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本位缺失”问题探究

2017-10-10李珊珊

科教导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材成人化

李珊珊

摘 要 儿童本位的教材开发是是语文建设的基石,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要因素,是回归教育本质的时代需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本位缺失主要集中于选文注重“教材体”、插图吸引力不足和练习偏向成人化三个方面。应试教育的压力,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以及对儿童的误读是导致语文教材中儿童本位缺失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儿童本位缺失 成人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8.063

A Study On “Absence Of Child-Orientation ”of

Chinese Textbook in Primary School

—— A Case Study Of Middle And Low Grades Children For Jiangsu Edition Chinese Textbook

LI Shanshan

(School of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2)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based teaching material is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Chinese construction, the essential factor of implementing core accomplishment, and the requirement of returning to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Jiangsu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inly focus on the selection of children's standard lack of attention to "material", illustrations and exercises to less attractive adult three aspects. The stress of examination oriented education, the excessive attention to the tool of language and the misreading of children are the main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lack of children's standard in Chinese textbooks.

Keywords primary Chinese textbook; absence of child-orientation; adult

语文教材是儿童语文学习的直接工具,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能否真正地发现“儿童”,直接影响儿童的学习兴趣、效果和发展成长。在实际中,时常会有这样的状况:集快乐、幻想、诗意与游戏于一体的童话深受儿童喜爱,但有些童话被改编选入教材后,儿童却失去了对它的兴趣,以往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一程度上变成了他们的学习负担。思考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被修改的选文削弱了对儿童的吸引力,反映了儿童本位在教材选文中的缺失。近几年来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一直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语文教材的改革和建设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也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见学生为本、儿童本位是教材编写、教学实践的重要原则。

1 呼吁“儿童本位”的必要性

“儿童本位”体现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就是教学实施要以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为依据,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以儿童为中心和目的,但这并不是对其事事顺从,需在适當的时候给予正确引导。

1.1 对儿童天性的呼吁是每个时代的诉求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到,“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1]及“种子说”,即他把儿童比作“上帝的种子”,告诉人们应像尊重上帝那样尊重儿童。卢梭在《爱弥儿》中强调“儿童不是小大人,他具有独立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明日之学校》第一章题目即为“教育即自然发展”,体现了儿童中心的思想。[2]我国的郭沫若等人在其作品中也提出儿童本位的思想。故无论古今内外,对儿童天性的尊重是在每个时代都被需要的。我们现代的教学活动开展、教材编写更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天性。

1.2 核心素养对培养人提出新要求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3]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它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的任务之一就在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并最终将促使教育发生重大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从儿童抓起,朝向立德树人的目标。提倡儿童本位,尊重儿童的兴趣和自由,反对将儿童驯化为整齐划一的“小大人”,有利于从儿童时期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科学精神等,从而促进其自主发展。故呼吁儿童本位、尊重儿童主体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3 儿童本位是语文教材的基石

儿童阶段是塑造性格、形成个性特点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萌芽期,教材选文所传递和渗透的知识和文化对于他们具有直接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语文教材尊重儿童本位、遵循儿童学习规律更能让儿童保持浓厚学习兴趣。家庭、社会乃至国家对于儿童的价值有不同程度的期许,但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始终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故在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儿童本位”这一教育思想,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4]

2 儿童本位缺失的主要表现

一本好的教材表现在选文、插图及练习部分等各方面,现苏教版教材已较为合理,基本可以达到同时具备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的标准,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但仍有不完善之处。

2.1 选文注重“教材体”

“教材体”选文指为了达到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目标而编写并选入教材的文章,[5]这类文章过于明显强调“功利性”教育,说教意味浓重。比如一年级下册的《蘑菇该奖给谁》一文中,小黑兔和小白兔分别和乌龟、骏马比赛,最后小白兔输了比赛,但兔妈妈把蘑菇奖励给了小白兔,小黑兔心有不甘问问兔妈妈,她却说因为小白兔敢于和高手比赛。这篇课文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敢于和更强的人比赛,树立远大目标。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种课文过于强调说教,失去了童话故事应有的感染效果。还有几篇课文较为刻意地传授知识,如四年级上册第十八课《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其目的在于科普互联网知识,但这种题材对学生吸引力不大,再者学生距离网络很近,课文中所讲的如“发电子邮件”、“网上通电话”等功能,对四年级学生来说较熟悉,笔者认为互联网知识可以通过更新颖的方式学习,而不是通过课文的知识传授。这种“教材体”选文,不利于发挥儿童积极主动的建构作用,不利于儿童进行发现学习。

2.2 插图对儿童吸引力不够

小学阶段儿童抽象思维能力不强,需借助直观、形象的工具来认识事物。富有趣味性的插图可以直观生动的呈现课文场景,弥补文字表达抽象的不足,故丰富的插图既增加了小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兴趣也激起了他们的审美兴趣。[6]但目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插图存在一些问题,如形式化严重,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如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插图画面不连贯,第一页插图只有几枝花,其他的烟村、楼台都在反面的另一页,分割开来的景物不利于学生勾勒“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的完整场景。另外有些插图为了插图而插图,实际作用不大,如一年级上册的练习五“说说写写”,列举了一些日期让学生说一说是什么节日,插图是两个背着书包的小朋友在有说有笑地走路,与节日并无关系。笔者认为如果是插入蕴含教师节或者春节气氛的这种小朋友比较熟悉的节日的图片可能会更加吸引学生。一年级下册识字第五课十二个词语中有“蝈蝈”一词,插图中有荷花,青蛙等景物,却无蝈蝈,部分一年级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可能没见过实物的蝈蝈,在插图中呈现该动物有利于小朋友认识蝈蝈且增加他们的新鲜感。

2.3 练习偏向成人化

合理的练习系统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形式单一并且偏向成人化的练习容易产生客观主义下教学模式的弊端,不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年级、每篇课文的练习中都有出现,说明练习形式单一,在对学生记忆的训练设计上还是摆脱不掉成人的机械记忆思想。学生对优秀的课文片段进行朗读和背诵一方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便于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好词好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但是并不是教材中的所有文章都是优秀的文章,都有背诵的价值。[7]背诵课文只是学生品味文字和感悟精神的手段之一,可以选择儿童比较感兴趣的方式来汲取课文中的精华。如《司马光》,可以在练习中适当加入“演一演”,让学生把课文改成剧本,通过角色扮演走进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更有利于理解并背诵课文。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可能比成人化的机械记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本位缺失的原因

3.1 应试教育的压力

在高呼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我国基础教育仍面对应试教育的压力。应试教育容易导致“艺术”与“游戏”缺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缺乏质量标准的评价模式。该评价模式单纯的衡量学生学了什么、学了多少、得多少分,并非侧重评价当下的教育是否真正落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多种能力。 基于这种教育模式和评价标准,我国的传统教材主要立足于“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强调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丰富的学习技能以及牢固的知识基础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比较理想的分数,在应试教育中拔得头筹;但不利于儿童发展个性、培养情操等,更不利于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健全人格、实践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小学语文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工具,要以儿童的生命方式享受语文,以文学的方式来呈现语文,才能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现实是应试教育的压力愈发引导教材注重发挥传播文化知识的作用,而缺乏一种对童真的尊重,对儿童的敬畏。

3.2 过于强调小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教学过程中,两者结合才能最大的发挥语文教育的效果。[8]很多人认为学生习得语文知识是作为思想、语言的工具,故出现了教学致力于增加学生知识储存量的倾向,进而导致教材的编写角度偏重工具性,将个别生硬传达科学知识的课文选入教材。如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维生素C的故事》,课文大篇幅的讲哥伦比亚带船队探险的故事,后几段突然点出维生素C对人体的重要性,可以抵抗坏血病,有刻意强调该知识点的嫌疑;另外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重工具性而轻人文性,讲授模式呆板单一,把生动的课文讲的枯燥乏味。语文对学生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工具性的知识,还在于对人的个性、理念、品德、情操、尊严、价值等方面的塑造的作用。故只强调工具性而忽略人文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性的忽视,是导致语文教学中儿童本位缺失的重要因素。强调工具性十分必要,但人文性也不可或缺,应给予同等程度的重视。[9]

3.3 对儿童错误的“假设”

在进入小学之前,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体系、情感和逻辑推理能力,语文教育的一方面要激活他们的语言潜能,另一方面要保护他们的缪斯天性,致力于健全人性的养成,即既不能站在成人角度考虑问题也不能弱化儿童的能力。成人对儿童的错误“假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低估儿童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编写者在选择文本的时候收录思想贫瘠,没有内涵的课文对学生的发展作用极小,忽视了学生原有的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影响学生更深层次能力的培养。比如二年级上册第十二课《要好好学字》,该课文主要描述毛主席以伟人身份教育小八路好好学写字,情节略显生硬,意義不大。另一方面则是偏于成人本位,把儿童看作“成人的预备”。如一年级下册《奶奶的白发》一文,当奶奶说道“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你,一半是你给的”时,“我”立马低下头,没有吭声。依据孩子的年龄和天性可能会天真地问奶奶为什么是我给的,或者为什么是爸爸给的,而文中的“我”立马就低下头意识到是让奶奶操心了,这一行为明显将儿童成人化。基于成人视角编写出来的教材,体现出来的不是儿童真正的情感和态度,其重点在于“教化”,其目的在于把成人的思想和文化价值观灌输给儿童,而不管它是否与儿童的天性和情感愿望相背离。[10]

4 结语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设计基本是立足儿童本位的,但研究表明在选文、练习系统、插图三个部分仍有需改进之处。教材编写应重新审视这三个方面,充分考虑儿童的兴趣、心理及年龄特点,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做到教材编写从儿童出发,教材内容凸显乐趣性、教材实施体现情境性。真正做到让儿童站在教材的正中央,才能编写出儿童真正喜欢的教材,才能既高效的发挥语文教材的工具性作用,又凸显其人文性。对“儿童”概念作出更加全面的阐释,真正理解“儿童”,必须从儿童作为人的整体生命出发,把儿童理解为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精神的存在。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应该尊重儿童的人格、不以成人的理想预设去驯化儿童,真正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与儿童对话,走向解放儿童的文学和教育。

本文系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中小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成果(项目代码:090—044035)

参考文献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刘晓东.论儿童本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5):25.

[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J].安徽基础教育研究,2016(6):4.

[4] 孙斯源.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童本位弱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10-14.

[5] 张晶.“儿童本位”视野下的苏教版占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2-15.

[6] 李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插图内容研究——以人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为例[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8-10.

[7] 薛寅俊.从儿童本位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材成人化现象[J].科教文汇,2012(3):102-103.

[8] 刘秀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J].语文论坛,2013(8).

[9] 李佳.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与重塑[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9-16.

[10] 张琦.论小学语文的“教育性”和“趣味性”[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3-13.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材成人化
简析数字在唐诗篇目中的妙用
有效运用小学语文教材的策略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名著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基于单元整合的语用能力培养策略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当前小学诗歌教学问题现状解析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