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7-09-30张永前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见解自主观念

张永前

【关键词】 语文教学;创新能力;观念;见解;自主;发

散;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4—0103—01

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传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學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传统语文教学采取“注入式”教学以及标准化测试,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要克服这种重标准答案、轻创新思维过程的倾向,大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并让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讨问题,使学生的创造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重视探究发现,表达独立见解

语文教学要切实加强学生潜心读书、独立思考的环节,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并且要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师生交流的机会,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从别人的思路中得到启示,使全班形成一种探究的气氛,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有极大的作用。学生在独立的思考中,往往会悟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这其实就是创新思维的萌芽,教师应不断给予鼓励,使这种创意得到强化,并对有价值的见解充分肯定。例如,教学《俗世奇人》一课时,在讨论“杨七”、“杨巴”各自“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时,学生都能理解杨七“奇”在构思的巧妙和技术的纯熟,杨巴“奇”在超越了单纯的手艺人的技巧,“奇”在随机应变,处乱不惊,这是手艺人在旧时代复杂的权力关系和时局中能够生存立足的必需。对于这一点,学生基本都认同并且没有异议,但有一名学生却能联系到当今的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当今社会需要像杨七这类有真才实学,埋头苦干的人,但杨巴的巧于辞令、八面玲珑在现在的社会也仍然是需要的,现社会的生意场、官场需要杨巴的圆滑世故和随机应变。对于他这独到的见解,笔者给予了肯定。

三、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采取这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四、培养发散思维,加强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初中语文课本集中了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例如,在《安塞腰鼓》一课中,笔者主要让学生读,然后提出问题:应该怎样读?你的体会是什么?最后结合教师讲评,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所体现出来的生命美和力量美。

五、注重科学评价,激励创新思维

课堂上只有当每个学生感到与教师处于平等和谐、与同学处于互助合作的关系时,教学气氛才能生动活泼,从而激起学生潜藏的内在动力。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反应及学习结果等作出积极评价,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思维。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离奇的,甚至错误的想法,教师绝不能予以严厉的批评、指责或讥讽,这将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不成系统的片段思维,从而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客观、公正、热情、诚恳地评价每个学生,以示评价的科学性。在评价中以鼓励为主,表达教师爱护学生的关切心情和热诚期望,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成功需求,而且密切了师生情谊,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见解自主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健康观念治疗
电业局人力资源规划之我见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