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2017-09-30豆红英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时代背景

豆红英

【关键词】 古诗教学;时代背景;人文精

神;意蕴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4—0092—01

几千年来,诗一直是中华文化中璀璨闪耀的一颗星,是祖祖辈辈留给中华儿女珍贵的精神食粮,诗的传承不仅是美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古诗作为小学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带给学生的是美的、文化的熏陶,以及爱国情感的坚定、民族精神的养成。本文正是因为深刻了解古诗的重要性,故而在文中从语言、意境、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更适合当代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方式。

一、了解时代背景,领略人文精神

这个时代与古代是截然不同的,景物、人文、思想大相径庭,有些诗即使是成年人读来也觉得难以理解,对于历史知识非常薄弱的小学生来说尤甚,因此,在开始古诗学习时,教师首先要将创作背景、时代环境、作者境遇交代清楚,知道作者处于什么环境、什么状态,学生会产生探寻的欲望,这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能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和其中蕴含的感情,因此揭示背景对于提高学生古诗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之则会让学生很难理解。

比如六年级学生在学习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虽然杜甫沉郁的风格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但是在小学语文中,学生们更熟悉以前的课本上那个闲情逸致的杜甫。如他在《绝句》中记录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江畔独步寻花》中描绘的“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小学生对于杜甫的了解大抵止于此,一个向世人展示自然风光的诗人突然间竟然说起了军官、说起了收复地界,这样的转变让学生不明所以,教师此刻要做的就是让学生知道其中原由。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般会大致介绍一下诗人所处的唐代的时代变化,它是如何从李白笔下那个繁盛壮丽的世界转向杜甫记录的生灵涂炭的,告诉学生“安史之乱”对那个盛极一时的时代带来的超级破坏。而杜甫是一个爱国爱民、忧国忧民的诗人,他饱受战乱带来的伤害,当他在流落四川时听到官府收复了河南河北、叛军纷纷投降的消息,五十多岁的他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啊,他终于能回到久违的故乡了!这首诗中传达出的畅快、喜悦简直让人认不出这是出自杜甫之手,因此,此诗也被称作杜甫第一大畅快诗。经过这样的解说,学生后面的学习将事半功倍。

二、品味语言魅力,体悟无穷意蕴

古诗有严苛的格式和字数限制,一字一句都是由最凝练的文字构成,说是字字斟酌句句推敲也不为过,经过时间的筛选能出现在学生课本上的更是精中之精,其文字中所包含的意蕴更是需要细细品味。从古诗的对仗、平仄、韵脚感受文字奇妙的搭配,然后再在这些文字组合中欣赏它们绘制成的画。杜牧的《山行》就像是一幅秋日赏枫画,教师在教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照着诗人的视角沿着石路缓步上山,远处人家袅袅炊烟起,放眼望去尽收眼底的是这秋日山间连绵成片的红枫,这种美景叫人沉醉,深陷于此不愿醒来。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仅仅是赏景,还是掌握一种“想象”的学习方法。文字的巧妙运用也是古诗一绝,常常一个字一个词就能道出最精妙的意思。“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将瀑布流速之快水量之丰一言道尽,古诗的这种简练、准确是文字的极致使用。通过了解古诗对文字的使用,学生们就算不能创新也会引用,对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三、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古诗虽有珍贵价值和无穷魅力,但因为其文字过于凝练而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性。教学方式的选择就显得重要了,如果仅仅是学习生僻字、解释字词、讲讲思想感情、最后背诵默写就完成教学任务,肯定不符合新课标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教师可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教古诗。由于古诗的韵律性很强,是非常适合朗读吟唱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告奋勇以方言读诗,能让他们隐隐领略到诗在另一个时空中展现出的魅力。古诗大多也是能唱出来的,教师可以找到一些古诗吟唱的版本放给学生听,新奇而有趣的古诗歌曲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无论是启发学生想象和创造力,还是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古诗都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教师重视古诗教育,就是重視学生心理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在语文教学甚至所有课程教学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用生动、丰富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兴趣,让他们在这个纷繁忙碌的社会中,在人生最无邪的时光里,享受古诗带来的无限魅力!

编辑:张慧敏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时代背景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健美操创新路径的探索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立足原点 多向辐射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