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苏南五市为例
2017-10-11时吉光
时吉光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
——以苏南五市为例
时吉光
(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
依据竞争力理论深度分析旅游业特点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苏南五市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苏南五市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排名比较稳定,公因子得分反映出不同城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以此为依据提出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城市旅游竞争力; 因子分析; 区域合作; 综合评价
一、引言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衡量城市旅游产业相对发展和效率的重要指标,已逐步成为城市旅游发展关键问题之一。城市旅游竞争力作为城市竞争力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兼有城市和产业的双重属性。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是从旅游地客源竞争角度切入,着重研究市场定位、形象塑造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国外研究视角多集中在微观层面,以人类参与性为出发点,注重研究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寻找不足并提出改进策略。周常春,保继刚(2005)以肇庆市的旅游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并以此进行拓展,讨论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框架,为国内以后研究城市旅游竞争力奠定基础。孙萍(2008)认为城市旅游在我国旅游业中居于主体地位,以扬州为具体研究对象提出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Hong Zhang、Chao-lin Gu和Lu-wen Gu等人(2011)以长三角的16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TOPSIS和IEW方法,构建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手段和策略两方面讨论了竞争力提升问题。
从研究方法来看,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由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因子分析法、AHP方法和模糊一致矩阵法等。王淑华(2010)等人以河南省市为研究对象,在借鉴竞争力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给出了竞争力提升建议。罗颖(2012)通过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对中原经济区28个城市进行研究,做出旅游竞争力相关分析以及策略制定。彭姣飞(2013)利用综合评价法测量了湖南省区域内城市的旅游竞争力水平,结论表明城市旅游发展不仅受到资源丰富度的影响,也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文化建设等因素影响。王琪延、黄羽翼(2014)选取了292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建立指标体系并运用DEA法对其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将城市划分为不同城市并提出相应效率提升策略。
本文深挖城市旅游竞争力内涵,充分考虑旅游产业特性,从城市旅游现实竞争力、旅游资源及设施竞争力和旅游发展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以苏南五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竞争力进行测度,通过对比分析苏南五市旅游发展优势和不足,为不同城市和城市总体提升旅游竞争力提出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借助于SPSS18.0软件因子分析法对苏南五市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因子分析法的降维思想是用少量指标反映原指标大量信息,抽取最关键和最核心影响因素,其降维方法是将相关性较大的变量分为不同组,每组看做一个潜在公共因子。因子分析法将原始变量简化使其易于分析,且避免了信息重复,评价结果更具客观合理性。本文使用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年鉴》以及各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统计公报。
(二)指标体系构建
在参阅相关竞争评价体系和充分考虑旅游产业特点基础上构建了苏南旅游竞争力三级指标评价体系。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指标。具体见表1。
表1 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2014年江苏省苏南五市旅游竞争力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检验
采用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来检验原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由表2可知,KMO检验值为0.742,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289.775,在自由度(df)为75的条件下,显著性概率(Sig)达0.000,小于0.1 %。依据科学家Kaiser规定的标准,指标相关性显著,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2 KMO与Bartlett球形检验
(二)公因子提取和命名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共因子,按照主因子特征值大于1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 %的标准,原始指标变量降维后,获取3个公因子F1,F2,F3,见表3,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7.352 %,表明提取的3个公因子充分涵盖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信息没有失真,因子分析十分理想。
运用最大法方差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将相关性强的变量进行分组,根据其特性命名。F1为城市旅游现实竞争力,F2命名为旅游资源及设施竞争力,F3为旅游发展环境竞争力。
(三)计算因子得分及各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
运用回归分析法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用标准化数据乘以公因子得分后求和,得到每个公因子的值,三个公因子加权求和后得到2014年苏南五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和排名,见表4。
表3 2014年苏南五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四)计算2010~2014年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按照以上步骤,计算出苏南五市2010~2014每年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汇总后排名(见表4),反映出各市竞争力静态和动态变化。
表4 2010~2014年苏南五市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四、苏南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结果比较分析
从表4看出,南京、苏州两座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分最高, 以绝对的优势分居一、二名;无锡处于中等位置,第三名;常州、镇江得分都较低,位列第四、第五。
南京综合得分最高,表明南京城市旅游竞争力在这5个城市中最强。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南京在城市旅游现状竞争力(F1)的得分上不太理想,低于苏州和无锡,这是制约其竞争力提升的首要因素。旅游资源及设施竞争力(F2)的得分是1.742 29,远远高于平均水平,表明南京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善,游客接待能力领先于其他城市。南京在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F3)上排名第二,相对优势不明显,要努力营造宽松旅游发展环境。南京和苏州相比,在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上有所欠缺,虽拥有良好的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等资源,但却未能加以合理有效的整合并利用,没有形成独特旅游形象和核心竞争力。苏州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第二,和南京相比差距不大,划为强旅游城市的等级。从研究结果看,苏州在城市旅游现状竞争力(F1)和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F3)上得分均较高,表明苏州不仅拥有丰富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苏州在旅游资源及设施竞争力(F2)上得分低于平均水平,与南京差距较大,说明苏州在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应加大力度。苏州城市旅游竞争力虽然总体上弱于南京,但是具有进一步提升潜力。
无锡城市旅游竞争力低于南京和苏州,划分为较强旅游城市。无锡在城市旅游现状竞争力(F1)上得分较高,甚至高于南京。虽然无锡在众多指标得分上都位列第三,但无锡旅游资源及设施竞争力(F2)和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F3)相对较弱,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外部环境支持上存在欠缺,无锡在注重旅游收入的同时也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无锡旅游发展可在有效利用旅游资源合理开发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旅游发展大环境。
常州和镇江城市旅游竞争力得分上都比较低,远低于南京、苏州、无锡,划分为一般竞争力旅游城市。常州在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F3)上得分却是最高的,环境质量优于其他四座城市,是巨大优势,常州应以环境营造为核心不断整合其旅游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发展外部大环境。镇江应该统筹规划好资源、环境和设施三大方面,挖掘自身优势,寻找旅游发展突破口。
苏南五座城市的经济实力、旅游发展潜力、旅游发展目标和方向以及旅游发展策略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城市旅游竞争力也不同,但作为地域相近的城市,各城市间应相互合作,错位发展,共同拓展旅游市场,寻求共同利益,实现苏南五市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
[1] 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78-83.
[2] 孙萍.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及扬州旅游发展透视[J].江苏商论,2007(8):83-84.
[3] 王淑华.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布格局[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88-92.
[4] 罗颖.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7):112-114.
[5] 彭姣飞.湖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比较研究[J].城市问题,2013(6):57-61.
[6] 王琪延,黄羽翼.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动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2):167-172.
[7] 钟敬秋.中国主要沿海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及提升策略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8] 傅云新,胡兵.中国31省市旅游竞争力时空演变分析[J].经济地理,2012(6):144-149.
[9] 洪兆平.基于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熵值法的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21):47-50.
[10] 方法林.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1):92-97.
2017-05-26
2016年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课题“江苏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路径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SYC-016); 2016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科基金指导项目“研发投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研究”(项目编号:2016SJD790029)
时吉光(1980-),男,山东德州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和竞争力,电话:15862171360。
F592.7
A
1671-4733(2017)05-01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