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图片讲好新闻故事探讨

2017-10-12牛志勇

中国地市报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笔者

□牛志勇

(许昌日报社,河南 许昌 461000)

专题图片讲好新闻故事探讨

□牛志勇

(许昌日报社,河南 许昌 461000)

在信息洪流中,图片成为人们视觉吸引力的“方向标”。好的图片不仅能生动还原新闻现场,让人过目不忘,更能营造出文字所无法抵达的境界。专题图片作为新闻摄影的一种,在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满足着人们用最短的时间获取信息的“刚需”,展示出一个简单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专题图片能够很好地将事实“故事化”“情节化”,形象、深入地就某一话题展开多元化的视觉叙述,向受众客观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动人故事。本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及所在地市报的做法,对专题图片如何讲好新闻故事进行了探讨。

专题图片 图片故事 新闻策划 新闻故事

当今社会进入信息的洪流,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兴起后,人们随时随地获取、阅读、分享信息的能力大大提升,给纸媒的传播力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专题图片是新闻摄影的一种,“读图时代”我们如何借助这样一种形式,讲好身边的新闻故事,提升纸媒的“吸睛力”呢?笔者拟结合所在地市报的做法及多年新闻采访经验,探讨一下专题图片如何讲好新闻故事。

处处留心因时取势,善于挖掘独到选题

“传媒产品创新作为传媒成长的重要方式,我们也可以认为,其价值就在于与目标市场上尽可能多的传媒使用者结成传播与交流关系,为传媒获取成长优势。”专题图片作为传媒产品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信息时代富有独特魅力。腾讯、网易等主流门户网站及新华社、视觉中国等主流图片库,如今都对既有深度又有视觉冲击力的专题图片青睐有加。国内外很多摄影师也在专题图片领域精耕细作,谋求影响力。

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在一切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倾向于选择最省力的途径。据相关统计,在人的所有感觉信息里,视觉信息占87%。文字是单位面积内浓缩意象最高的媒介,但图片则是还原现场最有力的工具。影像语言可以更直观、真实地再现新闻事件,人们常用“一图胜千言”概述这种独特的效果。那么该如何策划专题报道的选题呢?

笔者认为,应该时刻保持新闻敏感,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网络热点、本地热点等事件,推出本地专属的专题图片,这种专题图片既有独特性又与公共语境能产生关联。也就是说,这种独特性选题能够与公共空间的经验、情感、关注点、价值观产生联系,产生反响,产生碰撞,进而成为一个人人关心的话题,让新闻传播的价值实现最大化,进而产生良好的舆论场。

在河南许昌,市政实业有限公司100余名“地下工作者”承担着中心城区5308座雨水井和污水井及铁路以西4100座雨水井和污水井的养护工作。2014年,笔者拍摄一组《守护城市良心的“地下工作者”》,用专题图片的形式报道了平时不为人们所注意的城市市政设施养护工,图文并茂,报道有细节、有张力、有态度,受众喜闻乐见,社会反响良好。

“身入”一线抓“活鱼”,个性语言“盘活”故事

好的专题图片一定要强调故事性。没有故事性,不可能实现有效传播。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应当“身入”一线巧抓“活鱼”,把更多有温度的场景、有共鸣的细节注入专题图片,向人们展示一个更加立体、丰富、生动的新闻故事。

影像语言是展现影像魅力的关键所在。一组图片故事要有优秀的个性化影像语言,抓住极富感染力的细节,才能使图片故事“活”起来。通过可触可感的细节,让人心生一种“与我有关”的亲近感。另外要重视对图片新闻的形象性、瞬间性本质的挖掘和表现,这就要求到达现场要多角度、多场景地创造性拍摄,使得个性化的“图片语言”丰富多彩,让新闻故事富有感染力、更接地气。2016年笔者在采访中抓到一个“80后”创客从葫芦中淘金的线索。葫芦烙画本很常见,单纯地关注这一点新闻性、可读性都会大打折扣,那么如何用专题图片讲述一个“80后”创客自立自强的新闻故事呢?笔者决定长期跟踪拍摄:从种到收,从艺术加工再到进入市场。通过深入一线扎实的采访,图片给人多元的视觉体验,最后以“‘葫芦娃’变形记”为题报道出来,同样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6年笔者拍摄的一组专题图片“铁匠”,抓住其双手伤痕累累的细节,让人过目难忘,重庆一家杂志大篇幅予以刊发。

图片编辑作为“把关人”,后期的编排同样很重要。一要做好技术处理上的把关。二要做好内容和形式上的把关。三要做好社会伦理道德上的把关。四要扮演好舆论宣传和引导的角色,并且能够梳理好新闻图片与新闻稿件之间的关系,使这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通常组照中,图片要按照某种顺序排列,以表达事件、情感和思想的发展,使故事具备完整性。在图片故事顺序的排列中,第一张和最后一张一定要安排好。因为第一张照片给读者留下第一印象,它常常起着开宗明义的作用,而最后一张照片则往往升华主题。首张照片最好选择视觉冲击力强、构图新颖的图片,编排中作为主图使用,其它图片按照内在逻辑编排,主次分明。

文图优化组合,提升澎湃“吸睛”动能

好的专题图片不仅图片要精彩,文字部分亦要与之唱好“连台戏”。文字部分的作用好比画龙点睛,一组优秀的图片配上精练、简短的文字,不仅能提升澎湃“吸睛”动能,而且能深化主题、便于阅读。图片好比一盘菜,文字好比油、盐、酱醋等调料,能够深化、补充图片之外的情节和内容,形象语言与抽象文字精巧搭配,整个新闻故事“大餐”就会变得有滋有味。2016年7月,笔者以“走进都市‘蜘蛛人’”为题报道了都市高空保洁群体,从一个侧面反映城市快速发展变化和普通劳动者吃苦耐劳、敢于为梦想打拼的精神风貌。

“第一次是为位于市区七一路的新华书店清洗玻璃外墙,当时感觉有点儿胆怯,往下看腿都有点儿发软!”采访对象是一名名叫徐俊涛的“80后”,他给笔者讲述了工作的不易:夏天,用高压清洗枪清洗外墙时要穿上胶鞋、雨衣、雨裤并戴上安全帽。不多时,衣服就被汗水打湿了,下来后胶鞋内可以倒出水来;冬天,身上飞溅的都是水,很快结成冰碴儿,手被冻裂是常事。工作时再碰上刮风,脸上冰冷刺骨不说,整个人都摇晃个不停。尽管辛苦,但徐俊涛说,靠自己劳动致富他很踏实,自己梦想着有一天也能当老板,创造更精彩的人生。图文有机结合能使得一张张图片更加生动起来,无声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文字部分没有构成对图片内容的补充或深化,就无法进一步提升报道的感染力和传播力。

另外,如果在采访中能够拍摄一些视频,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在专题图片版面上,也能为图片报道增添表达新形式和厚重感。

1.朱春阳.传媒产品创新的基本价值方向.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2006.

(编辑:秦明瑛)

猜你喜欢

笔者
我的幼教故事
老师,别走……
我的灵感来源于我的学生
一条串联七个基本三角不等式的不等式链
系在韵律操社团上的爱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关于Weitzenbock不等式的一条不等式链
两个新发现的不等式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从前岁月〈宝匣记 第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