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督导员介入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2017-10-12马洪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18期
关键词:督导员偏瘫康复训练

马洪峰 王 娟

1)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2)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论著护理园地·

督导员介入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马洪峰1)王 娟2)

1)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2)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目的探讨康复督导员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7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36例)和督导员介入护理组(36例),护理前(0 周)、干预护理8周对2组患者由同一康复督导员分别进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督导员介入组与常规对照组比较,患侧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和EMS评分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康复督导员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能有效提高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

督导员;脑卒中;偏瘫;功能恢复

心脑血管疾病已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其中脑卒中多发频发,随着诊治手段、手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提高,救治率也明显提高,但患者的病残率高达70%以上[1-2],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的同时,也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脑卒中发病后患者如何有效的主动训练,以促进脑皮层重组和运动技能的形成[3-4],改善运动功能,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康复训练是一个需要长期、连续坚持的过程[5],极易产生懈怠,康复督导员参与指导康复护理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康复护理的各项措施,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提高生活技能,尽早回归社会家庭。近年来,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康复中心开展了康复督导员参与指导康复工作,成效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1)年龄41~79岁,右利手;(2)存在肢体功能障碍;(3)符合中华医学会的诊断标准,并确诊的脑卒中患者;(4)脑卒中后Glasgow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8分;(5)病情稳定,病程为脑卒中后4~6个月。

1.2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既往病史遗留功能障碍者;(3)脏器严重功能不全和上下肢瘫患者;(4)有精神病史患者;(5)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聋哑人。

1.3退出标准(1)多次突发脑卒中或其他重大疾病;(2)治疗期间因其他原因而中断康复治疗≥30 d;(3)中途自动放弃治疗者。

1.4研究对象选择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康复中心收治的7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编入督导员介入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督导员介入组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62.73±6.85)岁;病程(76.1±6.1)d;左侧病灶18例,右侧病灶18例;梗死26例,出血10例。常规护理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63.41±5.32)岁;病程(73.82±9.65)d;左侧病灶17例,右侧病灶19例;梗死28例,出血8例。本研究全部完成康复督导员康复训练护理程序及随访,无失访病例。

1.5方法

1.5.1 康复督导员标准:取得康复治疗技术中级资格证,从事康复治疗工作5 a以上,专业理论知识丰富,沟通能力强。

1.5.2 参与研究人员培训:康复护理流程、督导内容及方式,以保证研究实施过程中方法的一致性和规范操作。

1.5.3 康复督导流程:康复护理前评估→康复护理教育→康复护理中监督→康复护理后指导、评估。

1.5.4 康复督导员监督指导内容:良肢位摆放、自主被动活动、翻身练习、桥式训练、床上坐位及坐位平衡训练、肩的控制与肩胛带运动、下肢站立控制和平衡能力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心理康复护理、出院指导。

1.5.5 康复督导方式:每日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督导患者及陪护完成康复训练护理的内容,每周与责任护士沟通2次,详细了解每位患者训练护理内容,重点训练项目,训练中存在问题,每4周评估患者运动能力,将评估结果反馈责任护士,根据病情及康复效果随时调整训练方法和康复计划。

1.6干预方法

1.6.1 常规护理组:进行8周的康复训练和护理治疗。

1.6.2 督导员介入护理组:根据康复小组整体评价结果,在康复督导员组织下,找出护理问题,确定康复护理目标,制定出科学、有效及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进行为期8周的督导员参与的康复训练护理。①进行康复宣教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让患者了解训练治疗的目的和方法,详细讲解、示范每个治疗动作的要领,以免代偿出现异常运动模式,应用器械要说明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免训练不得法,造成损伤。②康复功能训练指导。康复督导员指导患者把感知、动机与生活质量等联系起来,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各种训练方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技能,激发患者对康复的信心。软瘫期:此期的ADL训练,在康复督导员及家属的帮助下,促使患者重复完成动作练习,健侧手多自主活动;痉挛期:此期的ADL训练,尽量避免外界对患者的协助,鼓励患者尽可能的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恢复期:此期的ADL训练,强调尽量自理,减轻家属负担。③心理护理。根据其年龄、性格、知识层次和病情,时刻观察和掌握患者心理动态,结合不同阶段,及时、耐心地进行心理疏导,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信心。④每日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督导病人按要求完成康复训练内容,克服懒惰心理,并将康复训练内容融入日常生活中,如穿衣、进食、个人卫生及如厕等,做好基础护理,保证患者安全与舒适。⑤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是否有疲劳、不良反应,是否达到训练要求。及时记录,对功能改善不明显者,查找原因,调整方案。⑥康复团队协作。督导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及脑卒中患者及家属座谈会,及时沟通、交流、协调,确保康复护理方案有效实施。⑦出院时作康复护理评定,制定家庭康复方案,随访联系。

1.7评定方法由同一康复督导员分别对2组患者,在护理前和干预护理8周后进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身体移动能力进行评定。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MA运动功能评分法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定[6];ADL能力评定:采用MBI改良指数评定[6];身体移动能力评定:采用EMS移动量表评定[7]。

2 结果

2组患者患侧上下肢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身体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2组比较,督导员介入护理组患侧上下肢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身体移动能力评分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患者患侧上下肢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身体移动能力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但只有身体移动能力评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相比,督导员介入组患侧上下肢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及身体移动能力评分的提高幅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患侧上下肢FMA、MBI及EMS评分比较分)

注:治疗前2组比较,①P>0.05;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③P<0.05

3 讨论

3.1康复督导的理论基础及应用脑卒中患者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代偿和重组能力,通过功能重建和再生,恢复已丧失的功能[8],这依赖于自身对运动的体验,依赖于训练模式的反复输入和改良。目前,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认为脑卒中后能否获取良好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数量密切相关,通过密集、重复的锻炼,相关功能可获得最大程度的改善。康复督导员的积极介入,通过学科融合,团队合作,通过治-患-护的交流沟通,督促指导,将有限时间的治疗室训练延伸到病房,缩短住院周期、减少并发症,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3.2康复督导员介入有效地提高康复训练及护理效果本研究治疗前,2组患者患侧上下肢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身体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督导员介入护理组的提高幅度均高于常规护理组,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康复督导员地介入,使康复护理具有目标性、主动参与性、任务性、指导性和综合性等特点[9],有效落实护理措施,整合医疗路径。注重实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帮助患者摒弃传统的“替代”护理模式,督促患者通过“任务指向性”的实践活动来进行主动愿意的强化练习,创出一种督导介入和患者主动参与的康复护理新模式。

3.3康复督导员丰富了整体护理内涵,实现康复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通过康复督导员和责任护士共同提供的规范、安全、有效的康复护理模式,使患者在卒中后最佳恢复时间内得到充分持续康复,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通过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和分配有限康复资源,规范康复服务流程,改变工作状态,减少护理工作的盲目性,促进了康复护理技术和康复治疗技术的融通,为研究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以及康复督导员与责任护士协同护理新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基础资料。

总之,康复督导员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有效地提高康复训练及护理的效果,探索出脑卒中康复护理新模式,达到事半功倍的康复护理效应,值得推广使用。本研究参与研究的样本量较少,在今后研究中将加以改善。

[1] Nilsson L,Carlsson J,Danielson A,et al.Walking training ofpatients with hemiparesis at an early stage after stroke:acomparison of walking training on a treadmill with bodyweight support and walking training on the ground[J].Clin Rehabil,2010,15(5):515-527.

[2] 戴红,王威,于石成,等.北京市城区居民脑卒中致残状况及对社会康复的需求[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0,15(6):344.

[3] Page SJ.Intensity versus task-specificity after stroke:howimportant is intensity[J]Am J Phys Med Rehabil,2003,82(9):730-732.

[4] 王艳,唐强,朱路文,等.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 表达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4):319-323.

[5] 张秋实,张振香,赵燕利,等.脑卒中连续性照护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抑郁状况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62-64.

[6] 王金龙.康复功能评定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57-461;212-217;368-370.

[7]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3-124.

[8] 郭丽云,田泽丽,王潞萍,等.任务导向性训练结合肌力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7(28):642-644.

[10] 李擎,乔蕾,吴芳玲,等.个体化主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后期患者综合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11(28):1 051-1 054.

(收稿2017-03-20)

责任编辑:王喜梅

Effectsofrehabilitationsupervisoronfunctionrecoveryinrehabilitationnursingofstrokepatients

MaHongfen*,WangJuan

*TheThirdAffiliatedHospitalofZhengzhouUniversity,Zhengzhou450052,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supervisor on function recovery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Methods7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poplexy with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36 cases) and supervisor intervention group (36 cases).Before intervention (0 week) and after 8 weeks of intervention care,the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 by the same convalescence supervisor respectively for hemiplegic limb movement function,daily life activity ability and mobile ability rating respectively.Results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the supervisor intervention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FMA scores,MBI scores and EMS scores of patients with lateral lower limb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nclusionRehabilitation superviso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nursing effect in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stroke patients.

Supervisor;Stroke;Hemiplegia;Function recovery

R473.74

A

1673-5110(2017)18-0095-03

10.3969/j.issn.1673-5110.2017.18.030

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152102310405)

马洪峰(1977—),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Email:823359056@qq.com

猜你喜欢

督导员偏瘫康复训练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感染防控督导员长效管理机制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作用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社区督导员制度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