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2016年多途径手卫生监测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影响

2017-10-09谢红艳袁晓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7期
关键词:速干全院消毒剂

谢红艳,袁晓奕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医院感染管理科;2.泌尿外科,湖北 武汉 430030)

2014~2016年多途径手卫生监测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影响

谢红艳1,袁晓奕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医院感染管理科;2.泌尿外科,湖北 武汉 430030)

【目的】探讨多途径手卫生监测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4~2016年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通过ATP生物荧光检测法、直接观察法、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统计等方法对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进行监测,监测数据实时向临床反馈,同时通过创建手卫生宣传周、手卫生专题培训等方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本研究对2014~2016年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手卫生依从率及速干手消毒液消耗量进行总结,分析多途径手卫生的监测效果。结果 2014~2016年医务人员手卫生ATP生物荧光检测总体合格率为68.40%,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64.00%、64.67%、7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74,P=0.020);2014~2016年监测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56.49%,依从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50.90%、54.22%、5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61,P=0.040);2014~2016年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科室达标率为46.31%,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分别为37.20%、50.00%、5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66,P=0.004)。结论 多途径手卫生监测有助于增加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及手卫生合格率,更加行之有效的途径仍需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多途径;手卫生;监测

良好的手卫生行为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受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故手卫生依从率整体偏低。为确切了解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找出提高手卫生行为的对策,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手卫生要求,对2014~2016年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多途径监测及督导,并将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2016年定期抽查全院病房(包括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门急诊、医技科室及其他重点科室(包括手术室、内镜室、供应室等)的部分在职医务人员。

1.2 方法

1.2.1 ATP荧光检查法。采用手持式System SURE Plus ATP荧光检测仪(美国Hygiena公司)和配套的ATP表面检测试剂棒Ultrasnap进行采样检测。用检测棒头部往返涂擦医务人员手指屈面指尖到指跟2次,根据产品说明书中推荐的标准,手卫生单手≤30 RLU为合格。

1.2.2 直接观察法。根据WHO推荐的《手卫生观察表》,设计出我院专用的《手卫生依从性监测表》,每月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随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5个时刻进行直接观察,并统计手卫生依从率。

1.2.3 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达标率监测。每月对全院各科室速干手消毒剂使用量进行统计,按照ICU 30 ml/(d•床)、普通科室3 ml/(d•床)的标准进行达标率的计算。

1.2.4 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每年开展手卫生宣传周活动及专题培训;联合计算机中心,将全院医生工作站及护士工作站的电脑屏幕保护设置为手卫生宣传图;联合后勤处,进一步完善洗手设施,使洗手设施完善率达到95%以上。

1.2.5 督导反馈。监测结果除当场向科室进行反馈外,每月均会通过简报的形式公布在医院内部OA平台上。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卫生合格率

2014~2016年共收集医务人员手标本1056份,ATP生物荧光检测合格率为68.37%,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014~2016年ATP检测手卫生合格率情况(n,%)

2.2 手卫生依从率

2014~2016年共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时刻2248次,执行1270次,执行手卫生总依从率为56.49%,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014~2016年度手卫生依从性情况(n,%)

2.3 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达标率

2014~2016年全院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达标科室289次,总达标率为46.31%,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014~2016年度手消毒剂使用量科室达标情况(n,%)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多途径手卫生监测结果显示,我院2014~2016年间手卫生合格率逐年有所提高,但其结果低于周孙全[1]等研究的ATP荧光快速检测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69.01%,有学者认为,培训、实践和效果反馈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的必要步骤。为了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我科每年均会举行各种形式的手卫生宣传周活动。2014年开始通过采用ATP荧光检测法现场检测洗手的洁净度,大家直观的感受到六部洗手法正确洗手的重要性;2015年举行“我承诺始终保持手部清洁”的承诺书签名活动,2016年重新设计洗手宣传图与洗手小贴士,寓教于乐,在院内营造手卫生文化氛围,提高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自觉性。但是有学者提出,单纯的教育方法只可能暂时提高自觉性,而对其行为改变不一定能持久[2]。手卫生合格率的提高还需通过实践和效果反馈两个环节的落实,使医务人员能自觉自愿地按规范执行手卫生行为。ATP荧光检查在15 s内就能提供快速的检测结果,可以进行现场干预和反馈,从而起到直观的督促作用[3]。我院还加强了对手卫生合格率进行量化考核,每月都会及时通报监督检查情况,督查整改措施的落实,并将结果通过OA平台及时反馈给各相关科室,扣分计入科室医疗质量检查,与绩效挂钩。

本次研究显示,手卫生依从性从50.90%上升至58.28%,高于曾滔[4]等研究的2011年宜昌市37所医院执行手卫生现状三级医院的调查结果46.81%。说明我院采取的一系列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我院与计算机中心联系,将全院医生工作站及护士工作站的电脑屏幕保护设置为手卫生宣传图,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并且改善了全院的洗手设施,配套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巾,皂液和速干手消毒剂,为提高手依从性提供物质保障,但其结果却远低于黄梅[5]等研究的2010年华西医院手卫生依从性78.25%,说明我院手卫生依从性仍需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主要受到工作负荷的影响,工作量越繁重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越低,因此配备充足的工作人员也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关键。通过医院的行政干预和持续的培训、实践相结合,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一定会逐步提高。

由于在手卫生督查中,会出现霍桑效应,为了真正的提高全院手卫生的行为,每年对全院的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进行监测。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消毒具有省时、省力,消毒效果可靠的特点,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会存在科室为提高消耗量,过多领取存放的现象。所以我们在监测手卫生行为时采用是以日/床的使用量做作为监测标准,使监测的数据更具有准确性。我院现在以ICU 30 ml/(d•床)、普通科室3 ml/(d•床)的标准进行达标率的计算和反馈。在2014~2016年的监测中,我院速干手消毒剂消耗量的达标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我院拟将2017年的手消毒剂消耗量提高到普通科室5 ml/(d•床),借以进一步提高全院的手卫生行为。

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行为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有着重要意义。但有学者指出,当前问题不再是如何做有效,而是如何做才能产生持续的提高,应该将手卫生行为转变为一种习惯。因此,提高手卫生行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仍需要进行持续性、多途径监测,循序渐进才可能被临床科室所接受,并不断地改进监测方法。

[1] 周孙全,王绍鑫,李凌雁.ATP荧光法快速检测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2):127-131.

[2] 吉正平,袁咏梅.行为科学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7,7(2):102.

[3] 柯雅娟,许晨耘,俞诗娃,等.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法快速监测医务人员手清洁消毒效果[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2):161-162.

[4] 曾 滔,许宝华,史俊林,等.2011年宜昌市37所医院执行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6):425-429.

[5] 黄 梅,李秀琼.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华西医学,2010,25(7):1375-1376.

本文编辑:张 钰

R197.3

B

ISSN.2096-2479.2017.37.115.02

猜你喜欢

速干全院消毒剂
纺织品吸湿速干性能参数研究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吸湿速干针织物研究进展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全院病床统筹收治模式下的绩效核算方法初探
正确使用消毒剂
PDCA循环在全院复用器械基数管理中的应用
速干衣质量调查
白衣天使穿上绿装拓展忙
速干拖地装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