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民办高校转型

2017-10-14宋丽婷

山西农经 2017年1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转型

宋丽婷

摘 要:文章首先提出民办高校转型的原因,其次分析民辦高校的目前状况,最后提出民办高校转型的路径,包括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学校定位、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转型;路径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1-0114-01 中国图书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1 民办高校转型的必要性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关键时期。经济变革,教育先导,特别是高等教育。因为高等教育提供的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必要资源。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必须依托实业的转型发展,而实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高等教育无疑是培养较高素质、较高素养的人力资源的重要方式,同时是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回馈广大社会的主要力量。而为社会经济服务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建立的必然要求。[1]助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毫无疑问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

2 民办高校现状分析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招生录取的方式比较粗放。当前,民办高校办学主要采用的是招生导向制,学校的经济收入大部分都是依靠招生规模来维持的。现在有很多民办高校的招生采用地毯式广告铺放来吸引生源,从而完成招生任务。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大部分民办高校的专业是根据市场需要来设定,专业设置较多、较杂,缺乏一个系统的培养体系。三是,教学方式落后,以传统授课为主。在教学上,只要有一部分学生上课,能够维持教学的基本运作就满足了,考勤不严;在教学内容和质量上,很多教师一般会自讲自娱,很少关心学生听懂了多少,讲课质量不高,教学导向仍以应试为主,只要期末考试通过就万事大吉。

3 民办高校转型的路径探究

3.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

民办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教育观,即要以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重点和核心,必须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第一要务,要以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能够满足社会需要为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其次,要树立每个人都有成才的可能的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搞特殊化,教师引导,积极发挥所有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客观教育规律以及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再次,教育发展观要正确,要追求高质量,发展内涵,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以质量求发展,同时也要发展特色教育,打造民办高校自身的品牌特色;最后,树立教育要与经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注意统筹发展,助力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协调发展。

3.2 明确学校定位,实现学校新定位的转型

民办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明确学校定位,以及国际化、地方化、集团化、专业化、信息化等合理定位学校性质。其中,国际化是指学校办学要坚持开放共享,注重国际交流合作,而且前沿发展要面向应用科技大学,学习国外前沿的办学观念,从国际角度探究当前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力争办学教育全部国际化。

地方化是指民办高校发展一定要服务当地,高校执行面向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实时關注当地经济社会建设进程,分析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对应地培养所需高素质人才,注意高等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结合,以科研成果服务社会;集团化是指学校要秉承开放的理念,坚持集团化办学,要组建教育集团和科技集团,其中,教育集团是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继续教育链接起来,科技集团是把技术创新与生产实训相结合,从而促进教育教学和生产的有机结合;专业化是指民办高校要坚持根据产业的转型发展整合教学研究的专业方向、学科方向以及产业实体的资源,要建立能够服务不同产业的创新专业综合体;信息化是指高校要坚持大数据、“互联网”加入校园,将最新的信息化成果应用到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学校品牌建设等各个方面,加快建设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校园。

3.3 提高教学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应该把教学放在高校工作的重要地位,加大其教学付出,规范教学管理,务必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教学内容要实时更新,教师要不断充实新理论和新技术。课程结构要项目化,紧扣应用型教学的要求,从而建设多种学科交融发展的课程体系。第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多多采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效果启发性。第三,增强实践教学力度,加强校内、校外的实训部分,增加仿真教育,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到实践中去,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促进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阙明坤.论民办高校的转型发展[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1(3).

[2]余皖生,姜发根,孙维克.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5(1).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方向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民办高校职业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