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

2017-09-30于小璐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多元性主动性趣味性

于小璐

【关键词】 情境;课堂;主动性;趣味性;多元性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4—0067—01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重要学习动力,渲染课堂教学气氛,提升课堂质量。教师对教学实际展开调查,对学生学习实情进行深入调研,这样才能制定教学情境、创设优化策略。优化语言情境、优化媒体情境、优化演绎情境,能够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切入和突破,深度挖掘教学主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多元性、有效性。为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需要为学生搭建好舞台,并做好导演,为学生成功演绎创造条件。

一、优化语言情境,挖掘教学探知主动性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教学语言设计是教学重要内容。教师语言有个性特征,这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指标因素。教师能够运用生动、准确、多元等语言进行施教,自然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同。学生对教师有选择性,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师个人魅力不同,教学效果呈现差异性。学生对教师的选择需要参考多种因素,教学语言绝对占据重要比重。教师善于把握教学语言艺术,能够给学生带来美感、亲切感,自然能够获得学生的青睐。如果学生对教师语言呈现排斥状态,不仅不能接受教师施教行为,还会造成课堂教学的不和谐,学习效果当然要大打折扣。

在学唱《在祖国怀抱里》这首歌时,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一位教师这样设计导语:“大家看大屏幕展示的这幅图片,谁能够说说图片中有哪些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学生开始寻找:藏族、维吾尔族、傣族、苗族、朝鲜族、蒙古族等等。教师利用图片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氛围之中,为歌曲学习创造良好环境。实践证明,教师丰富多彩的语言应用,的确给学生带来重要激发动力,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教学自然实现维度升级。

二、优化媒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兴趣点丰富,教师要注意整合有利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多元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和途径众多,生动讲解故事、设计游戏、引入谜语、动用格言、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特别是多媒体具有强大展示功能,可以将多彩的图画、照片、音频、视频等材料展示到学生眼前,给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环境创造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小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教师要重视教学情境优化,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挖掘,找到教学切入点,这样才能形成重要学习主动力。

在学习《山野童趣》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并一边展示一边解读。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大山里面的景色、物产等图片,引发学生对大山的探知兴趣,通过倾听歌曲解读其内涵,这也是一种教学创新。无论学生猜测到什么,都是一种欣赏和启迪,对提升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有一定帮助。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但不能对多媒体产生依赖,甚至让多媒体替代教师教学,只有让多媒体为教学提供辅助服务,才是正确应用了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三、优化演绎情境,提升课堂教学多元性

教师创设课堂教学演绎情境,能够极大提升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主动性。小学生大多好动不好静,对课堂演绎活动有浓厚兴趣,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堂演绎活动,在满足学生爱热闹心理的同时,也为创设和谐课堂提供重要帮助。学生在課堂演绎中,需要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学习,为个性表现做充分准备,这个准备参与的过程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体验,对全面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有积极帮助作用。在欣赏《摆手舞》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土家族民族风光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土家族民俗文化。教师播放《咚咚喹》视频,启发学生掌握“咚咚喹”“舍巴日”等土家特色节奏。师生充分交流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课堂演绎活动,在《摆手舞》视频演示下,让学生进行课堂模仿表演。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排练中。教师利用多种视频材料,将学生带入特定教学情境之中。教师让学生展开课堂演绎活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被激活,课堂进入到佳境。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优化措施众多。教师需要合理整合教学资源,针对性设计优化策略。特别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和心理需求,从不同维度展开教学突破,调动课堂一切积极因素,形成重要教学正能量,为学生顺利进入课堂教学情境,塑造音乐素质和能力做好坚实铺垫。

编辑:蔡扬宗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元性主动性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多元性探究
“瑞狮壶”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多元性分析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传统中国画重彩材料的多元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