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参照点视阈下的心理距离
2017-10-10李美琪
摘 要:认知参照点理论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借助某一突显、固定的事体或概念为参照物,通达其他事体或概念;心理距离指对社会交流强度的一种度量,是人对某事物接近或远离参照点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经验。心理距离体现的是人类认知参照点的认知能力,以“自我”为认知参照点由心智路径通达各种距离维度。文章将认知参照点与心理距离结合,探讨了语言认知中的时间、空间、社会距离以及假设性的认知本质,并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认知参照点 心理距离 对外汉语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语言使用者总是以某一事物作为参照,来理解或指代另一事物,比如:中央制冷教室内空调的“进风口”与“出风口”问题。中央空调安装有室外机和室内机,就冷气而言,自然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室外机,经过机器以及管道里的制冷剂制冷之后通过室内机的出风口放出冷气进入室内,从而达到制冷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作为交际过程中的认知主体,是如何对“进风口”和“出风口”定义的?以什么为参照对“进”“出”进行划分?很多现实语言交流中的诸多误解都是由交际参与者的交际参照点不同而引发的,受此启发,文章试图采用个案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以及跨学科分析法,借助认知参照点理论对上述語言现象进行分析,并结合心理距离理论进行探讨,从而提出教学建议。
一、认知参照点
所谓认知参照点,即Langacker(1993)在物理参照点的基础上概念化出的认知参照点模型(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 Model,简称CRPM),作为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的一种(如图1所示),在认知语言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图1中,C代表认知主体(conceptualizer),R代表认知参照点(reference point),T代表认知目标(target),D代表所有潜在目标的集合域(dominion),虚线代表认知路径(mental path),用来表示参照点的圆圈被加粗,意为参照点具有突显性。认知语言学讲求“现实—认知—语言”的基本原则,强调语言是人们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互动体验形成的产物,而Langacker(1993)这一理论正符合认知语言学的原则。
认知参照点能力是人类认知的基本能力之一,可解释众多的语言现象,国内不少学者对此作了深入的探讨:王寅(2005)、魏在江(2008)、王劼(2016)分别分析了认知参照点与语篇连贯、语用预设、模糊回指的关系;张楠(2006)、杨庆云(2013)以及曾如刚、彭志斌(2013)基于认知参照点理论研究了歇后语、修辞中的反讽以及仿拟修辞等。在理论本身方面,赵永峰(2013)指出,在认知参照点的基础上分析概念整合理论大有必要;张焕焕(2014)比较了认知参照点与焦点—背景理论的异同。不过,已有的研究多限于认知参照点理论对各种语言现象的解释与应用、以及与其他认知理论的结合方面,很少有研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进行探讨。
二、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psychological distance)是指对社会交流强度的一种度量,主张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爱德华·布洛,1912)。这种观点也符合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的基本原则,从而奠定了二者结合分析的基础。
一般而言,心理距离有时间、空间、社会、假设性四个不同的维度(Trope等,2007):在时间距离中,Nussbaum等(2003)发现,被试在描述和预测时间距离行为时,倾向于使用行为特质或价值等一般性、抽象性特征概念,随着时间距离的增加,事物的核心、主要特征对人们决策制定的引导作用增强,而外围、次要特征的引导作用则逐渐减弱(Sagristano等,2002);在空间距离中,Henderson等(2006)通过实验表明,当被试相信主试所说的事件处于远距离时,他们就会自动使用较抽象、数量较少的内容来描述,相反,在被试相信该事件处于离自己较近的距离时,他们就会采用较具体、数量较多的内容来描述;在社会距离中,Werkman等(1999)证实人们在对群体外成员进行描述时总是使用抽象性语言;在假设性中,据Wakslak和Trope(2008)证明,假设性影响人对时间、空间、社会距离的感知,人们对于不可能事件的心理表征更抽象,感觉距离自己更远,而对于那些可能的事件,人们的心理表征则相对具体,感觉距离自己较近(祝帼豪,2012;华生旭等,2012)。
由上可见,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距离对其他理论或现象的影响方面,如吴春相、金基石(2008)分析了心理距离与书面语、口语的关系;李雁晨(2009)、祝帼豪(2012)从解释水平理论和心理距离理论结合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华生旭、吕厚超(2012)考察了心理距离与建构水平的双向作用关系等。而鲜少研究与认知语言学结合,因此,文章将借助认知参照点理论,对语言使用中心理距离的四个维度进行阐释。
三、认知参照点对心理距离的解释
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早就发现,人有一种“自我中心主义”(Egocentricity)倾向,即人们常从“自我”角度来审视世界、考虑问题、表达思想等(王寅,2011),其参照点即此时此地自己的直接经验,并沿不同维度向外扩展,形成通常所说的四个维度(Trope et al,2007)。为了证实人类确实有这种“自我主义倾向”,笔者随机选择四名中国籍汉语母语者作为被试,邀请他们分别对这四个维度的远近两种事件进行描述。实验开始之前不告知这些事件的关系,只是让他们自行领悟,从而得出最自然语料,然后对语料进行分析。
(一)认知参照点视阈下的时间距离
讲话人常常以“自己”为参照点来概念化时间段,对发生时间离自己较远的事件使用较抽象、不确定的语言进行描述,反之则使用具体、确定的语言来描述。实验中我们邀请四名被试对“孟母三迁”和“章莹颖事件”这两种事件进行描述,结果如下(表1)。
由表1描述可知,被试对于时间比较久远的事情往往会使用“古时候”“久远”等词,而对于近期发生的事情则倾向于使用“前段时间”“当下”“近期”“熟悉”等词,其中,被试3还对“章莹颖事件”进行了具体的描述。这表明被试会以“自我(此时)”为出发点,对周围事件进行认知加工。
(二)认知参照点视阈下的空间距离
当空间距离较远时,人们会使用较抽象、客观的语言来描述,反之则倾向于使用较具体的语言。为了考查这种现象的真实性,我们使用“泰国榴莲很好吃”和“五道口有家‘零度空间”这两种事件邀请被试来进行描述,结果如下(如表2)。
相比于离被试只有八分钟路程的“零度空间”,泰国距离遥远,所以对“泰国榴莲”的描述多集中于“没吃过”“听说”“应该”“可能”这类字眼,还会出现“属于什么气候,适合什么生长”之类的客观内容;而对于距离较近的“零度空间”的描述则倾向于“去过”“适合”“好吃”等,即使没有去过,也很容易说出“改天去试试”的话语,而且对它的描述很具体,如口味如何、适合什么样的人吃等。
(三)认知参照点视阈下的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是对他人与自我关系远近的知觉,以“自己”为参照点。当对离自己较疏离的事件或人物进行描述时,人们会采用较抽象、客观的语言,反之则使用具体、主观的语言。实验中我们邀请这四名被试对“明星整容”和“弟弟喜欢游泳”这两种事件进行描述,结果如下(如表3)。
因为我们离“明星”较远,自然而然采用“新闻报道”“与我没关系”等较为客观、抽象的语言来进行评价;而对于“我自己的弟弟喜欢游泳”这件事情来说,距离很近,被试会使用主观、具体的语言来进行描述,如“每周”“教我游泳”“特别喜欢”“一呆就是一整天”“要注意安全”“和他一起游泳”等。
(四)认知参照点视阈下的假设性
假设性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或与现实的距离远近,以“现实”为参照点(Trope et al.,2010)。实验中我们邀请这四名被试对“火星撞地球”和“今天食堂里有土豆”这两种事件进行描述,结果如下(如表4)。
“火星撞地球”不太可能发生,被试能感觉到的心理距离就远,从而使用“遥远”“应该”“传说”“谁也不知道”“不现实”等话语来表现,而“今天食堂里有土豆”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被试感觉到的心理距离就近,倾向于使用“每天”“肯定”等字眼,还会对口味进行详细描述。
综上所述,被试对时间、空间、社会距离及假设性的判断都是以“自我”为认知主体(C)及参照点(R),二者重合,通过心智路径通达目标(T):远、近距离两个结果。那么由此及彼,由小及大,语言使用者对其判断都遵循这样一种原则:距离近,认知容易通达,对目标较熟悉;距离远,心智路径也会较远,认知不容易通达,对目标的识解也就存在一定的难度(如图2所示)。
T代表近距离目标,T代表远距离目标。人们在对其他心智实体或概念进行识解时,
再次回到“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问题。易推知:我们以自身为认知主体(C),以室外机为参照点(R)识别目标(T)“进风口”,此时,C与R重合,“进”即从自身角度进(如图3),这是第一个过程;第二个过程即以室内机为参照点(R)识别目标(T)“出风口”,此时C与R重合,“出”即从自身角度出(如图4)。
四、对對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语言使用者对时间、空间、社会距离以及假设性的认知过程具有一定的共性,由此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1.教外国学生读描写性课文的时候,可以先画出一个突显的中心点,再随着篇章的推进,将事物全部画在黑板上,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2.利用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在教授外国人汉语的时候,可以先教他们熟悉的知识点,比如:先教“我”,再教“你”“他”“您”;教授某一范畴的词汇时,先教这一系列的典型成员,再由此延伸至边缘成员。
3.这种“自我中心主义”倾向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心智中,所以,也可以运用这种共性帮助学生习得汉语,比如:汉语中有“这儿、那儿”,相应地,英语中就有“here/there”,汉语中有“来、去”,英语中就有“come/go”,对于这类语言点可以配对学习。
五、结语
文章将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参照点理论与心理学美学中的“心理距离说”结合起来,以“自我”为参照,说明人们在认识世界时的心理倾向,并以真实材料为依据,证实了这种观点,揭示人类概念系统的组织结构模式,从认知角度解释了人类学习语言的心理机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发挥学习者的智力作用,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言知识,理解、发现、掌握语言规则,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但在被试数量和被试样本结构上有一定的限制,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作进一步的探讨。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语言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7YCX13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英]爱德华·布洛.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J].英国心理学杂志,1912,(02).
[2]华生旭,吕厚超.心理距离与建构水平的双向作用关系[J].心理科学,2012,(06).
[3]李雁晨,周庭锐,周琇.解释水平理论:从时间距离到心理距离[J].心理科学进展,2009,(04).
[4]王劼.基于认知参照点模型的模糊回指释义机制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5]王寅.认知参照点原则与语篇连贯——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J].中国外语,2005,(05).
[6]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7]魏在江.认知参照点与语用预设[J].外语学刊,2008,(03).
[8]吴春相,金基石.略论心理距离与书面语、口语的关系[J].汉语学习,2008,(04).
[9]杨庆云.认知参照点与反讽的识解[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01).
[10]曾如刚,彭志斌.认知参照点视角下的仿拟修辞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01).
[11]张焕焕.认知参照点与焦点—背景理论的异同比较[J].大学英语,2014,(01).
[12]张楠.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参照点阐释[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13]赵永峰.认知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认知参照点与概念整合理论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01).
[14]祝帼豪,张积家,陈俊.解释水平理论视角下的心理距离[J].社会心理科学,2012,(07).
[15]Henderson,M.D.,Fujita,K.,Trope,Y.,&Liberman,N.Transcending the “here”:The effect of spatial distance on social judgmen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6,(91):845-856.
[16]Langacker,R.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1):1-38.
[17]Nussbaum,S.,Trope,Y.,&Liberman,N.Creeping dispositionism:The temporal dynamics of behavior predic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3):485-497.
[18]Sagristano,M.,Trope,Y.,&Liberman,N.Time dependent gambling: Odds now, money later[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2002,(3):364-376.
[19]Trope,Y.,Liberman,N.,&Wakslak,C.J.Construal levels and psychological distance: Effects on representation, prediction,evaluation,and behavior[J].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2007,(2):83-95.
[20]Trope,Y.,&Liberman,N.Construal-level theory of psychological distance[J].Psychological Review,2010,(2): 440-463.
[21]Wakslak,C.J.,&Trope,Y.The who,where,and when of low and high probability events:Probability as distance and everyday decisionmaking[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2008.
[22]Werkman,W.M.,Wigboldus,D.H.,&Semin,G.R.Childrens communication of the linguistic intergroup bias and its impact upon cognitive inferences[J].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9,(29):95-104.
(李美琪 北京語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