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农家乐』
2017-10-11宋巧华
文 宋巧华
小小『农家乐』
文 宋巧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生活和学习空间。”我园地处农村,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给幼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教育环境。为了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我们将幼儿熟悉的具有农味的资源充实到幼儿园来,体现农村幼儿园的特色。
农家资源;环境创设;课程游戏
很多“70后”和“80后”在孩提时代都有过脚踩黑泥,头顶蓝天,在田野里奔跑,在菜地里寻觅,在小河里嬉戏的那份快乐,有着像禾苗一样舒展生命的自然成长经历,然而这份经历已经离我们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远……
我的孩子是个“90后”,在一次餐桌上,他问我:“妈,这馒头是用什么做的,是小麦还是水稻?”这是一个已经是高中生孩子的问题,我感到震惊,一时竟无言以对……我带着相同的问题问幼儿园的孩子,只有个别的孩子能回答正确。我们都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不了解农村,这是多可怕的事情啊。“麦苗和韭菜不分”虽然是个老套的段子,但是真的有很多人中过招,不仅是城里孩子,还有一些土生土长的农村娃。我们的教育已经明显与生活脱节了,忽略了我们身边的田园资源。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生活和学习空间。”我园地处农村,有大片的农田、果园、盆景园、农家养殖场。另外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山林、气候、四季等都可成为幼儿欣赏和感受的对象,可以成为幼儿活动和获得发展的天地。我园为了提高幼儿学习积极性,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充分利用本地区及幼儿园周边的环境,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结合本地及本园实际情况,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收集农村资源,环境创设突出“农”味
《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了将幼儿熟悉的具有农味的资源充实到幼儿园来,我们在环境的创设上独具匠心,体现了农村幼儿园的特色。
(一)“农”味融入室内环境中
我们利用农村自然物和废旧材料创设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环境,如利用稻草、树叶、树枝、秸秆等农村自然物进行墙饰、活动区等的制作;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季节特点和教育教学需要安排,用树叶、贝壳、碎布、花生壳、棉花、玉米缨等粘成各种主题画面,粘贴与绘画结合,用玉米皮、麦秸草编成花篮、帽子等,然后缝制在画面上,这样的画面具有浓郁的农村儿童生活气息;墙壁上这些画面的不断变化、更新,则可不断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给他们更多的幻想与想象。
(二)“农”味融入区角活动
从孩子的原有经验入手,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孩子的需要,让区角活动更加贴近孩子的生活,处处体现“农味”。比如,提供各类植物种子,供幼儿计算、数数、排序;用花生壳制作脸谱;用废弃的麦秆、玉米皮进行手工编织;用各种树叶粘大树、粘水果、粘小动物。泥巴是孩子最喜欢玩的东西,可以通过团、搓、捏,做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捏个小狗,捏个小猫,捏出一个动物大聚会,捏个盆,捏个碗,捏个锅,捏个灶,然后做娃娃家的游戏,又节约又环保。我们还开展了环保时装秀活动,利用废旧冰棍杆、方便面袋、纸杯、毛线、布头等制作了漂亮的小衣服,低碳环保,漂亮时尚。孩子们表演得认真投入,培养了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给幼儿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愉悦。
(三)“农”味融入幼儿园的大环境中
幼儿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对农村的资源了解并不多,我们通过环境创设将幼儿置身于丰富的农村资源之中,让幼儿对农村资源产生兴趣,激发探究欲望。如:我们在幼儿园院内周围栽种一些本地区常见的树木、花草,再饲养一些常见的小动物供幼儿观察,还开辟出一块园地设计成农家小院,院内种植各种各样常见的农作物——玉米、花生、甘薯、大豆等,供幼儿观察、管理、记录。利用本地区的乡土资源制作幼儿玩具,如利用树杈、废旧轮胎等做攀登架,利用木桩排列成“平衡木”,利用秸秆围成迷宫等。这样既经济又独具特色。初春,孩子们会惊喜地发现院内的一些树木、花草长出了新芽;秋冬,树叶变黄且慢慢落下……这些问题促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观察起院内的植物,注意起它们的生长变化。连树上的毛毛虫孩子们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农村资源,游戏玩出“农”趣
在我园游戏活动中,教师利用好我们丰富的农村资源,不断地补充新鲜的材料,发展好我们的幼儿游戏活动,使我们的幼儿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利用农村资源制作游戏材料
我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动家长、幼儿收集废品,并把这些废品制成丰富的活动器材。如:用竹竿做成游戏棒,可供幼儿玩接力赛,做赶小猪游戏;用竹片做成竹圈,可让幼儿玩“套圈”“滚圈”“跳圈”等游戏;用稻草编成辫子绳,把它放在地上可做跳跃障碍物,拿在手上可作马鞭,在组织幼儿编织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手指肌肉、手指协调能力等;用松紧带把4~6个果奶瓶串联在一起,做成拉力管,用它训练幼儿手臂、胸、背腹肌等。
(二)利用农村资源开展游戏活动
农村幼儿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田间小道,孩子们可以自由奔跑,两臂一伸玩起“开飞机”的游戏,两腿一跳玩起“青蛙跳”的游戏;纵横交错的田埂让幼儿走“平衡木”;田间沟壑让幼儿练习跨小沟;利用小山坡玩“野战”游戏;用随手可得的土块进行瞄准、投掷;把高梁秆、玉米秸夹在两腿之间“骑大马”……这些趣味性强的游戏,既好玩,又让幼儿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三)利用农村资源创编游戏
为了让幼儿理解农民劳动的意义,感受劳动的辛苦,我们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观察大人的劳动情况,先带幼儿到稻田拾稻穗,再和幼儿一起创编“拾稻穗”的游戏;带幼儿到田里拔草、捉虫,再和幼儿一起创编“种菜”的游戏。幼儿在游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身边山、石、水、土、农作物等随处可见的物品,随意地加以创造想象,创编出更多幼儿喜爱的生动有趣的游戏。这些游戏既锻炼了幼儿的身体,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三、走进自然,体验“农”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一)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大自然中处处充满神奇,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想象、探索活动的空间,春回大地,我园孩子踏上春游之途,参观了朝阳的太白涧,欣赏了万亩桃花的美丽风光,带上他们的画板,让他们遨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去寻找春天,去感受春天。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当红红的山楂挂满枝头时,山楂园里迎来了小朋友的采摘实践活动;秋收的季节,我们组织孩子去农田参观,观看农民秋收的繁忙情景,感受丰收的喜庆气氛。在动手动脑中,他们认识和了解了自然物的生长规律,了解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感受到了自然之美。
(二)亲身体验劳作之乐
我园虽说是一所农村幼儿园,但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成员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许多孩子不知道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这需要教师引导孩子去发现,去探索,去实践。于是,我园就开辟了一块种植园地。让孩子们在种植园地里自主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事活动。如:种小麦,给小麦施肥,给小麦除草,收割小麦。全程跟踪观察记录,孩子们还将自己的观察结果自编成了《小麦是怎样长大的》大课本,放在班级阅读区里,与同伴自由交流。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也体验到了播种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
农村孩子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大自然是幼儿的欢乐之源。我们会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提供、选择与创造条件带领幼儿走进田园,走入农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感受家乡的美好,寻找大自然的奥秘。让他们玩中有乐,乐中有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快乐地全面发展。
(江苏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中心幼儿园)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