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朝贡制度对明蒙关系的影响
2017-10-09王哲义
王哲义
摘要:朝贡制度起源于先秦,经后世发展在明朝时到达顶峰,“厚往薄来”是该时期朝贡制度的主要原则,也深刻影响着明蒙关系。它彰显了“天朝威仪”也是明朝“怀柔远人”民族政策的重要方面,但是随着蒙古各部贡使人数猛增,虚假骗赐,它的隐患逐渐显现。明蒙关系也随着朝贡体系的变化下而不断起伏。
关键词:朝贡制度;明蒙;厚往薄来;民族关系
朝贡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尚书》中已有禹划九州,“任土作贡”的记载,其中“贡”解释为“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①所谓“贡”即由下向上、由地方向中央缴纳贡赋的政治行为。明朝是朝贡制度发展的顶峰,而对于明时汉蒙两族而言,朝贡制度是双方频繁战争下的迫切之需,它的实施对发展明蒙民族关系可谓意义非凡。
一、政治与经济意义共存的朝贡关系
明初,北元政权是明廷心腹之患,明蒙之间仍战乱不断,虽明朝不断胜利,但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明蒙之间建立起朝贡关系,明廷对蒙古各部首领授官封爵,既缓和了当时双边关系,也使明朝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洪武年间已有部分蒙古羁縻卫所或内附部落对明朝进行朝贡,将牲畜、皮毛产品进献中原,同时获得中原王朝的赏赐,这是双方在政治层面上的交往,以贡赐换取双方和平安宁。而随着这种关系的不断发展,蒙古各部落在朝贡基础上增添了附加利益,蒙古朝贡使团在朝贡通道中开展了贸易交流,使得“朝贡制度”增添了一份经济意义,往来贡使自此连绵不断。
而明朝与蒙古重视朝贡制度的原因也是多方多面。就明朝而言,实行朝贡制度基于明朝当时强盛国力和先进文明,这是确定明蒙朝贡关系的基础。同时,明朝深受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影响,强调自己的正统地位,需要蒙古各部落同自己确定“朝廷臣属”关系,享受“天下共主”的地位。在对朝贡制度的重视程度上,明朝甚至将蒙古的入贡与否看做是“顺”或者是“逆”的表示。
而对蒙古而言,起初的朝贡是为换取和平的无奈之举,但随着明王朝的大量回赐与朝贡通道中获取的巨大利益,使其在中后期更偏向于朝贡制度所带来的经济意义,进贡使团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贸易使团。
二、明蒙朝贡关系下的“厚往薄来”
在明蒙朝贡关系中,明廷往往秉持“厚往薄来”的原则。所谓“厚往薄来”政策是指在交往中明廷对蒙古施予丰厚而纳受微薄贡奉。每次朝贡,蒙古使团带去了马匹、貂皮等畜产品等,但往往按照贡品的多少与价值 ,明王朝回报以丝织品、农产品、货币等,而这些物品的价值往往远大于贡品,这是一种不平等贡赐关系。此外,对于进贡使者,明王朝也是优待有加,“贡使”进京离京,都要设宴款待,并按照官阶予以丰厚赏赐。而对于蒙古贡使的赏赐诉求也是能应则应,如俺答汗曾求赐《金刚经》,明王朝不仅应允还派遣翻译到蒙区“传授番文,校对字意,讲忠孝大义。”②
而“厚往薄来”明蒙朝贡原则与明王朝国力强盛紧密相关,明朝的国力强盛使得明廷有能力也有财力去实施,并作为宣扬国威,怀柔远人,笼络各族,谋取天下认同的一种手段。也可以说,他的实施目的不在于对外扩张亦或谋求利益,是一种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为和不计效益的贡赐关系。正如明代陈子龙在《用夷目兵》中提到“不利其土地,不劳其人民,厚往薄来,羁縻而已。”
三、朝贡制度的双重影响
朝贡制度的施行,在明蒙关系上可谓意义非凡。明初,明蒙双方战争不断,而朝贡制度的确立,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如“俺答封貢”后,明朝同鞑靼结束了二百余年的战争状态,双方确立朝贡互市,通贡往来不绝,加强了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③正是朝贡制度确立后明朝北部的社会景象。
但是,这种以“厚往薄来”为原则的明蒙朝贡关系也蕴含着巨大的隐患。随着明廷的丰厚赏赐,极大的激发了蒙古部落的“进贡”热情,来自蒙古的使者连绵不断,用马匹,貂皮交换着明廷的金银锦帛,成为明王朝巨大的财政难题。“天朝威仪”的颜面在财政不支的现实问题中苟延残喘,而虚报贡使人数、劣质产品换高价的行为也层出不穷,甚至在正统十三年(1448年)二月的使团3598人中,竟多报1074人。④由于当时明朝宦官专权,群臣阿谀奉承,贪污腐败严重,政治风气低下,宦官王振甚至对蒙古贡马任意裁减价格,严重激化了明朝社会矛盾与明蒙矛盾,加之蒙古贡使的贪婪“骗赐”,使本应享“天下共主”的明朝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境地,而正统十三年二月的使团,也成为压垮明廷的最后一根稻草。明朝不堪重负,决定限制贡使人数,削减赏赐,由于利益得不到满足,这便成了也先兴师南下的借口。正统十四年,也先率军大举攻明,明英宗在王振怂恿下亲征上阵,结果明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这也成为明朝处理民族关系的关键节点,并深刻影响了明朝此后的对外关系,可见朝贡制度对明蒙民族关系的影响。
四、小结
朝贡制度深刻影响着明蒙之间的关系,它促进了双边的睦邻友好,也险些将明王朝断送。它的“厚往薄来”原则满足明朝的“天下共主”的虚荣,也满足了蒙古部落的经济需求,它修明蒙之间睦邻友好关系,但也耗费了明廷国库,助长了蒙古各部的贪婪之心。君王用封官赏赐,挥洒豪情换取了蒙古各部的俯首称臣,而忽略了当时激化的社会矛盾,忘却了财政虚乏、百姓疾苦的局面。而这种单纯以不平等的经济关系来维系明蒙关系的政策,也并非根本之策,应引起后世的启发。
[注释]
① 《尚书正义》卷六《禹贡》。
② 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八《俺答列传下》。
③ 张廷玉:《明史》卷二百二十二《方逢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846页。
④ 《明英宗实录》正统十三年十二月庚申条。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 人文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