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效果
2017-10-12罗爱勤
罗爱勤
郸城县人民医院,河南 郸城 477150
·论著护理园地·
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效果
罗爱勤
郸城县人民医院,河南 郸城 477150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伴偏瘫肢体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肌力变化情况,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出院时Ⅳ级和Ⅴ级所占比率45%(18/40)、20%(8/40)均明显较出院时7.5%(3/40)、0高(P<0.05)。对照组患者入院和出院肌力测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肌力情况,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脑梗死;偏瘫肢体;康复训练;心理护理
脑梗死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致残率、病死率高,存活患者中仅10%能恢复到近乎正常,50%患者有严重后遗症,生活难以自理,给家庭和社会也带来沉重的负担[1]。此外,大多数患者伴肢体障碍,使其产生恐惧、抑郁、认知紊乱和焦虑等,严重可导致其不配合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2]。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4-07—2015-11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伴肢体偏瘫的脑梗死患者91例。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入院后并经脑MRI扫描、CT检查结果证实后确诊;(2)发病到住院时间为1~3 d;(3)精神正常,能清楚的回答问题,能够自行或在旁人协助下完成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排除标准:(1)有精神病史,意识障碍者;(2)住院时间<2周者;(3)初中以下文化学历。根据条件最终筛选出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2~61(48.9±2.1)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0例,丘脑12例,脑叶8例。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4~62(49.1±2.5)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17例,丘脑19例,脑叶4例。2组性别、年龄、学历和患病部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药物指导、饮食指导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并告知家属配合患者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1.2.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首先给予患者各项特征,掌握其心理状态,然后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情况,为患者提供特定的护理方法。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耐心仔细地为患者解决问题,减轻患者的焦虑与不适应;让其知道经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各种功能锻炼可得到很大改善,让大部分患者生活自理,耐心照顾,体贴、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每个康复阶段,以积极的心态去争取获得最大限度的康复;及时解决病人的各种需求,使病人自始至终保持良好情绪;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适时鼓励患者,增强患者与疾病做斗争的信心。
1.2.2 康复训练:①被动运动:护理人员先按摩患者头部,对其制定适合的按摩时间及次数,给予不同的干预护理,再活动各个关节,按摩力量和时间安排因患者情况而定。由责任护师执行和评估实施按摩护理效果,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让患者感受亲人的关怀,为尽早康复树立信心。②患肢训练:在病情稳定情况下,可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由卧位、坐位、立位、站位、行走进行分阶段训练,分阶段训练时不可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地实施训练,视患者耐受情况再过度到下一步训练计划。③主动运动:入院第3天开始,指导患者在瘫痪肢体上作“假想运动”,然后再做助力运动。可从手指开始,慢慢逐渐增加肌力,当肌力达Ⅱ级时,再指导患者行健肢协助患肢的运动。当肌力达Ⅲ级时,可指导协助患者离开床面作下床运动,应循序渐进,不可过急。④坐位训练:患者肌力测验达Ⅱ级时,行坐位训练。坐位训练步骤为责任护士先摇高床头,帮助患者从床上坐起,再逐渐改为下地坐轮椅,每次训练从5 min左右开始,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到每天30~60 min。⑤站立训练:患者肌力测验达Ⅲ级时,可行站立训练。患者应在旁人的搀扶下行站立训练,以防跌倒,站立时间以患者耐受情况而定,先从1 min开始逐渐增加时间,直至15 min左右,搀扶者应逐渐减少其支撑力。同时鼓励患者自己从轮椅中借助支撑物站立,直至最后可以徒手站立。⑥步行训练:当患者肌力测验达Ⅳ级时,可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步行训练关键为护士搀扶在病人患侧,行走时以护士的内侧腿拖带患者患侧下肢向前行走,特别应注意患者的中心应向健侧偏移,防止跌倒。
1.3评价标准比较2组入院时和出院前的肌力变化情况,以及焦虑、抑郁评分情况。肌力水平分为0~Ⅴ级,患者完全瘫痪运动受限为0级;见肌肉轻微收缩为Ⅰ级;肢体可于床上平行移动为Ⅱ级;肢体可抬离床面,克服地心引力为Ⅲ级;肢体可抗外界阻力运动为Ⅳ级;肢体运动自如为Ⅴ级[3]。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表(SDS):SAS共20个条目,标准分<50分无焦虑,≥50分轻度焦虑,≥60分中度焦虑,≥70分重度焦虑;SDS共20个条目,53分≤SDS<62分为轻度抑郁,63分≤SDS≤72分为中度抑郁,SDS>72分为重度抑郁[4]。
2 结果
2.1 2组入院时和出院时肌力测验结果比较研究组出院时Ⅳ级和Ⅴ级所占比率均明显较出院时高(P<0.05)。见表1。对照组患者入院和出院肌力测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研究组患者肌力测验结果比较 [n(%)]
表2 对照组患者肌力测验结果比较 [n(%)]
2.2 2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入院时前2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注:与入院时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环境的转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脑梗死已成为脑血管病症中的常见病、多发病。脑梗死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具有多发性[5],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为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需加强对脑梗死病人的护理工作[6]。脑梗死对任何人都是一种很强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老年人机体的各种功能减退,临床表现为瘫痪、失语、意识和智力障碍等,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因而对疾病恢复带来不利影响。为使病人重新达到生活自理,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与疾病做斗争[5]。相关研究表明[7],患者行积极治疗与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后,患者的肌力水平较之于入院时显著提升,表明该护理方法的效果较为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伴肢体偏瘫的脑梗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肌力情况,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值得推广。
[1] 凌卫梅.脑梗死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与护理[J].当代护士,2010,12(11):22-23.
[2] 杨晶.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方法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1 959-1 960.
[3] 陈妙虹,袁宝玉,吴毅.脑梗死病人瘫痪肢体的康复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1,8(4):52-53.
[4] 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5] 苗冬云,高素芳,魏玲玲.浅谈脑梗死病人的护理[J].健康前沿,2016,23(1):19-20.
[6] 朱晓霞.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7):1 350-1 351.
[7] 徐道岚.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6):159.
(收稿 2017-04-13)
责任编辑:关慧
R473.74
A
1673-5110(2017)18-0101-02
10.3969/j.issn.1673-5110.2017.18.032
罗爱勤(1979-),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神经内科护理。Email:2910159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