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

2017-10-13童继春

浙江医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流感传染病病例

童继春

(宁波市江东区百丈东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000)

·基础与临床研究·

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应用

童继春

(宁波市江东区百丈东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000)

目的: 分析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在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中作用,为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某所学校2起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进行分析,并比较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和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在传染病监测预警防控中的优缺点。结果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资料流感样病例发病曲线呈双峰分布,2起疫情预警提示均早于传统传染病报告系统。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资料探查的疾病流行过程较为全面、完整地表现流行过程,并且能精确掌握每个班级、每日症状监测情况,有利于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结论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比传统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预警信号更早、更敏感,对于流感等潜伏期比较短的传染病有好的预警作用。

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学校;传染病;防控;预警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chools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of SSSCA. [Method] 2 influenza outbreak of a school district were analyzed,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ymptom monitoring system and Infectious disease epidemic situation reporting system for students absenteeism were compared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Result] SSSCA showed two peaks in the incidence curve of ILI, via which the early warnings of epidemics were both earlier than 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From the occurrence, incubation and spread through outbreak stages, a more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the dynamics of epidemics was conducted by SSSCA. SSSCA can also accurately grasp the daily status of syndromic surveillance of each class, which is conductiv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schools.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SSSCA can detect signs of an infectious disease outbreak more timely and more sensitively, playing a good role in early warning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with relatively short incubation periods such as influenza.

Keywords: syndromicsurveillance system for class absence;schools; infectious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arning

传染病疫情在学校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学生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家庭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学校传染病监测防控工作,切实落实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从2013年起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百丈东郊街道辖区各学校正式启用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甬卫发[2014]55号文件),逐步建立起“疾控—街道—学校”三级传染病防控体系。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覆盖辖区7所中小学及5所幼儿园,覆盖率达100%。本文结合具有代表性的某学校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发生的2起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分析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的系统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某艺术学校,2015年包含初一4个班级、初二4个班级和小学一年级4个班级、二年级4个班级,全校学生总数为466人,16个班级。教职工60人。

学生缺课缺勤信息来源于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该校在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中每日录入的晨检记录及缺课缺勤病因追踪记录。传染病报告病例来源于同期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系统。

1.2 两套监测系统报告要点

1.2.1 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 学校每日上午10点前通过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上报前一日学生晨检情况,监测系统中需要填写的临床症状共计14种,其中流感样病例相关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鼻塞、咽痛、流涕、头痛,共6种。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日上午核实收集学校相关信息[1]。

1.2.2 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 医疗机构对诊断的流感病例于24 h之内在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上进行网络直报,患者居住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病例进行核实及管理。出现聚集性疫情时,所在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相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疫情防控处置[2]。

1.3 相关专业术语含义

1.3.1 学校聚集性传染病疫情 根据《宁波市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管理指导意见》,学校聚集性传染病疫情是指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3例或连续3天内5例以上学生患病,并具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等)或具有共同用餐、饮水史。学校一旦发现聚集性疫情,应在2小时内上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3.2 流感样病例 是指发热(体温大于等于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同时缺乏其他实验室诊断依据。

1.3.3 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分级标准》,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1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集体单位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和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中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者在传染病监测预警防控中的应用效果。

2 结果

2.1 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监测情况

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共报告流感样病例205人次,其中发热136人次,咳嗽、鼻塞、咽痛、流涕、头痛195人次。流感样病例时间分布详见图1。

图1 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某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报告时间分布图

图1显示,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出现2个发病高峰。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报告流感样病例共85人次,为第一个高峰;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报告流感样病例共53人次,为第二个高峰。因2月和7-8月分别为寒假和暑假,系统无症状监测报告。根据学校聚集性传染病疫情定义(甬卫发[2014]55号文件),初步判定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共出现2起聚集性疫情。

2.2 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监测情况

该校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在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中报告6例流感病例,2015年1月和2016年1月分别报告2例和4例。此6例病例均是先由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识别,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2起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样本采集检测后确诊,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3]。

2.3 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流行过程分析

通过从发生、潜伏传播、暴发3个阶段对2起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的流行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在传染病监测预警防控中的敏感性和及时性[4]。

2.3.1 2015年1月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 2015年1月报告流感样病例61人次,其中,1月15日至22日累计报告26人次。第一阶段为传染病的发生,1月15日流感样病例呈现散发状态,仅204班存在病例;第二阶段为传染病的潜伏传播,1月16日至18日204班和201班存在病例;第三阶段为传染病的暴发,1月19日达到高峰(11例),病例涉及204班、201班和202班。由于潜伏期的关系,1月21日至22日101班又出现3例病例。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后,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无病例报告,此起疫情结束。详见图2。

图2 2015年1月该校第1起流感聚集性疫情发病情况

2.3.2 2015/2016年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 2015年12月30日至2016年1月5日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27人次。第一阶段,2015年12月30日103班出现散发病例;第二阶段,2016年1月2日103班和203班出现病例;第三阶段,1月3日达到发病高峰(17例),病例涉及103班、203班和104班。1月5日后采取疫情防控措施,经过一个最长潜伏期无病例报告,此起疫情结束。详见图3。

图3 2015/2016年该校第2起流感聚集性疫情发病情况

3 讨论

3.1 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是对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有效补充

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利用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监测到2个发病高峰,并根据宁波市传染病防控相关文件要求,确定为2起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敏感性和及时性均优于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后者未监测到流感病例的原因是有些患病学生因临床症状轻微、家长不愿学生缺课而未及时就医或去私人诊所就诊,个别病例在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上的报告时间较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滞后。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是对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的有效补充[5]。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适应了工作无纸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建立完善了学校传染病疫情数据库,为公共卫生大数据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便利。

3.2 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有利于学校传染病防控

自2014年1月1日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人员每日对学生因病缺课症状进行监测,分析学生各种临床症状累计人数情况,可以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苗头,从而开展及时、准确、全面的传染病预警防控。与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相比,学校症状监测系统所报告的病例在报告时间上更有连续性,使数据分析更精确、及时[6]。2起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的流行过程分析显示,学校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通过每日登记、上报学生症状监测信息,能精确掌握每日的发病情况,对聚集性和暴发疫情起到很好的预警作用,为追溯首例患者、预测预警疫情、开展疫情应急处置等提供依据,尤其是对潜伏期短、容易暴发的传染病。从发病时间来看,该校流感聚集性疫情好发月份为每年的1月份[7],提示一月份是学生流感疫情防控的重点。

3.3 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的使用与管理

学校因病缺课系统为国家疾病监测系统提供了重要补充作用,从疫情发现时间及时性和发病班级精确程度更加优于传统的系统。但是从这次学生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系统使用情况看,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有些学校和幼托机构症状信息录入不完整,监测信息利用程度不高,建议教育与卫生行政部门、教育机构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稳定学校卫生老师队伍,建立长效机制保障此系统长期有效运行。少数学校卫生老师因日常工作忙碌导致录入不及时,建议改善监测信息录入方式,提高方便性和快捷性,从而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对于预警的阈值设置,应进一步探讨其敏感性和科学性。

[1]朱渭萍,孙乔,薛曹怡,等.上海世博会期间浦东新区传染病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1,23(12):630-633.

[2]黄春萍,邓晶,谢立,等.发热症状监测的预警事例分析[J].疾病监测,2005,20(10):532-534.

[3]柳洋,陆剑云,陈庆良,等.广州市首起小学甲型H1Nl流感暴发疫情分析田[J].中国学校卫生,2012,7(10):54-56.

[4]冯子健,祖荣强.症状监测发展方向与问题思考[J].疾病监测,2007,22(2):73-75.

[5]杨维中,兰亚佳,李中杰.传染病预警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48(4):244-247.

[6]严薇荣, 魏晟, 张惠娟,等.试论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症状监测的必要性和困难[J]. 疾病控制杂志,2007, 11(1):79-81.

[7]章洁,赵根明,杨白雨,等.上海市长宁区中小学及幼儿园传染病症状监测结果的初步分析[J]. 复旦学报(医学版),2011,38(8):237-241.

Theapplicationofsymptommonitoringsystemforstudentsabsenteeismin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infectiousdiseases

TONGJichun

(Baiz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Jiangdong District, Zhejiang 315040, China)

童继春(1982-),男,浙江宁波人,本科,医师。研究方向:疾病控制

R181.8

B

1672-0024(2017)01-0060-04

猜你喜欢

流感传染病病例
《传染病信息》简介
流感大作战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病例”和“病历”
小心,流感来了
为什么儿童容易患“流感”
也门霍乱疫情更新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