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小学诗歌教学问题现状解析

2015-10-20刘炳方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0期
关键词:成人化诗歌教学教学理念

刘炳方

摘 要 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枚璀璨的明珠,对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诗歌教学对于小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可以焕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纵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选入诗歌几十余篇(首),可见,认真研究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意义重大。

关键词 诗歌教学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形式化 成人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0117-02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对古诗的要求:小学语文新课程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全面提高诗歌教学质量,对于儿童个体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和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都具有重要价值。在新课标中对诗歌教学这一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1-6年级学生背诵古诗文的数量提高到160篇,并提出建议70首推荐背诵的。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1-2年级要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5-6年级背诵优秀诗文50篇。”下面就当前小学古诗教学现状的教学问题作出一点分析。

一、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

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主要强调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四大理念,而在实际贯彻落实中,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课标理念贯彻在口头上,应试教育落实在行动中”的背离现象。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不到位。据课程目标,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侧重落实“诵读、情感、体验、想象、识字、写字”等目标,由于“应试”中“诵读、体验、想象”很难考查,所以教学被轻视淡化,“情感”的落实也仅停留在表面上,让学生背一背所学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应试”就可以了,而非真正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识字、写字上,“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就成了一句空话。

“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落实不到位。“课程性质”中强调,课标“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在实际教学中,诸如“情感、想象”以及其他课程目标“感受语言的优美”“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些“人文性”的目标往往被淡化甚至忽略,而侧重“实践性”的“体验”也被教师的“讲解”所代替,很少采用游戏、图画、音乐熏陶这类体现“实践性”的活动来引领学生体验,而教师更重视能体现“工具性”的识字写字教学、段落大意的概括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不到位。小学诗歌教学强调学生“诵读”,突出的是“自主”;小学诗歌教学强调学生“体验”,突出的还是“自主”,而教学中“唱读”多“诵读”少,“讲授”多“体验”少,何来“自主”。小学诗歌选篇许多具有“趣味性”,而“趣味性”必须在游戏、表演、音乐的感染下才能“体验”,在学生的“合作”活动中才能“探究”,而这些往往由于应试的影响而被淡化忽略了。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缺乏“开放”和“活力”。小学诗歌选篇许多具有“季节性”,“生活性”,而教师却不善于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去体验,使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失去了“活力”,看不到“开放”,学生也一点点丧失了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形式化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透露出形式化的倾向,没有真正激活学生内在的情感和思维。诗歌教学的方法单一,不注重方法的改革,不讲究上课环节,就是老三套: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这个程序成了不少老师的终极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课内古诗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还是秉承传统,采用串讲法,即按照逐字逐句地解释,串讲诗意,最后让学生背诵默写的步骤进行。

三、轻视诵读体验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诵读更推崇备至,他认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读”也是学生的四种基本能力之一,而且课标对“诵读”有着明确的要求,并贯穿于小学三个学段。第一学段要求“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第三学段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可见,“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学生读懂诗歌、把握内涵、体味情感的重要方法。但是,在语文课堂很少听到琅琅的读书声,讲授诗歌,教师一味地分析内容、讲解表现手法等,很少留给学生诵读的机会和时间,学生诵读的兴趣越来越小,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小,严重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诗歌学习渐渐失去了诵读这一主阵地,诗歌在语文课堂渐渐也失去了其独有的魅力。

四、小学诗歌教学的成人化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并没有把握儿童诗歌的优势和自身的特点,只是把其作为一种文本和教本,在老师自我理解诗歌以后,通过小学诗歌直接把成人的思维和想法传播给学生,学生就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就忽视了学生个体对诗歌的理解和体悟,也没有给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五、忽视诗歌的整体性

诗歌教学中教师为了照顾学生的理解而把诗句分解,这样先明确每句诗的意思再让学生体会诗句表示的意思和感情。这样既符合学生的接受力,又能适应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让学生自己更多地去体悟诗歌,还应该把握诗歌的整体性。比如在《长歌行》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教师是逐句讲解诗歌的。讲解的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然后勇敢地表达对诗句的理解。最后教师点出这首诗歌的中心句,让学生说一说诗歌给我们的启示,在今后的时间里我们该如何做。虽然教学重点突出,也有学生主动感悟,但是诗歌的整体性却被忽视了。诗歌是以简洁、意境为主的材料,忽视整体性就把诗歌的整体意境弱化了。所以,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并不能丢掉整体性而去理解诗歌,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因此,教师要在全面理解诗歌教学的特点后去教学。

(责任编辑 文 思)

猜你喜欢

成人化诗歌教学教学理念
幼儿舞蹈成人化教育之弊端及对策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少儿出版物过度成人化现象分析
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