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失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
2017-10-13姚文兵
袁 泉 姚文兵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8)
老年失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
袁 泉 姚文兵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98)
目的探讨老年失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老年失能患者73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未失能老年人518例作为对照组。评估老年失能患者失能程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社会支持情况,分析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736例老年失能患者中,日常生活轻度失能498例、中度失能187例、重度失能51例;自我照顾轻度失能576例、中度失能126例、重度失能34例;行动方面轻度失能457例、中度失能231例、重度失能48例。研究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失能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失能患者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应重视社会支持。
失能;生活质量;社会支持
失能是指生活能力或活动能力的受限或丧失。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失能老年人不断增加〔1~3〕。老年失能患者的照护关系其生活质量,而社区是老年失能患者长期照护的主要场所,且社区资源的需求和利用是其长期照护的重中之重〔4〕。本文探讨老年失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重庆市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抽取常住人口老年失能患者736例作为研究组。入组标准:①70~90岁;②丧失部分或全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重庆市居住<3年者;②精神疾病者;③老年痴呆患者;④存在听力障碍者。736例中,男415例、女321例;年龄70~90〔平均(78.94±5.62)〕岁;婚姻状况:已婚535例、非在婚201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98例、初中及高中297例、中专及以上41例。另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重庆市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抽取常住人口未失能老年人518例作为对照组,男287例、女231例;年龄70~90〔平均(78.94±5.62)〕岁;婚姻状况:已婚362例、非在婚156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01例、初中及高中192例、中专及以上25例。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失能程度评估 包括日常活动、自我照顾、行动方面,失能程度包括轻度失能(有一些困难)、中度失能(有很大困难)及重度失能(完全不能自理)。
1.3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SF-36量表评价,包括8个维度,每个维度1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社会支持评价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包括10个项目,其中主观支持4项、客观支持3项及对支持的利用度3项,10项之和为社会支持总分,评分为66分,45~66分为高水平,23~44分为中水平,≤22分为低水平,评分越高说明得到社会支持越多。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χ2检验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老年失能患者失能程度 日常生活轻度失能498例、中度失能187例、重度失能51例;自我照顾轻度失能576例、中度失能126例、重度失能34例;行动方面轻度失能457例、中度失能231例、重度失能48例。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两组社会支持比较 研究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社会支持比较分)
2.4老年失能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老年失能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相关性
3 讨 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功能进行性降低,致使失能。老年人的失能主要是指老年人自理能力的丧失,是一种或者一种以上身体功能损害或者丧失的状态,是老年人需长期护理的一个主要原因〔5~8〕。老年人失能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和压力〔9〕。由于目前广大研究者和医务人员对失能缺乏足够的认识,无论在临床诊疗体系还是研究领域中,还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并且通常会忽视患者的功能康复〔10〕。因此,加强老年失能的研究,开展早期功能维护、早期失能识别及早期功能评估,对于延缓老年失能发生、发展尤为重要。
社会支持主要是指个体在应激时能够从同事、朋友和家庭等获得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是建立在社会网络机构上的各种社会关系对个体的客观或主观的影响力。社会支持可反映人与社会关系的亲密程度。本研究表明,研究组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利用度及总分低于对照组,认为其原因可能与失能老年患者机体活动能力降低,对自身的健康自我评价较差,社会交往不密切,加之负性生活中事件多和日常生活受限,故而易产生自卑、抑郁等负性情绪,自我封闭、不愿意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相关〔11,12〕。此外,老年失能人因各种原因致使失能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及漫长的功能恢复过程均会造成家庭成员和老年人沉重的心理负担和家庭负担,并且可能随着康复过程的不断延长,老年人获得社会支持逐渐减少有关〔13,14〕。老年人生活质量主要是指65岁以上老年人群对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精神和身体的满意程度及老年人对生活的全面评价。有学者〔15〕研究报道显示,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资料学密切相关,照料满意度、失能程度、失能时间及不同年龄是影响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认为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失能加之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随之降低,机体抵抗力减退,更容易受到各种慢性病的侵害,并发症多、慢性病患病率高及活动能力减弱〔16〕。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生理功能逐渐减退,使其对环境适应能力减弱,故而易患慢性病,生活质量下降〔17〕。此外,本研究表明,老年失能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
1王 黎,雷 洋,孙兆元,等.养老机构失能老人护理服务内容及实施者资质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11):1285-9.
2钱军程,陈育德,饶克勤,等.中国老年人口失能流行趋势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1):6-9.
3薛 坤,侯蔚蔚,王玉环,等.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者照护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3):484-7.
4景跃军,李 元.中国失能老年人构成及长期护理需求分析〔J〕.人口学刊,2014;36(2):55-63.
5张 斌,郭秀芝,夏雪雁,等.社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9):2774-7.
6倪 荣,刘新功,朱晨曦.城市社区长期照料失能老人健康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248-9.
7徐 薇,钱晨光,马亚军,等.北京市城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7):663-6.
8王玉环,冯雅楠,侯蔚蔚,等.援疆汉族失能老年人及居家照护者对长期照护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68-73.
9刘艳慧,王玉环,黄方超.新疆石河子市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7):964-7.
10杨 茗,罗 理,蒋皎皎,等.老年失能评估量表的质量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5):433-6.
11郭 飏,尚少梅.我国社区失能老人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41-3.
12郝晓宁,薄 涛,刘建春,等.北京市失能老人照料现状及需求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5;34(8):59-62.
13张国琴,王玉环.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1):2070-1.
14魏彦彦,孙陆军.失能老年人获得家庭支持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242-4.
15黄 蓉,易利娜,余昌妹.温州市失能老人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3;26(2):19-22.
16王玉环,刘艳慧,黄方超.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10):80-2.
17陈传波,路雪芹,黄 霞,等.农村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8):710-3.
〔2016-04-17修回〕
(编辑 苑云杰/曹梦园)
R161.7
A
1005-9202(2017)19-4909-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19.099
姚文兵(196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技术药物的新药开发研究。
袁 泉(1969-),男,博士在读,执业药师,副主任药师,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医药产业经济及政策、医药卫生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