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班级治理如何走出困境——基于协商民主视角

2017-10-13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协商理性民主

苏 晓 伟



大学班级治理如何走出困境——基于协商民主视角

苏 晓 伟

(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 基础教学部,贵州 惠水 550600)

协商民主就是协商主体通过自由而平等的交换意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表达自身观点,参与公共决策,具有互惠性、动态性和公开性的特点.现阶段大学班级建设和发展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共识困难——价值分离形成离散化;平等局限——身份不同导致碎片化;效率不高——成本增加学生冷漠化以及主体单一——程序缺陷协商扭曲化等4个方面.将协商民主的方法运用于班级治理会形成良好效果,有利于班级治理走出困境.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达成共识——走向公共价值;身份平等——打破原有束缚;提高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多元主体——协商一致原则.

大学教学;班级治理;协商民主;困境

大学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都对中国大学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学生的民主意识、参与意识和维权意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就为中国大学的班级治理带来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班级是大学组成的基本单元,既是学生学习、生活与活动的场所,也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管理和组织的细胞,班级建设与发展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育人功能,各高校应该充分认识班级管理的重要性,找到解决班级困境的出路,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因此,如何治理班级成为当下各高校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协商民主定义及其特性

协商民主是基于政治正当性而形成的,促进了各方利益主体的交流,但同时又超越了个体利益主观的判断,以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和公共需求为导向,力求达到利益协商主体之间的“阿基米德点”,均衡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公约数.协商民主的本质就是限制个体理性实现公共理性,避免社会失序.在民主协商的过程中,利益协商主体学会改变自身表达偏好,在有限理性条件范围内达成一致原则,体现民主协商主体的道德能力和理性能力[1].

1.1 协商民主定义

协商民主是作为政治合法性的理想被提出来的,是规范性的一种描述,探讨的是政治如何运作的问题,强调的是通过自由而理性的讨论最后形成一种共同意志和价值的过程.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就已有协商民主的萌芽了.雅典人制定政策是通过微观协商来实现的,公民发表意见表达个人偏好,再经过公民大会的讨论做出决策,最终形成共识.在古代中国,“朝议制度”和“谏议制度”都具有协商民主的性质和形式,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发展的协商民主才具有真正意义.所有对某一问题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就某一问题展开深入而全面的探讨,在理性指导前提下充分考虑他人偏好,利益各方经过反思偏好、转换与妥协并最终达成共识[2].一言以蔽之,协商民主就是协商主体通过自由交换意见和建议平等地参与公共决策.

1.2 协商民主特性

协商民主需要协商主体通过自由交换意见来达成共识,一者可以达成公共决策,二者可以达成公共理性,为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特性.

1.2.1 互惠性

互惠性说明协商主体在表达个人利益偏好时注重理性,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客观公正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还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互惠性意味着对公共问题的宽容,也就是说在协商过程中有最大限度的道德.协商主体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礼让与相互妥协,确保协商渠道保持畅通,最大范围内推进协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协商主体积极参与可以明确权利和义务,有利于培养妥协折中的气质和节制需求的能力,在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强化了协商主体的公共责任感.互惠性也折射出利益主体的公共价值取向,从而形成合法性的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2.2 动态性

协商民主的公共决策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而是利益协商主体经过多次的协商、妥协和折中获得的,体现出动态性的特征.民主协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协商过程中程序正义性确保了协商主体得到处理问题与感知的有效平台,协商主体相互妥协促使协商进程保持自我更新的能力.随着公共利益的逐渐形成,部分利益结构发生变化形成另一种形态,形成新的平衡,这体现出对原有平衡的一种扬弃,在协商妥协过程中建构公共认可的价值原则.协商过程是动态的,积极维护在动态过程中有利的和谐增量,保持公共利益和公共理性的存量,促进协商民主进程,实现公共利益的现实指向.

1.2.3 公开性

公开性说明协商主体行为和利益偏好都在其他利益主体的监督范围内,防止出现“暗箱操作”,以理性交往的形式在公共领域范围内制约和规范民主,以宽容和妥协来解决公共问题.协商民主就是为了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共识偏好是在相互的妥协和协商中形成的,每个人掌握的信息都是相同的,不存在信息上的“位势差”,协商主体平等的参与讨论,有相同的话语权,公开的表达偏好、相互探讨.公开性有利于增强政治合法性基础,保护了少数不敢发声人的利益,最大化地包容和维护他们的利益,使协商的公共决策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符合现实指向的民主政治和价值共识,为民主协商的进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社会环境.

2 班级治理的现实困境

随着教育的发展,探讨大学内部治理结构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成为教育改革重要组成部分.“90”后甚至是“00”后大学生的组织行为、生活方式和集体个人意识都在发生变化,传统的“科层制”管理结构不能激发当代大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有效增强大学生的班级认同感.一方面是学生主体认知事物较快对学校诉求高,另一方面是管理主体原治理思维的惯性行为较强,两者矛盾很大,这就给现实中大学班级发展带来了一些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2.1 共识困难:价值分离形成离散化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由于知识背景的不同、生活习惯的差异和认知结构的不同导致学生主体的社会价值观念、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也就不同.差异构筑了价值屏障,意味着大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冲突和对抗,大学生们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读,并且缺少理性对话,“价值诸神争斗”导致价值观念的冲突,难以形成共识.一部分大学生狭隘地关注个人利益得失,片面注重事物的合个体性、合目的性与合逻辑性,忽视公共事物的价值和意义,引起公共价值与道德的缺失,最后陷入注重个人利益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在当前阶段,社会形态“以人的依赖关系”与“以物的依赖关系”重合在一起,加剧了大学生“祛魅”过程中的混乱,难以达到价值观念的共识,最终导致学生的离散化.

2.2 平等局限:身份不同导致碎片化

身份地位的平等是协商民主的基础.在现实的大学班集体里,教师(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具有先天的地位优势,在班级治理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与核心作用.在协商过程中,教师享有资源和信息优势,经常以强势姿态主导班级协商过程,学生处于弱势,没有获得平等的机会,话语权也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剥夺.热衷于班级事务的学生或许有发言权,但大部分的同学都是“沉默的大多数”,放弃自己的权利任由老师和班级干部按照他们的治理逻辑来管理班级,加剧了身份地位的不平等.身份不平等的局限导致班级治理呈现碎片化的倾向,一方面老师们按照原来的思维惯性来处理班级日常事务,会忽略一部分同学的利益;另一方面,部分班级干部管理班级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务,忽视了一部分同学的关切,这样就导致班级治理出现了“盲区”,没有兼顾每位学生的利益.利益没有得到关照的学生难免会心灰意冷,保持“理性的无知”,学生对班级事物的参与度和关心度也在下降,最终导致部分个体的碎片化,班级治理难度也变大.

2.3 效率不高:成本增加学生冷漠化

班级治理要求全体学生基于认同班级共同体和理性参与班级公共事务活动,但是在现实的班级治理过程中,部分学生因自利考虑而诱发冷漠心理,没有参与班级公共事务活动的讨论,缺席对事务的看法,形成了“被同意的少数派”,这不但侵蚀了班级的整体凝聚力,弱化了班级的认同感,降低了办事效率,而且造成协商信息的“失真”,不能全面、有效客观地反映班级同学的真实愿望.个别教师和班级干部带有官僚主义作风,管理理念虚化,管理方式粗化,管理学生淡化,班级朝着功利化、工具化和技术化方向发展,压制个性的发展,忽略了“人是目的”的本质,违背了教育规律.这促使学生对班级事务的冷漠,导致班级治理成本增加,加大了班级治理的难度和班级治理的风险.在具体协商过程中,协商主体之间缺乏理性对话,没有学会倾听其他人的陈述而改变自身主观意见偏好,导致各方争执不下严重浪费资源.

2.4 主体单一:程序缺陷协商扭曲化

在民主协商的过程中,协商主体既是目的也是价值.在班级治理过程中,协商主体在程序正义原则指导下让渡部分权利以达到各方协调统一.但在现实的班级治理过程中协商主体比较单一:老师和班干部.老师借助于信息和资源上的地位优势和心理优势,对班级治理提出建议和意见.协商程序有缺陷,缺乏制度化的监督和机制化的管理,呈现出老师“一言堂”和“家长制”的管理模式,导致出现协商扭曲化的现象,班级治理成为了老师的独角戏.协商主体都是“理性经济人”,考虑问题通常都会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根据这一思路,可以把协商主体分为4类,如图1所示.

图1 班级协商主体划分

1) 第一象限内的协商主体是老师,他们是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具有很强的协商意识.相对来说,老师的参与成本和参与收益都比较高;

2) 第二象限内的协商主体是冷漠者,他们对班级事务情绪不高,参与成本较高;

3) 第三象限内的协商主体是班级积极分子,他们具有较高的班级情怀,积极参与班级各项事务,参与成本和参与收益都比较低;

4) 第四象限内的协商主体是搭便车者,他们属于机会主义群体,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参与成本较低.通过以上分析就可以知道主体单一会导致一些学生对班级事务关注度和参与度不高,协商主体分为几个部分导致班级治理难度加大,协商程序没有得到有效保障,班级治理也就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3 协商民主:班级治理走出困境的现实途径

协商民主作为现代民主实践形式在推动班级建设和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挥其潜在效能和独特优势是未来班级治理的有效途径.协商治理强调公共理性,在“重叠共识”与“正当优先性”之间规范协商主体的行为,按照“基本善”和“公利至上”的伦理原则达成高度的一致[3],协商主体在宽容的环境下来商讨班级问题,学生参与班级治理不仅分散老师做出决策的风险,而且降低执行中的成本,减少班级治理的阻力,还增加了老师在班级中的权威性,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如图2所示.

图2 协商主体协商示意图

3.1 达成共识:走向公共价值

协商民主追求的是公开公正、包容平等,以公共理性为核心,通过表达关切、倾听反馈等方式不断地进行协商,从而达成共识实现公共价值.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不同价值取向导致协商主体之间交流与共同出现紧张和困难,难以实现公共价值,这就需要增加协商主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沟通,实现班级公共价值的匀质性,使班级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更加包容有序.“民主制度若不能成功地逐渐创造出和谐一致的基本公式,它是一个难以运转和脆弱的民主制度”[4].老师与学生在民主协商的框架下实现价值共识,通过共识妥协达成共生,这符合民主的逻辑.成熟的协商体系在有限的值域内能最大限度的容纳协商主体的诉求,班级一些冷漠者和搭便车者借助于班级协商体系表达诉求,将有差异的个体包容其中,降低班级内的差异性.首先要尊重他人,正确理解别人的关切,学会变位思考;其次要克制自己,在协商过程中不要一味牵强满足自己的意愿,要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最后要学会统筹,统筹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统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达成共识走向公共价值的基础就是公共参与,重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让学生参与班级事务能够提升学生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既可以保证班级事务在广大同学监督下进行运转,也可以保证其回应性.

3.2 身份平等:打破原有束缚

协商主体包括老师和学生,在这里老师有天然上的心理优势,通过身份上的优越感来主导班级“议程设置”,剥夺了一部分学生的“既得利益”,阻碍了学生对班级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对班级事务产生消极抵制情绪,进一步导致协商的空泛化,不利于班级的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民主协商就是指不受身份权威的限制和能力的规约,都是理性的、自由的、平等的参与协商,打破了老师与学生清晰的界限.协商主体都享有平等的协商权利、协商机会、协商发言权和协商班级规则制定权,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该被重视.教师与学生应是一种平等关系,作为协商主体之一的学生对维护班级有内在的韧性,一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的作用,防止自身置于学生边缘之外;另一方面,协商主体之间把所有程序置于班级制度之内进行,所有人都是平等进行交流.身份平等有利于协商主体角色的定位,既可以提升主体角色再定位,也有利于班级整体的建构,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认同感.老师和学生对班级事务的认识都是有限的,有限理性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常态,为了消除错误协商主体需要认真审视其他主体的观点和建议,通过民主友好协商消除信息匮乏症状,修正个体的价值偏好,从而解除协商主体之间存在的矛盾,形成班级共同的人格.

3.3 提高效率:降低治理成本

协商民主能够推动协商主体班级治理的有效运转,这与班级主体自主性和民主价值内在逻辑相契合,提高了班级治理的效率,降低了治理的成本.“协商民主关注的是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妥协,形成集体的理性,而不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强制性方式”[5].协商主体通过理性协商的方式,主动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增强了班级同学之间的积极性,发挥主人翁精神自主管理班级,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协商结果的公共性和有效性,老师与学生形成合力,如图3所示.其中,T代表老师(Teacher),S代表学生(Student),R代表合力(Resultant force).首先要培养学生互惠精神,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想到为他人服务,为班级事务服务,减少了班级治理的阻力;其次是培养学生责任精神,学生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责任,学会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防止个人利益裹挟集体利益出现“内卷化”;最后是遵循监督原则,教师不应占有信息上的垄断优势,将班级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都要置于学生监督之下,这样便于学生的直接参与也利于学生对班级事务的回应.老师和学生通过民主协商增强了政策制定的合道德性、合权威性、合公利性,提高了班级治理效率,维护了班级有限的社会资本,降低了班级运行成本.面对班级纷繁复杂的事务,单一化的治理方式失败风险很大,需要通过协商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这即能有效增加协商主体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明确主体之间的目标,提高了班级处理事务的效率.

图3 老师与学生协商合力示意图

3.4 多元主体:协商一致原则

协商原则打破“理性驱动的利益关联”,是基于班级归属感与认同感建立起来的.协商主体是平等的,这就要打破原有主体单一的局面,防止老师和班级干部垄断协商话语权的现象.多元主体通过友好协商达成价值共识,协商民主是一种广泛的民主需要协商主体积极参与,尊重多数保护少数.多元主体在平等基础上公开、理性、自由的交往和表达观点,经过友好协商后达成共识,其协商方式和主体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规律性,为班级治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机制化提供了路径依赖.多元主体身份是平等的,享有信息和资源也是相同的,这就保证了在协商过程中各主体所阐述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其他行为主体的认同、理解和尊重,有助于协商的顺利进行.多元协商主体要按照一定的协商程序,在透明规则和具体监督下维持深层次班级治理所需的信任资本[6].协商一致原则是建立在协商主体自主性与协商原则有效性基础之上的,这就需要协商主体注意以下三个原则.一是互惠原则,协商主体自愿参与到班级事务中,在互惠原则的基础上表达利益关切实现,互助互惠的满足最大限度内的需求;二是知情原则,班级治理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学生获得的信息,并且对班级事务进行自由而平等的讨论,而不依赖于教师与班委小圈子内的决断.三是共建原则,班级是大家的班级,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位同学的建议.班级既是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也是学习能力发展的建构场所,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7].在协商过程中学生(包括班级积极分子、搭便车者、冷漠者)利益表达能力增强,形成独立自主的参与意识,有利于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和认同感的增强,最终呈现“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监督”的局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8],这就意味着推进大学班级协商民主建设是完善班级治理的可行之路,这有利于提升班级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愿望,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和公共理性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使命感;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利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老师对班级的管理和治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协商民主方式运用到班级治理中可以有效让班级走出困境,借助民主的核心精髓凸显协商民主在治理班级的优越性和现实生命力.

[1] 常婧.协商民主理论的结构要素探析[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85-88.

[2] 谈火生.协商民主理论发展的新趋势[J].科学社会主义,2015(6):10-16.

[3] 靳凤林.协商民主的价值定位与伦理规则[J].哲学研究,2016(8):112-118.

[4] 乔•萨利托.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3:94-95.

[5] 任路.协商民主:村民自治有效实现的路径转换与机制重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5):54-60.

[6] 孟燕.多元化地方治理结构的构建: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2(5):18-21.

[7] 周庆智.论中国社区治理——从威权式治理到参与式治理的转型[J].学习与探索,2016(6):38-47,159.

[8] 陈炳辉.国家治理复杂性视野下的协商民主[J].中国社会科学,2016(5):136-153,207.

How to Walk out of the Dilemma of College Class Governance——Based o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SU Xiaowei

(Department of Basic Teaching, Business College,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uishui, Guizhou 550600, China)

Deliberative democracy is negotiating body, by free and equal exchange of views, in the premise of respect for others, express their own idea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decision-making,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ciprocity, dynamics and openness. University clas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at present stage, which mainly include hard consensus: separated value forms the discretization; equality limitation: different status leads to fragmentation; low efficiency: the cost increases students’ indifference and single subject: procedural deficiencies and consultation distortion. It will have a good effect and lead the class management out of the dilemma if methods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re used in class management. It is showed in four aspects: reaching consensus: forming public value; identity equality: breaking original binding; improving efficiency: reducing the management cost and multiple community: stressing the principle of consensus.

college teaching; class governanc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dilemma

10.3969/j.issn.1673-2065.2017.01.016

G645.1

A

1673-2065(2017)01-0080-06

2016-11-24

苏晓伟(1987-),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基础教学部助教,法学硕士.

(责任编校:李建明 英文校对:李玉玲)

猜你喜欢

协商理性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好民主 坏民主
协商民主与偏好转变
理性的回归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