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氏物语》中贵族的孤僻之爱

2017-10-15曹娅娜

报刊荟萃(下) 2017年1期
关键词:源氏物语光华岛国

曹娅娜

摘 要: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女作家紫式部的毕生之作,描写了对众多宛如花若般凋零的女性分别与主角光华公子、夕雾、薰君的恋爱,展现作为日本岛国独有的孤僻之爱。日本文化中将人之寂寞、孤独等感受升华到文学的美感中,自身做大自然的一部分,死不过是回归自然的其中一种形式。

关键词:源氏物语;孤僻之爱;地理文化

《源氏物语》这一长篇巨制是日本中古女作家紫式部的毕生之作,描写了对众多宛如花若般凋零的女性分别与主角光华公子、夕雾、薰君的恋爱,展现作为日本岛国独有的孤僻之爱。在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中,从当时贵族的各男女的精神恋爱中看到他们无一不受日本的地理因素影响。季风气候使日本四季分明,加之海啸、地震、台风的作用,形成了日本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一切都在变化”的深切感受。环海隔绝的岛国文化,使之常常怀有一种孤独感和无常感。日本文化中将人之寂寞、孤独等感受升华到文学的美感中,自身做大自然的一部分,死不过是回归自然的其中一种形式。“孤僻之爱”是日本国家的本土文化:若说孤独是思想上,而日本国的寂寞则是情感上的,孤僻即是病理性的。孤僻通常取决于血液属性和童年创伤,是敏感学的一个分支,与忧郁症的同为一家。孤僻之人常常披着寂寞的外表,有着孤独气质,但此两者不同。若把独孤比作男性,寂寞喻作女性,那么孤僻即中性。迫于生活压力之男女常感的孤独,也许是一种自愿选择的生存方式。贵族代表光源氏一出生就光彩照人,故名光华公子,即使在广众之下言语谈吐也高人一等,但他却喜欢逃避纷扰一人赏雪——仍是孤僻的。

书中主角光源氏与很多贵族男性一样,政治上碌碌无为——在官场上找不到半点人生志趣,而把精神寄托于儿女情长。桐壶帝就是首位典型,对光源氏之母桐壶更衣专宠,不顾朝廷大事;冷泉帝的突然辞去皇位也是为和心爱之人逍遥自在的度送时光;光源氏更是对自身政治势力的失势目不关心,明知弘徽殿女御正在等候时机找其把柄也受困于与女御的妹妹胧月夜私通之事而导致流放须磨,由此可见权力地位与身家前途对与他来说何足轻重。光源氏的孤僻生活中,他未必会真正感到寂寞,无论是在六条院也好还是流放须磨——孤僻出于自愿亦或被迫,注定了他的孤僻人生。这些都与岛国的地理环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日本岛国与生俱来的“亲自然”感渗透于文化中,光华公子在山中与夕颜“风花雪月”的吟诵,六条妃子宁静恬和和清雅拙朴的书法刻意追求,在与自然的和谐都体现了日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在与人生伴侣的爱中,缠绵又孤僻。紫儿在光源氏的抚养下成长,光源氏见到紫儿日益俊俏的面庞越发的愿意留在家中,教她琴书并养成心中所爱之人,证明此类孤僻之人在爱情上更易转为孤僻之爱,日本文学的作家,追求的多是感情上的纤细的体验,表现的主要是日常的平淡、朴素的生活中对社会人生的冷静的思考。岛国文化具有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的特质,四面环海本身就成为封闭的自然屏障,若感到外部世界对自身构成威胁时,政府就可以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日本德川时代,实行过长达200余年的锁国令,但此期间不但没有窒息文化的发展,反而使江户文化发展至巅峰。甚至在明治维新以前,在日本文学中几乎听不到强烈的社会抗议的呼声。日本的文艺观的影响都是以“真”“哀”“艳”“寂”為基础,而产生了孤僻文化。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会被她那颗纤尘不染的唯美天才之心所倾倒,会被她构筑的清澈透明的孤僻世界所陶醉,演绎着日本凄美的细微里,深刻体会到固有的阴柔和纤细、颓废、哀痛的“日本之美”——就如川端康成在诺贝尔文学授奖仪式上所谈的虽是风花雪月、禅意诗情,但透露出的是清寂幽玄的意境,迷蒙着淡淡的哀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文化中一些以残酷为美,以追求死亡为极至,从“神”道中悟出的多种极端而精致的思想,从侧面也显示出不仅对别国、别人残忍,对自己亦残忍,以残忍为美的追求。孤僻之爱对于川端康成之死有重要影响,对自己身世极度自卑以及极度自恋导致这一文豪对死的迷恋。

光华公子或者薰君都是把“孤僻之爱”发挥极致的人,爱好与爱人隐居,以至于到了孤僻幽闭自身的地步。这也许与当时的“访婚”制度有关。平安时期,日本存在一夫多妻制的婚姻制度——男方到女方家留宿,拂晓时分离去。因此在平安文学中涌出许多离愁诗句,如《古今集》“中天明月照,淡淡似清秋。别后难堪处,无知晓月忧。”每个与光源氏欢度春秋的女子都异常思念与他,六条妃子无时无刻不想念光源氏,此份孤独之爱使得六条妃子被自身的烦恼化作怨灵,导致书中两名女子死亡。日本历史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平安时代这样,婚姻状况混乱。一方面父权制已经基本确立,而母权社会还没有建立起关于男女关系稳固的道德观念——这属于氏族社会遗留下的落后婚姻制。访婚制使得婚姻关系十分松散,私通、乱仑之事屡见不鲜。

日本岛国的孤僻之爱使自身的爱好隐居独处至于到了自我孤僻幽禁的地步。光源氏或薰君其实是沉溺于安谧静寂的山间生活。但是宫廷生活的荣宠使得不为人所理解。尤其光源氏,喜欢与世无争的生活,尤其喜欢与心中所期待的每一位女子都能够风花雪月,厌与世人相处相争。薰君甚至费时的把浮舟置于宇治山庄,以成全自己的孤僻之爱,而早先光源氏对夕颜的态度如出一辙。如此怪异的举止在世界文学作品中仅占少数,但影响了日本中古文学作品中贵族的群体形象。使得日本的贵族群体保持了神秘而孤僻的印象。

日本岛国地理文化使得其自身对待外域文化始终采取择取吸纳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外域文化流入日本后经过相当时期的共存,使得其中不适合岛国环境的东西逐渐萎缩直至消亡;适合日本需要的东西在日本扎根并与本土文化融合创新,成为日本文化的构成部分。例如《源氏物语》中呈现出来大量的白居易的诗词,白居易的与自然融合、心物一体的“物感”思想与日本傳统的文学观“物哀”精神有相通之处。在公元九世纪左右,日本借用汉子的偏旁部首创造了日本的假名,出现了使用假名写作私人日记的事情。具有文学价值的真正的女性作家、作品,《蜻蛉日记》《枕草子》等,形成日本文学中特有的孤僻美学领域。直至现在,日本岛国的孤僻文化也延续至今——当代的日本以社区活动文化为主而日本“宅男”在世界上数量最庞大,日本的各种“节日”把人从屋内拉出来过节。日本到过的“御宅”文化一直未日本人看重,宅男文化也是孤僻文学领域延伸的一种,宅男文化正在重新被日本人所肯定。

猜你喜欢

源氏物语光华岛国
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词的吸收
中国想象力:以自我成就众我
小叔木江
南太岛国“说不”背后的智慧(观察家)
点亮生命的光华
汤加首相发起减肥挑战赛
珠翠光华
那些国旗上的植物,你知道几个?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