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舍小说创作方法及艺术形式的创新
2017-09-30马英
马英
摘要:老舍先生作为受世人敬仰的文学大师,其所创作的作品不仅语言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同时作品所表达出的艺术内涵也深受读者的好评。本文主要是就老舍小说的创作方法和艺术形式上的创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老舍;文学创作;创作艺术
老舍先生一生中所创作的文学作品,不仅样式众多,内容丰富,同时其在文学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也深受读者的推崇。
一、老舍小说关于“市民世界”的探讨
老舍先生所处的市民世界中最常见的有: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城市贫民、理想市民等几种类型。在这其中前几种类型是老舍先生公开批评和改造的对象,而理想市民则是老舍先生所推崇的市民构建的标准和模式。老舍先生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将老派市民和城市贫民生动细致的刻画出来,同时将这两类市民群体身上长期积淀的传统沉疴,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揭露。而对于新派市民身上所流露出的轻浮麻木的西方文化色彩,老舍先生不仅深恶痛绝,同时也给予了更加尖锐的讽刺和嘲弄。在老舍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中,不管是《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四、还是《赵子曰》中的李景纯、又或者是《二马》中的李子荣等等都是老舍先生文学创作过程中理想人物构建的模式,而这也体现出了老舍先生对中国未来理想人物模式的向往。虽然赵四、李景纯、李子荣等人物都是来自于不同的文学作品,但是这些人物身上所表现出的侠义之气,已经充分体现出了老舍先生早期文学创作过程中对理想市民形象的要求。在这些文学作品中,赵四表现出的是助人为乐。杀富济贫的好汉形象;李景纯则是为了寻求社会的安定而刺杀军阀,从而表现出一股狭义冲天的情怀;李子荣则是勤劳务实,敢作敢当。1944年老舍先生在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时,其已经完全投身于全民抗战的洪流中,这部根据其夫人在沦陷区所见所闻而精心构思和创作的长篇巨著,不仅充分的体现出老舍先生对民族未来的思考和构建,同时也希望通过这样一部文学作品,达到改造、创造民众文化观的目的,为迎接光明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老舍小说关于“传统味”的探讨
所谓的传统味也可以称为古味、文化味,这些都是社会发展所遗留的传统民族文化。北京作為历代王朝的古都,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也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比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重礼节、讲规矩、宽容、谦和的文化素养,都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但是人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因为受到其落后思想的束缚和影响,而导致其出现了封闭性较强、接受新鲜事物、新风气缓慢等现象,而这些不良因素对北京人的心态、生活习俗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老舍先生则通过自己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将笼罩在北京上空的古雅、古朴、陈旧、迂腐的古气,将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生动的描绘出来,不仅严厉的批判了封建社会对中下层市民所造成的伤害,同时也为民族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另外,老舍先生还通过自己的文学作品将社会普遍存在的锚段反映出来,在深入挖掘民族精神思考民族命运的过程中,使人们感受和品味到了生活的严峻和沉重。
三、老舍小说关于“文化味”的探讨
老舍先生作为一位伟大而受人敬仰的文学巨匠,在其身上不仅体现出了强烈的传统文化底蕴,同时老舍先生在文学作品创作的过程中,也将儒道释等几种传统文化思想资源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为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虽然他出身贫寒,但是因为其自身所具有的气节,使其表现出了一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而老舍先生这种爱国恋家,深受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熏陶和影响,钟情于家庭天伦之乐的情怀以及欣赏家庭伦理道德的信念,才使其拥有了理解同情劳苦大众喜怒哀乐、心系天下苍生的情怀。虽然老舍先生一生淡泊名利,但是这一生中所创作的众多的文学作品,却成为了名扬四海的文学巨著。另外,老舍先生在其文学创作的一生中,始终保持着乐于助人、不图回报的情感主线,通过自己手中的笔,为大众描绘出了绚丽多彩的文学画册,实现了利用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造福于民的目的。而老舍先生身上凝聚的传统中华民族的品质和美德,将儒道释等文化基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播和发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老舍先生通过自己所创作的优秀文化作品,不仅为理想市民构想的独特性和可行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经验,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理想市民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老舍先生作为我国现代白话文学创作的代表人物,其在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作和发展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老舍先生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功,也为我国现代小说在民族文化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方.试析法兰西棱镜中老舍的多重形象[J].外语教学,2013,05:75-80.
[2]陈军.论老舍戏剧与小说的美学沟通[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63-68.
[3]陈军.论老舍“小说体戏剧”的成型[J].戏剧艺术,2006,06:48-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