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7-10-14邹金霞

山西农经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三资农村经济监管

邹金霞

摘 要:伴随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我国农村经济高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对于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仍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就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工作进行了讨论,首先对“三资”的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其次指出了“三资”监管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针对“三资”监管当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关键词: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农村经济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1-0049-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02.6 文献标志码:A

农村集体“三资”是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直接关系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农村建设,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关注及中央政府的重视。因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直接涉及了相关经济利益,存在较大监管难度。据调查分析,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是很多基层党员干部出现腐败问题的重要环节。为保证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基层党风的廉政建设,就有必要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进行深入分析。

1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现状

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农村归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和资源。其中资金是指归农村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如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资产是指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各类固定资产、基础公益设施及其它资产,如机器设备、办公用品、水利、交通等;资源是指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各类自然资源,如耕地、园地、林地、水面等[1]。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当前我国主要采取委托代理方式,伴随工作流程的不断完善以及各部门的愈加重视,现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工作逐步健全。现我国多数地区都已建立“三资”监管服务中心、招投标服务中心、代理记账等,用以对“三资”进行清查、登记、录入、管理等工作,并对相关工作进行协调[2]。部分地区逐步引进网络监管制度,并利用先进网络科学技术以使农村集体“三资”的财务信息更加公开、规范化。

2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不断改革机制、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仍存在诸多问题。

2.1 代理记账服务中心的管理水平较低

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机制,并建立了配套的代理记账服务中心,但服务中心的管理水平却比较低。首先,服务中心人员配备非常不足,而服务中心的工作又相对繁重,致监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其次,服务中心管理混乱,各岗位职责不清晰,有些岗位既要做财务记账,同时又要负责审计;再次,服务人员工资水平偏低,致人员流动量大,监管工作无法很好地交接,最终致监管任务难以顺利完成;最后,服务中心存在严重的重业务、轻监管的思想问题,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工作主为记账,而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致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作用无法充分发挥。

2.2 财务收支审批存在诸多问题

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存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财务收支审批存在管理不规范、各级监管人员缺乏有效沟通。由于各级监管人员缺乏有效沟通,当出现职能转移时,对接人员在对财务收支进行审批时,难免会出现抵触情绪,致服务中心的监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很多票据也无法核实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另,服务中心做账通常是采取每村一套账务的形式进行记账,但在发生职能转移后,服务中心的业务量明显加大,很多收支报账业务未经审核就开始填写,致集体资产财务报告与实际情况不符。

2.3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主要是对归农村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及资源进行管理,但就我国现阶段情况而言,其监管力度明显不足。首先,归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产权非常混乱,集体用地的用途、去向及收益等都未依正常程序进行公开,土地的流转也未有相就监管措施。其次,针对资产、资源的产权界定无明确规定,农村建设用地需过户时也无法办理相关手续,“四荒地”经改造后成为耕地,但却无法依相关法律程序纳入承包合同当中[3]。再次,村报账员报账不及时,严重影响记账服务中心的工作进度。最后,部分地区屡屡出现违反相关规定的支出,虚假账目严重,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成员集体贪污的情况,致农村集體“三资”财产流失,不利农村建设与发展。

3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

导致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经分析总结可发现,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点:第一,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力量薄弱。现我国农村集体“三资”基本都是采取记账服务中心代管的方式,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编制较少,致监管力量不足,再加上各级机构的职能不断弱化,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老龄化不断加剧,而年青工作人员又无法迅速找到,最终致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水平下降。第二,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缺乏应有的监督。首先是缺乏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多数农民都缺乏民主管理意识,对集体事务缺少应有的关心,农村集体的资产监管只存在于形式,而未做到真正的监督与管理;其次是村组内部缺乏监督,致农村集体“三资”的监管制度未真正落实,部分地区常出现农村集体资产被非法挪用的现象[4];再次是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队伍不稳定,基层监管人员能力有限,而记账服务中心又未实行有效的综合管理,致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水平低下,而无法保证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4 农村集体“三資”监管问题的解决对策

通过分析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问题的原因,笔者从以下四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4.1 提高重视程度,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及领导应不断提高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重视程度,深刻认识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对于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性。首先,要做好相关工作的宣传工作,可通过村会、村板报等广泛宣传有关于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相关政策,并给予相应咨询服务及指导,一方面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三资”监管的相关情况,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也给予“三资”监管相关工作人员以警示,时刻提醒工作人员应端正态度、积极面对工作。其次,要不断提高记账员、报账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及职业道德素养,严格选拔记账、报账工作人员,并定期对其进行业务培训,以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再次,各级党委、政府应不断加强组织领导,提高组织领导的专业水平,一方面要提高“三资”监管队伍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三资”监管队伍的待遇,改善其工作环境,以加强监管队伍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水平。

4.2 加强改革,创新监管方式

各级政府及领导应加强改革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管理机制,并创新相应监管方式,以提高监管的工作效率。首先,要加强对资产、资源的动态监管,并依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对归农村集体所有的闲置资产及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资产浪费。其次,要不断将监管范围扩大,尽快将管理盲点消除,以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的全范围、全方位监管,同时将村小组的“三资”监管均归于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的监管范围内,以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统一管理,有利后期统一控制债务并合理化解债务。再次,针对归农村集体所有的资产采取按股分配的原则,以彻底杜绝侵占、哄抢、私分、破坏等违法行为[5]。最后,加强对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尤其是出现职能转移或是相关村干部离任的情况时,更要加强沟通,注意做好审计工作的交接,以免因缺乏沟通而对审计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做到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4.3 引入先进技术,加强网络化监管

伴随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部分地区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已逐步建立相應的网络服务平台,但平台的建设尚不完善,致平台的服务和指导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为此,有必要引进先进技术,以不断加强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首先,应于网络平台当中广泛纳入各村账务、资产状况、资源情况、合同管理、招投标进程、物资采购等信息,以对农村集体“三资”实施动态管理,一方面让广大农民群众深入了解本区域的“三资”监管情况,另一方面也为监管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利用网络服务平台实施农村集体“三资”的抽查监管,通过网络抽查以及时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解决对策进行处理。

4.4 加強宣传,建立民主决策程序

民主参与是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因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较弱,致“三资”监管当中群众的参与甚少,而群众监督的缺乏也是导致“三资”监管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就有必要扩大宣传加强群众的参与意识,同时建立相应的民主决策程序。鼓励村民对集体财务账目提出质疑,并要求相关负责人作出相应解释。另将集体资产、资源发包、部分大额固定资产的采购与处理等均纳入村级重大事项当中,依民主决策程序对这些重大事项作出最终决策,以加强权力约束,强化群众监督力度,从而不断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管理机制,进而提高其监管水平。

结束语

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对于新农村建设、杜绝基层党员干部腐败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针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应鼓励广大农民群众学习并了解相关监管知识,以参与监管过程,加强网络监管,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不断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水平,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文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6,(12):1-2.

[2]朱晓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7-8.

[3]王丽丽.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信息,2016,(8):75-76.

[4]雷志鹏.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16,(8):11-12.

[5]张春海.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6,(14):345-346.

猜你喜欢

三资农村经济监管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
浅论我国会计监管体制的创新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关于农村“三资”管理现状及相应对策分析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监管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