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7-09-30贾华

医学信息 2017年18期
关键词:重症患者呼吸内科护理干预

贾华

摘要:目的 研究呼吸内科对重症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14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2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72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中,44例治愈,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中,32例治愈,有效率为77.7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是辅助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8-0124-02

呼吸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病变在于支气管、胸腔、肺部以及气管中。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引起患者严重缺氧,呼吸阻塞最终死亡[1]。除了对患者实施相应的临床治疗外,还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我院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14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14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72例患者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46~76岁,平均年龄(58.6±2.4)岁;疾病类型:11例为支气管扩张,26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炎,10例为支气管哮喘,16例为支气管炎,9例为肺癌。观察组的72例患者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59.1±2.6)岁;疾病类型:9例为支气管扩张,28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炎,10例为支气管哮喘,18例为支气管炎,7例为肺癌。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本信息,未见明显差异,可以对比分析(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心理干预 疾病会严重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长期受到严重疾病的干扰后,因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心理上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患者疾病的治疗,影响患者的预后[2]。因而,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向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缓解其心理不良情绪。在与患者沟通交流过程中要态度诚恳、语言温和,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其负面情绪。

1.2.2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 当患者进入医院后,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注意患者的脉搏、血压、心率以及呼吸,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要立即与上级医生沟通,实施急救措施,为抢救患者争取宝贵时间。

1.2.3机械通气 对于重症呼吸疾病患者,必然存在一定的呼吸困难,因而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关的机械通气准备。掌握机械通气的操作方法,在实施机械通气前,要先对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清理,清除分泌物后,将呼吸机连接,保证呼吸机与呼吸一致,而且在机械通气过程中,要做好气道湿化[3]。

1.2.4饮食护理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饮食非常关键,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为其制定相应的饮食结构,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前期患者应以流质饮食为主,病情逐渐好转之后,可适当的进食半流质食物,叮嘱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另外叮嘱患者少食辛辣刺激食物,禁烟酒。

1.3疗效评价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能够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好转:患者的大多数症状消失,不会明显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变,甚至有所加重;死亡:患者经过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1.4统计学方法

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采用SPSS15.0系统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用?字2检验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7.7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疾病的出现具有不可预见性,特别是一些重症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呼吸系统疾病特点为病程长,容易感染,反复发作等,在护理操作中略有不注意就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烦躁、焦虑、情绪不安等心理疾病,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严重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而除了要提升治疗效果外,还要注意护理干预措施。护理是现代医疗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对疾病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机械通气、心理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干预措施后,不但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也能够缓解患者的心理顾虑,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撇和治療,提升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加速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本文通过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机械通气以及饮食干预等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7.77%,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说明,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升临床治愈率,临床效果显著。导致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的原因可能为:①护理人员操作疏忽,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②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导致抢救无效最终死亡。因而,我院以后需要加强管理。规定医护人员严格依据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护理工作流程实施,逐渐提升护理管理规范。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操作技术,以便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5]。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护理内科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是辅助临床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红梅,曹丽.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0(04):587-588.

[2]徐盼盼.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14,12(22):364-365.

[3]刘精霞.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0(17):285-286.

[4]杨德芳.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30(02):264-265.

[5]王达莉,吴希媛.人性化护理运用于内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30(02):182-183.

编辑/雷华

猜你喜欢

重症患者呼吸内科护理干预
动脉血乳酸动态监测在心脏外科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应急护理干预措施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血糖变异性与重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