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康复评定技术项目课程建设探索实践

2017-10-13周立峰

浙江医学教育 2017年1期
关键词:康复微课信息化

周立峰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教学研究与管理·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康复评定技术项目课程建设探索实践

周立峰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加快推进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信息化建设,开展项目课程设计、信息化建设、项目课程实施和过程性评价,提高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康复评定技术;项目课程;教学改革

Abstract:Based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it was necessary to accelerat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technology course and cours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curriculum desig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oject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procedural examination were carried out.

Keywords: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technology; project course;teaching reform

教育部在2012年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双向深度融合,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1],这对高职院校课程信息化建设也提出新的要求。康复评定技术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来,我校以项目课程建设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积极推进康复评定技术课程建设,初步建立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康复评定技术项目课程体系,现将我们的实践探索报告如下。

1 建设背景

康复评定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属于职业能力素质课程,是后续学习神经疾病康复、骨肌肉疾病康复等主干课程的重要基础。由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近10余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课程建设时间短,所以课程的教学改革推进较慢,很多高职院校还存在教学资源不丰富、教学形式单一、信息化建设滞后、教学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导致康复评定教学质量总体不高。

康复评定技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直接服务患者的专业技术,实践操作内容丰富,非常适合信息化传播和移动式学习。但是目前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1)大多数院校停留在传统课程教学设计,以章节为体例;(2)极少有网络课程学习平台,微课微视频学习资源缺乏;(3)教学方法单一,灌输式为主;(4)教学评价不科学,过程性评价体现不充分;(5)学生学习难度偏大,积极性不高。所以,很有必要加快推进本课程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3]。

2 建设理念与思路

近几年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影响比较大的是项目课程。项目课程是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设计模式,大多数研究报道项目课程的实施成功地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课程组对康复评定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并探索项目化课程设计,以项目任务形式进行构建高职学生必需够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增加临床案例导入和知识拓展内容。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加快发展,高校校园内图书馆、宿舍等无线网络几乎全覆盖,大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自主学习网络平台创建,微教学模式也正在快速兴起,微课、微视频设计制作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日渐成为当前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新热点。基于以上,课程组在传统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项目化课程改造,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学生移动式、泛在式和个性化学习,并实施科学评价。

3 实践探索

课程组对康复医疗机构、综合医院康复中心康复治疗师职业岗位要求进行调研,理清康复治疗师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明确康复评定技术课程在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项目课程推进教学改革,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3.1 项目课程构建

项目课程建设最为关键的是项目设计。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项目设计,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样的教学项目是能够促进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项目,必须从4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1)反应层面。项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理解吸收、内化应用的学习效果;(2)习得层面。促成学习者在项目活动过程中产生知识的习得、技能的提升和态度的改变;(3)行为层面。帮助学习者在项目过程中实现行为层面的改变;(4)结果层面。学习者能应对真实世界中的情境,解决社会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类似问题[4]。

项目课程构建的基本步骤是:(1)岗位需求调研。摸清面向社会需求的主要核心岗位(康复治疗)和拓展岗位(康复保健);(2)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如深反射评定、步态分析等;(3)项目课程标准。对原先课程进行改造,优化重组教学内容,制定康复评定技术项目课程标准得以固化;(4)项目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进行项目教学设计,包括项目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做好第一次课、项目理论考核方案、项目实践考核方案、最后一次课等设计[6]。

课程组对康复评定技术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以项目任务形式进行构建,根据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原则设计。将整个教学内容构建为基本运动功能评定、中枢功能评定、残疾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临床常见疾病康复评定4个项目。

3.2 信息资源建设

应用丰富的微课微视频等信息教学资源,为项目课程教学的实施锦上添花,将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教学效果。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实现这个目标,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进行培训和评估很重要[7]。为了加快康复评定技术课程信息化建设,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组织课程团队参加微课慕课设计制作培训,以项目形式进行整体设计,科学梳理康复评定知识点。共设计了65个知识点,以微课微视频设计为单位,微课设计以 5~10min为主,微视频设计以1~5min为主,对实践操作性强、课程教学重点内容优先进行设计制作,完成40个微课,120个微视频。涵盖了主要的操作内容,并完善制作微视频微课等微资源学习包(教案、PPT、练习题等),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将制作好的课程资源上传到了“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中心”——智慧职教网络平台,并组织学生在网络平台学习,将课堂在时空上再延伸。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方便了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对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深受学生的一致好评。

3.3 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加快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由宁波康复医院、宁波二院康复中心资深康复治疗师和校内专任教师组成,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组织团队成员参加微课慕课设计制作培训,共同建设微课微视频教学资源,协同完成课程教学和实践考核,并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3.4 教学方法改革

项目课程设为4个教学项目,并分解为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反射评定、颈椎病康复评定等20个任务。在每个项目教学中,采取不同教学方法,例如在第一、二项目中,采取启发讨论式、网络学习、角色扮演操练、实训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为主,第三、四项目中以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医院见习、体验式教学法为主。

3.5 评价方法改革

课题组选择2014级康复1班和2班开展教学研究,分别为42、43人,随机选择1班为改革班,2班为对照班。改革班采用项目化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肌力评定等部分内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班仍采用传统教学法,多媒体讲授为主。所有实训教学在康复评定实训室完成。

对改革班学业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项目理论考核2次,项目实践考核3次,专题汇报1次,其中2次实践项目和1次专题汇报要求小组团队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对照班采用平时表现、期中测试和期末考试进行教学评价。

依据文献,设计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问卷,共设20个问题,按照每项分为5等,5分最好,1分最差,中间依次递减。在课程结束开展问卷调研,2个班的学生都参与了评议。调研的内容包括教师对本课程的热情和兴趣、课程设计和组织的合理性、教师对案例的分析解疑能力、教师创设开放公平活跃的学习环境、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教师上课总体评价等20项。

4 初步成效

通过教学改革和课程信息化建设,大大丰富了信息化教学资源,完成40个微课,120个微视频,音视频时长达8小时,涵盖了主要的评定操作内容,完善制作微课微视频等微资源学习包(教案、PPT、练习题等),取得系列成绩。康复评定系列微课荣获浙江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成果评比二等奖,肩周炎康复评定微课荣获浙江省第三届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在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上也获得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课程组有一位教师荣获浙江省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康复学生在第二届全国康复治疗技术学生专业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康复评定技术网络课程也获得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入围名单,课程建设成果也取得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在课程教学结束后发放问卷85份,收回有效问卷85份,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表1显示改革班课程教学质量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2个班级在12个栏目评价(课程设计和组织的合理性、创设开放公平活跃学习环境、课程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量评价、对教师上课总体评价等)也有明显差异,改革班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1 2组理论及考核成绩比较

5 体会与思考

5.1 项目课程建设是当前康复评定技术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

项目课程是一种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模式,项目作为职业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平台,作为一种整合了各类学习资源的承载实体[5],其设计要基于工作任务、遵循教学规律特点、符合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现实世界。经过研究实践,笔者认为开展康复评定技术项目课程建设是一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改革形式,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然,要提高项目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设计好项目、组织好项目实施以及提供良好的教学保障条件,充分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5.2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项目课程建设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经引发并将继续引发全球范围内的教育革命,世界各国都抓住这次实现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机会,予以高度重视,纷纷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7]。职业教育信息化不单纯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教育改革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和推动力[8]。在信息化时代,以项目任务为单位,积极开发利用康复评定技术课程信息资源,短小精悍、精致精炼的微课微视频的制作非常关键,强大的网络服务平台是支持保障,实施在线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碎片化学习和移动式学习需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学校经费支持、信息技术保障和相关激励制度的出台也非常有必要。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DB/OL].http://www.moe.gov.cn/ewebeditor/ uploadfile/2012/03/29/20120329140800968.doc,2012-04-01.

[2]庄洪波.高职《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3,3:60-6.探讨

[3]周立峰,李海舟,章琪.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12):199-200.

[4]冯学东.项目课程建设中的项目评价标准与设计原则[J].现代教育科学,2013, 362(3): 24-27.

[6]周文根.项目课程理论与开发技术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5:79-84.

[7]杨宗凯,吴砥.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2:3-9.

[8]张进宝,张晓英,赵建华,等.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Therehabilitationevaluationtechnologybasedon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projectcourseconstructionexplorationpractice

ZHOULifeng

(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s, Zhejiang 315104, China)

周立峰(1970-),男,浙江奉化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康复教育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编号:146222003);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编号:kg2013874)

G642.0

B

1672-0024(2017)01-0004-04

猜你喜欢

康复微课信息化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