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笛曲《幽兰逢春》中昆曲音乐元素运用

2017-10-15盖广胜

北方音乐 2017年10期
关键词:音乐艺术

盖广胜

【摘要】浙派众多的笛子大师之一赵松庭先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品,就是令人心驰神往的《幽兰逢春》,演奏学习这首作品的人特别多。作者的灵感从何处而来呢?就是因为当初周恩来总理赞美昆曲,总理的一句话使作曲家联想到了自己,回想了自己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艺术生涯和生活经历,顾名思义,赵松庭先生以兰花逢春的比喻来抒发自己对周总理的怀念和想念。不过还有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这部感人的作品运用了昆曲曲牌《二郎神》,这部作品感人至深,是笛曲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关键词】笛曲;幽兰逢春;音乐艺术;赵松庭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一、赵松庭和他的《幽兰逢春》

赵松庭,1924年出生于浙江东阳,2001年在浙江杭州逝世。享年77岁。赵松庭先生是南方曲笛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笛子研究教学的先驱之一,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笛曲,比如《早晨》、《鹤鸽飞》、《幽兰逢春》等,这些都为我国笛子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并且有很多都已被列入中国笛子的经典之作的行列。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他撰写的《中国竹笛源流》、《中国笛子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等多篇优秀论文极具学术价值,对后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幽兰逢春》创作于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召开后,赵松庭先生想到了周总理的话,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是有很多的感悟和反思,灵感涌现,在自己多年学习的音乐基础上创作了这首笛曲。兰花,是一种形态优美清新,寓意高洁、典雅。素有花中“君子”之称,他以兰花自寓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他的创作从早期的《早晨》到《幽兰逢春》跨度三十年的时间,此时的音乐创作无论是哪个方面来说都是最成熟的时期,他的作品是他人生感悟的积淀。

二、《幽兰逢春》中昆曲音乐元素运用

昆曲是明代嘉靖年间魏良辅吸收多地的音乐风格的优秀因素,对原来的昆山腔调进行加工改良之后的杰作。清代中叶以后,昆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昆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笙、萧和琵琶都是它的辅助乐器。昆曲的演奏充满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特色。《幽兰逢春》这部作品取材于昆曲曲牌【二郎神],是昆曲唱腔中比较有特色的曲牌,以深情、委婉为人所知。《幽兰逢春》这部笛曲的引子和慢板悠扬荡漾,清新雅致、大体的音乐风格与《二郎神》的唱腔风格特别相似,这也是昆曲和笛曲的一次完美结合。

(一)旋律

《幽兰逢春》全曲分为5个部分,引子、慢板、华彩、快板和尾声。在旋律上引用昆曲素材进行,将主干音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旋律走向与【二郎神】如出一辙。对于民族调式的使用和《幽兰逢春》大概一样,旋律非常细腻,耐人寻味。慢板部分典雅深情,向人们诉说自己的坎坷遭遇和挫折之际有多么的难熬,不过春天的到来给人一种全新感觉。作曲家在主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作,加上西方的音乐创作技巧使音乐作品不断的起伏变化,

(二)节奏

在节奏的使用上主要由散曲、慢曲、中曲、急曲组成。作品采用昆曲中的慢板中一板三眼的4/4拍子,节奏上自由灵活,引子中运用了非常自由的无板眼限制的散板。非常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了如怨如诉的思想感情,曲调婉转欢快。旋律生动变化。充盈着欢乐喜悦。

(三)装饰技巧中的昆曲元素

笛曲《幽兰逢春》的演奏技巧与昆曲唱腔中的笛子伴奏的旋律上有很多共性,运用了打音、波音等艺术技巧。在《幽兰逢春》的慢板中,大量运用技术性手法将旋律达到了优美和谐的效果。《幽兰逢春》中经常使用连音和顿音,用来表达过场音樂中欢快的情绪。这是与昆曲演奏存在区别的一点,昆曲中很少在意演奏速度的快慢,只用轻柔温和的演奏。

三、《幽兰逢春》的音乐意蕴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髓在于追求作品内在的韵味,而非“形似”注重“神似”,做到传神的效果。中国有很多赞美花卉的音乐作品,《梅花三弄》赞颂了梅花高洁,《雨中莲》赞颂荷花婀娜多姿,而《幽兰逢春》则是对兰花的描写,赞美了它的宁静雅致的高尚品格。兰花是“四大君子”之一,己经成为古代文人人格清幽的象征。并且《幽蘭逢春》形象的刻画出了兰花的内在气质,表现出了一种昂扬正气的“君子”品格。《幽兰逢春》这部作品是朴素美与华丽美的结合,歌词朴素明了,用单纯的符号让人遐想。旋律又是非常的悠扬婉转,和声加上各种装饰性技巧,作品的听觉感觉华丽唯美形成了一种和谐美,这样的理想意境是最作曲家的最终理想。

四、结语

笛子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动听的声音,它的音色极具有魅力,笛子的灵魂是韵律,笛子的意境是情感,笛子的美学在传达情感。他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从笛曲《幽兰逢春》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昆曲音乐有着深入的研究,在审美和意境上提高了很多雅趣,在中国的古典艺术这片肥沃的土壤中长出美丽芬芳的“幽兰”之花。这部作品以其优秀的艺术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稳固根基,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增加了不一样的光芒。不过在目前来说,中国笛曲艺术研究成果有很多的文献和论文,但从美学和文化等多种角度着眼,中国的笛曲艺术相对薄弱。所以用大文化的视角来归纳、总结,将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加入到音乐中,就会丰富中国笛曲艺术,在理论或者实践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每一首作品都能够看成赵松庭的生活经历,用音乐抒发个人的理想,用韵律表现自己的希望,这就是他创作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张坤.《幽兰逢春》的创作之路[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2]铁梅.论中国竹笛艺术及其流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

[3]张艳娟.笛子独奏曲《幽兰逢春》演奏与赏析——赵松庭作曲李滨扬改编[J]. 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6).

[4]王利娟.《幽兰逢春》中的昆曲音乐元素初论[J].大舞台(双月号),2008(03).

[5]曹星.千古绝笛笛犹新幽兰逢春春常在——追忆和赵松庭先生的患难之交[J].人民音乐,2002(05).

猜你喜欢

音乐艺术
钢琴二重奏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
中西合璧 尽善尽美
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看中原优秀文化品牌的构建
探究锡剧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流动的时间,不确定的艺术
学生的音乐乐感培养策略探研
美学与音乐美学的意义和影响
我国音乐剧的历史经验和新世纪对策
畅游音乐世界品味艺术人生
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中国音乐美学观念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