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7-10-09张玲,宋婧
张 玲,宋 婧
(枣庄市山亭区西集中心卫生院,山东 枣庄 277100)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张 玲,宋 婧
(枣庄市山亭区西集中心卫生院,山东 枣庄 277100)
目的 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哮喘患者展开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50例。甲组实施基本护理,乙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甲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80.0%,低于乙组的94.0%,比较具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哮喘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积极配合舒适护理,有助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老年哮喘;舒适护理;应用效果
在治疗老年哮喘患者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常常在治疗期间配合有效的临床护理[1]。我院对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及护理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所抽取的100例对象均为枣庄市山亭区西集中心卫生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哮喘患者,男性与女性各50例;年龄范围是62岁~81岁,平均(68.8±2.0)岁。根据不同的临床护理模式将其分成甲组与乙组,每组50例,两组的基础资料比较,结果提示差异不明显,P>0.05,可采取下一步比较。
1.2 护理方法
甲组结束临床基本护理,护士遵医嘱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监测,同时指导其用药,并且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乙组则在甲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护士帮助其创建舒适的住院环境,加强病房内的消毒与清洁处理,及时更换干净的床单被褥。另外,将室内的温度与湿度调节好,将床头灯的灯光调柔和;患者病房内禁止放置鲜花,以免患者花粉过敏而引发哮喘,加重其病情。
心理疏导:老年患者年龄偏大,合并的基础疾病较多,加之对自己疾病缺乏充分认知,因此常常表现出一系列焦虑、担心的情绪。护士可以采取一些宣传画报或者影视资料等为患者站来健康教育,告知其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必要性,同时多为其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稳定患者紧张的心理。另外,护士始终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与患者交流沟通,满足其需求,并鼓励其敞开心扉,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指导:护士为患者提供易消化、高营养、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并嘱咐其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但是要禁止吸烟、喝酒以及摄入刺激性食物。在护理期间,护士要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侧卧位,必要时采取靠枕调整患者体位,以防哮喘发作。
排痰护理:在护理期间,护士要对患者做好排痰处理,以免痰液阻塞患者的呼吸道而发生呼吸困难。护士可以借助超声雾化器械给予患者吸入药液,促进其呼吸道湿化和消炎,进而利于排除痰液。在治疗期间,护士要嘱咐缓和多喝水,保持体液平衡的同时使得痰液得到稀释,便于排除。如果患者排痰困难,护士可帮其进行拍背翻身排痰[2]。
1.3 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对比甲乙两组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效:患者的咳嗽、喘息、呼吸急促等症状消失,且病情显著改善,患者及其家人对本次护理非常高满意,视为护理有效。若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对本次的护理基本满意,视为护理好转。护理后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未缓解,或者改善不明显,或者病情加重,均视为护理无效。
1.4 数据统计处理
2 结 果
两组经过不同临床护理后,甲组50例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80.0%;乙组50例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94.0%,乙组明显高于甲组,比较具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甲乙两组老年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率对比(n,%)
3 讨 论
在众多老年性疾病中,哮喘属于极为常见之一。由于老年人年龄偏大,机体的各项器官逐步衰退,加之合并的基础性疾病较多,因此该病的临床患病率非常之高。通常情况下,患者发病之后往往表现出咳嗽、呼吸急促以及呼吸延长、咳痰等,患者在晚间常常出现阵发性的呼吸困难,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
在患者治疗期间,为提示临床效果,常常配合舒适护理,该护理模式基于常规护理,同时侧重于对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全面护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两组经过不同临床护理后,甲组临床护理有效率是80.0%,显著低于乙组的94.0%,比较具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对老年哮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效果显著,运用价值高。
[1] 孙 华,王丽萍,巩晓红.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性哮喘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生物技术世界,2015,20(12):117.
[2] 韩立娟.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03):533-534.
[3] 刘玉玲.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20):220-221.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7.1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