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挖课前资源注重展示交流

2017-09-30安玉海

甘肃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阅读教学

安玉海

【关键词】 课前资源;阅读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4—0050—01

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以一贯之的整体性教学,它主要通过“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最終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并具有实际需要的问题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它不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希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发现问题、表征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问题意识及质疑问难的能力。为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放手课堂,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实践:

一、多点辐射,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深挖课前资源,助力学生成“精”

众所周知,语文阅读“只有突破了传统语文学习的有限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才能使语文课程内容发生变化,同时促进语文教学方式发生转变”。教师不敢放手,囿于亦步亦趋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具有挑战性的难度学习,怠于思考,都使师生同陷被动,使语文课堂变得无趣。

要想给语文阅读注入新活力,推动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大翻转,教师不但要大胆满足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鼓励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鼓励学生围绕学习主题,尝试用矛盾法、比较法等不同方法,从表达手法、描写角度、结构层次、修辞手法和情感态度等不同角度,从认知性问题、理解性问题、评价性问题和创造性问题等不同层次,从阅读内容标题、主旨性内容、重点语句、无疑处生疑等各种渠道,对课前资源进行深挖。对此,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让学习内容互为补充,助力学生成为发现辅助理解课堂阅读内容契合点和金钥匙的“人精”。

二、默读精思,充分利用课前资源,在激情阅读中提出表征个性化问题

中学生已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正确的价值观和鲜明的情感态度、直接和间接获得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教师可鼓励学生采用便于思考的阅读方式——默读,让学生充分利用独立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对照已经积累的课前资源,发现阅读中存在的疑惑、问题、情感态度等,并就此提出清楚的表征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种读中生疑,从疑而悟的问题意识,还可延伸至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提问,并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在有难度、不断考证的学习中,逐步具有 “尊重但不迷信,追问并能够质疑,继承并能够批判”的科学态度,能充分体现个性化的阅读和思考。

三、相机点拨,注重展示交流,在成果展示中学会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因时因地而变,做到相机点拨。在学生深挖课前资源,发现和表征问题期间,教师要做学生的引导者和朋友,引领陪伴学生,见证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在成果展示阶段,教师要做平台设计师,要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平台真正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研讨、提升、培养素养的场所;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能完全自信、大胆地尽情展示学习成果,体验发现问题的快乐。在讨论提升阶段,教师要主动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有效“利用者”。通过小组集思广益,把学生学习的困惑、问题、典型错误、发现和表征的问题等,以原生态截图的方式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将发现和表征的问题转化成为课堂教学的资源。

人们把好的问题比喻成劈开思维荆棘的利剑、打开思维山门的斧头、进入知识仓库的钥匙。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深入,课堂提问、点拨对完成教学任务都是不容置疑的。思维的独特性是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最重要的思想品质,是鉴别一个人创造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打破传统教学中的故步自封,教师要巧设问题,明确目标,激趣导学,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分析和解决问题阶段,教师要做聆听者,聆听学生对问题呈现的分析,给予精准到位的点拨,做到张弛有度。

综上,教师只有放手课堂,有效拓展语文学习的有限时间和空间,并充分利用课前资源,注重展示与交流,在关注学生知识获得的同时,更多地重视情感的交流和能力培养,才能全面提高语文阅读效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

编辑:马德佳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恰当处理“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