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倾城之恋与张爱玲的悲观爱情主义

2017-09-30冯琼花

北方文学·上旬 2017年27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

冯琼花

摘要:张爱玲在一九四三年完成了她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短篇小说《倾城之恋》,这部作品从头至尾都贯穿了张爱玲的悲观爱情主义,体现了张爱玲非常个性化的悲美风格。本文就倾城之恋与张爱玲的悲观爱情主义做了以下分析。

关键词:悲观爱情主义;人物形象;故事主线;情节氛围

一九二零年在上海一個门第显赫的官僚家庭,张爱玲出生了。从金碧辉煌的大家庭到家徒四壁的破落户,这样的遭遇对张爱玲个性的养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张爱玲的爱情观的养成起到了消极的作用。

一、倾城之恋的创作背景

张爱玲的父亲是一位逃避现实,沉醉于过去富贵奢华生活的人群的缩影,他闭门自封的过着自己认为奢华实际却很腐朽、堕落的生活。而张爱玲的母亲则是一位受过西方文化教育、非常孤傲的女人,由于与张爱玲的父亲在价值观和人生观上与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张爱玲很小的时候就离婚远赴重洋。这也直接导致了张爱玲的童年缺乏母爱关怀,让张爱玲的性格一步步走向了孤僻和冷漠[2]。这在张爱玲之后的很多作品中都有着体现。在与父亲相处的日子里,父亲的冷漠、无情都让张爱玲对生活、人生失去了美好的希望,于是张爱玲去投奔自己的母亲,但是母亲由于性格、价值观的原因,却没有给予张爱玲所需要的母爱。这般种种的遭遇,让张爱玲对于人生只剩下深深的绝望,同时经历了香港陷落的她,体会到了人的脆落,这使得她在之后的文学创作中,作品总是悲剧多过喜剧、荒凉多于热烈、揭露多过赞美。这也是倾城之恋中悲美的爱情故事最为重要的创作背景。

二、倾城之恋的故事重点

作为张爱玲作品的代表作和成品作,《倾城之恋》的故事主题是残温与爱,爱情在乱世之中的残缺。小说主要描述了男主角范柳原和女主角白流苏的故事,白流苏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大家庭,在充满压抑的家庭氛围中,她结束了她的婚姻,她顶着世俗的唾弃和前夫离婚并回到自己的娘家居住,受到了娘家亲戚的冷嘲热讽[3]。直到和男主角相遇,那是一个相亲的场合,白流苏和范柳原一见倾心,可是碍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在家庭、世俗等限制下,她们的爱情受到了种种阻难。白流苏由于前面一段并不幸福的婚姻,导致她十分渴求有一份幸福的婚姻,并证明自己的魅力不减当年。而范柳原则因为童年父母不和谐的婚姻,让他对婚姻并没有很大的渴求,与白流苏的想法有了矛盾,在这样的矛盾中,他们的日常交往总是充斥着妥协与不妥协、明争暗斗、相互猜疑,两个人都只是为了恋爱而恋爱,无数次的试探、无数次的误会、无数次的怀疑让两个人的感情分分合合[1]。在他们两个人的爱情世界里,爱情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纯真和美好,总是带着一股挥散不去的世俗味道。随着后来战争的爆发,两个人都渐渐脱去了自身的伪装,而没有了虚伪、猜忌的生活却又成就了他们了感情。在硝烟中,他们郑重地握着的手,明白了对方的心意。

当两个人开始彼此不设防的亲近,妥协于原本无法妥协的人与事,他们两个最后走在了一起,但这恰恰深深的体现了爱情的悲观主义,因为他们的在一起,始终与爱情无关。小说的结尾,他们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可这样的结局,或许是张爱玲对爱情还有着那么一点点的美好希望。

三、倾城之恋中张爱玲悲观爱情主义的体现

《倾城之恋》整个作品向人们表现了男女之间对于如何选择爱与理想的爱情观,体现了一种心酸、悲苦的爱情主义,由于当时人们在现实、宿命下的压抑,让张爱玲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没有一桩是完美的。表达了男女之间的感情或许就没有真心的,彼此都玩着“爱情”的游戏,体现着自身对于爱情的享乐主义和玩世不恭。以上种种都可以明白张爱玲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悲观爱情主义者,张爱玲将她对于爱情的理解和希望都融入了作品中,通过对现实的刻画和对人物性格的描绘,她的作品不再是仅仅表达男女之间的感情,而是上升到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一种讽刺。通过对感情中许多不起眼的琐事描写,来反应着自身对于爱情的种种看法。故事的主人公没有高尚的美德,也没有远大的抱负,有的只是按照世俗的眼光,按照内心的想法来为人处世。然而就是这些普通至极的人性,让读者一字一句的品味着人生的悲凉与无奈。与同时期其他表现爱情、婚姻的作家相比,张爱玲就是不拘一格的表现对于爱情的冷嘲和悲观。张爱玲将自身童年和人生的遭遇中遇到的悲观和无奈转为作品中的每一个字和每一个人物,将笔下的爱情写的和自身的经历一样凄楚和悲痛,让人不禁对于人性的邪恶和脆弱有着一丝无奈的认同。

四、总结

《倾城之恋》作为张爱玲的成品代表作,其苍凉和漠然的小说氛围贯穿于整篇小说。在那样的背景下诞生了一个“倾城“的传奇爱情。虽然故事的结局已经被人无声的预见了,但是张爱玲所表达出来悲观的爱情主义却给了读者大大的惊喜,而惊喜之后却是对于张爱玲人生的一丝同情。

参考文献:

[1]贺语庆.人本视域下的女星文学创作-以《倾城之恋》和《飘》为例[J].理论与创作,2016(15).

[2]吴锦忠.《倾城之恋》生命美学的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5).

[3]孙立明.女星爱情婚姻心理的深度艺术表现[J].湖南社会科学,2013(15).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浅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一片叶子》中的人性之美
不懈的坚守,孤独的“上坟”
论沈从文笔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因素
浅析芥川龙之介“鼻子”的人物形象
共时性与历时性视点对小说人物塑造的意义
谈历史传记题材的古装影视剧化装造型设计
21世纪以来被拐卖女性文学中的典型形象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