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2017-10-14李互武

山西农经 2017年11期
关键词:贫困普惠金融

李互武

摘 要:本文在阐述贫困成因的基础上,论述了金融与扶贫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归纳提炼了中外学者金融扶贫的理论并指出其内涵,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金融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贫困;金融精准扶贫;普惠金融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11-000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832;F323.8 文献标志码:A

1 贫困的成因分析

1.1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从经济的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贫困成因。该观点的学者们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贫困是由于一系列的低投入——产出行为造成的。发展中国家底子薄、人均收入低、储蓄较少,从而造成社会再生产的投资资金不足。资金不足难以使生产规模扩大、难以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导致其产出处于低水平,居民收入长期低下。总而言之,因为贫困导致投资资金匮乏,投资资金匮乏导致低效率产出,低效率产出又导致了低收入,低收入又极有可能家庭或个人陷入贫困,如此循环。

1.2 社会不平等理论

该理论认为贫困的原因主要在于社会既定的资源禀赋(包括先天资源禀赋)占有不平等导致了贫富差距,产生了贫困。该理论认为贫困者陷入贫困,主要是由于他们在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文化活动中占有很少的资源造成。资源的匮乏导致经济上缺乏竞争力,因而陷入贫困。

1.3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该理论和资源禀赋有相近之处,人力也是一种先天的资源或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对人力的投资形成,人力资本投资是人和社会为了获得收益而在劳动力的教育培训等方面所做的各种投入的总称。贫困是由于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差异造成的,贫困的主要根源是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因此,要解决贫困问题就要提高贫困者的人力资本投入水平,主要变现为对人力资本资金的投入。

1.4 贫困文化理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上一些人之所以处于贫困的境地,是因为有一种“贫困文化”。贫困者通常居住在資源资金匮乏区,这种居住方式促进了贫困者之间的集体文化,缺乏竞争,缺乏与其他社会群体经济和社会来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文化。这种文化形成之后,将一代代传递下去,长期受到该文化的熏陶,会很难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很难利用这种机会走出贫困。

贫困成因四种理论的共性是: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资源、资金的短缺和匮乏是形成贫困的主要因素,长期匮乏将难以改变贫困的现状,要改变贫困,实施精准扶贫脱贫,就得理顺金融与扶贫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感,发挥金融资金的高效性,才能有效帮助贫困者脱贫。

2 金融与扶贫的机理分析

金融与扶贫联系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戈德史密在其著作中提到金融扶贫问题,这也引起了后来学者的重视,他提出了资金流动模型,指出了金融发展的路径、初次探讨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20世纪50年代,麦金农提出了“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指出凯恩斯主义不利于经济的增长,金融与经济增长应该在合理区间内运行。尽管学者们研究方法、研究目标有所不同,但其相同点为金融应该支持产业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现相关关系。此共同点被诸多学者广泛认同,为金融扶贫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20世纪 70年代中期开始,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创造出众多适合贫困人口特点的信贷方式、制度,在基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下,在不断摸索和试验的基础上创造新的金融扶贫模式。他们的研究侧重于制度建设,侧重于扶贫的社会效益,为金融扶贫的发展注入新的源泉。

2016年是我国的普惠金融年、扶贫金融年,2017年是金融助推扶贫脱贫攻坚战年。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举行一系列关于普惠金融的活动,形成了我国金融的一大特色,同时也颁布了大数据、数字技术、数字金融在普惠金融当中如何发挥作用的行动指南。继《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扶贫办共青团中央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后,中央召开了扶贫金融工作会议,人民银行在差别化货币信贷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促進金融扶贫的专项再贷款”,看似只是名称的变化,但与原来的三农、小微的再贷款相比,期限更长、利率更低,从普遍优惠到精准实惠,以此来支持金融精准扶贫。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又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困难群众超过贫困线,全面迈进小康社会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从国外到国内这一系列理论、方针、政策的提出都紧紧围绕一个核心:金融是精准扶贫的关键,金融是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关键。要理清金融和扶贫的关系,就得从金融与扶贫的内在机理去分析。白钦先教授认为“金融从来就是或者应该是普惠的,只不过在资本条件下,金融被极少数人垄断,金融的收益被极少数人分享,因而发生了金融的异化。我们今天强调普惠金融的建设,其实是普惠金融的本性回归。”

所以,金融从来就是,或者本应该是普惠的,惠及每一位自然人、法人,包括贫困人群。只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人性里的贪婪,对金融产生片面理解,只讲利润最大,不讲金融普惠,淡化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出现了普惠金融所强调的中小微、贫困人群被界定在普惠金融之外,金融机构的追求仍然是大客户,强调仍然是经济利益,忽略了社会责任。综上所述,金融本来就是普惠的,应该惠及每一位人,金融与精准扶贫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3 金融扶贫的内涵

西方经济学家的金融扶贫理论源于财政、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般而言,金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会带来贫困户缩减。总之,提高低收入群体的金融支持有助于减缓贫困。杨钊认为:金融扶贫是在普惠金融的基础上以政府政策为引导,通过合理设计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机制来引导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流向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4 优化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4.1 重视社会责任,提高金融精准扶贫资金投入

金融机构应该重新重视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感,兼顾社会效益,为金融精准扶贫投入相匹配的资金。与此同时,人民银行也已经实行了差别化货币信贷政策,这为保证金融精准扶贫资金的投入提供了政策保障,但还需要辅助措施引导并充实金融机构扶贫资金。一方面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流向扶贫领域。把央行政策资金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引导并增强资金流向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增加这些地区资金量,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要落实央行差异化信贷及监管政策,在征得主管部门同意的情况下适当放宽监管条件,还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能执行的金融扶贫政策配套措施,力争推行银行机构金融扶贫已有成效的“四单制度”——单列扶贫信贷资源、单设扶贫专门部门、单项考核扶贫业务、单独研发扶贫产品,从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保障、组织架构、考核激励、产品创新四个方面确保金融精准扶贫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但对资金来源的监管、实施过程中人员的监管、贷款对象的监管不能放松,要用科学的监管防止有借无还以及各种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还可以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通过该平台,所有针对金融扶贫的贷款用途、金额、利率等都可以查询,并形成对金融扶贫专项数据的实时监测,评估金融机构扶贫资金流向、资金使用效率和扶贫工作成效,确保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发挥实效。

4.2 增进贫困户信用、创新抵押形式,讲诚信,改变观念

信用主要是指借钱还钱、先消费后付款等经济活动,没有信用就没有贷款,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征信指的是专业化的信用信息服务,为了方便企业、个人借钱,通过第三方机构将每个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集中起来,在需要的时候提供给金融机构或个人使用,目前,我国央行征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金融机构。贫困户因为资源、资金匮乏,没有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所以要创新抵押形式,建立诸如宅基地、土地承包权、林权等作为担保抵押品。通过增进贫困户信用、创新抵押形式解决贫困户能够借到扶贫资金,资金到位后,贫困户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本地自然条件去生产,了解国家政策去创业,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贫困,而不是等着政府来救助。同时还要诚实守信,一旦就业创业失败,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要建立完善的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以化解风险并促进金融扶贫信贷的增长,撬动信贷资金流向贫困地區。

4.3 创新发展金融精准扶贫产品、服务和支持模式。

金融精准扶贫产品要瞄准服务对象的载体,要积极探索开发适合贫困户不同主体、不同特点的贷款产品、服务和支持模式。创新的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如:5~10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还有林权质押、危房改造及搬迁、创业贴息、助学等方面的信贷政策优惠。支持模式如“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贫困地区交通、水利、电力、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和文化、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改善贫困地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破解贫困地区发展“瓶颈”。又如“金融+特色产业”,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与龙头企业的联动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

结束语

金融精准扶贫首先要有政策环境,其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坐、等、要的局面,最后要通過机制创新、加强教育、改善基础设施和支付环境实现脱贫。

参考文献:

[1]陆磊.我国金融扶贫工作的重点是大力发展普惠金融.http://news.cqnews.net/html/2016-05/28/content_37042019.htm.

[2]杨钊.金融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演进路径选择与实践演进[J].武汉金融,2016(11).

猜你喜欢

贫困普惠金融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
农村留守老人贫困问题研究
牧民生活贫困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