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7-09-30孙亮萍
孙亮萍
【关键词】 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4—0111—01
高效课堂构建是学校不断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同时也是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迫切需求。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构建高效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核心。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呢?笔者是这样做的:首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凡是学生能自己做的就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其次面向全体学生,尤其关爱“学困生”。教师不能偏爱优等生,要严格要求优等生,尤其要关爱“学困生”,使这些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进而爱屋及乌,因喜欢教师而喜欢教师所教授的科目;再次要和学生做朋友,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最后要善于表扬激励学生。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二、应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运用启迪或唤醒的手段来实现对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培养与发展的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自主探究与自主解析来达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认知。启发式教学方法主要以点拨、引导、启迪、刺激、提醒以及辅助等为基本手段,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潜在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的激发与挖掘,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提供保障。可见应用启发式教学对构建高效课堂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正玄定理和余玄定理”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对于知识目标,要让学生根据对任意三角形边长与角度的联系对正玄定理进行探究,掌握余玄定理的表达形式与向量方式,通过余玄定理解决三角形問题;在能力目标方面,教师要让学生站在几何知识的角度上,探究任意三角形中的变与角存在的关系,引导学生对边角关系进行观察和比较,归纳出正玄定理。同时,在此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提升。其次,引入课题,如右图所示,固定三角形ABC的边CB及角B,使边AB绕着顶点C转动,思考:角C的大小与它的对边AB的长度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教师先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式进行解决,进而推出余玄定理。
三、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建立。首先,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是一块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而工作的黑板,将传统的黑板转化成计算机显示屏幕,通过电子感应笔来书写,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教学“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时,对于向量图形和解题过程,就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保存,方便教师的二次复习和学生的课后复习。其次,进行微课制作。在例如,教学“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时,教师可利用微课引导学生对向量运算进行探究,使学生掌握向量加法概念,结合物理学实际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并能作出已知两向量的和向量。
四、优化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关键还要看教学的内容是否与课程标准吻合,是否能够体现事先制订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否有效,是关系到课程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技能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是在继承原来课程标准优点、吸纳目前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时代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目前我国教育的重大改革。因此,教学内容应该在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效。有效的教学内容容易使学生接受,适合水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求,能够兼顾到每一个学生。
编辑:谢颖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