乐结合,将二人的情感变化表露无遗。如两人谈及无钱但有爱情的幸福时光时,《闻香识女人》中的经典片段响起,两人忘情的舞蹈,此时突破了电梯的既定时空,更突破了两人的隔阂状态,但音乐停止,在电梯的强光下,一切回归现实,两人无奈握手离开。而在心理空间层面,舞蹈和响指更加形象。第二场咖啡馆相亲,张静怡问及崔民国是否打算换工作和房子所在地时,崔民国打了个响指,张静怡定格,崔民国用独白形式外化心声,再一声响指,回到现实。崔民国作出答复后,张静怡也是一声响指,崔民国定格,而她则外化出心理活动,表达对崔民国这个角色的印象与评价。再一声响指,同样回归现实。之后钱钱给张静怡支招也是采用响指和定格,把人物内心用语言表现出来,形象且具体。第三场张静怡和钱钱练着瑜伽聊天谈及男人的价值如何计算,钱钱说着台词:底价都是1000元,身高超过180厘米,每过一厘米加100……而作为听着的张静怡内心充满纠结,这种心理导演则是通过圆圆和崔民国在前台进行的慢速剪刀石头布对峙,败者挨打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外化张静怡纠结心理之余又增添了舞台效果。第四场电影院前张静怡和崔民国的约会对象恰巧是一对养鸡夫妇,四人在最后由争吵升级为打架,导演将打架舞蹈化,伴着摇滚节奏,激烈的沖突反倒成为诗意。

三、总结

《剩女郎》这部话剧所赋予的意义其实就是在最后一场借助张静怡和崔民国的嘴说出来的:“那个时候我们很穷,可是有爱情。”一句话说进了千万都市青年男女的骨子里,因为一针见血所以深受感触,其实,爱情就是一种学问,李伯男采用了话剧形式把一个大的学问搬上舞台,用叙事手法展现其解读,在其带动下,都市爱情喜剧势必更加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