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浅析

2017-09-30贾敏

艺海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文内涵

贾敏

[摘要]尹宜公在1947年创作了云南民歌《小河淌水》,这首民歌讲述了女孩对阿哥纯真的情感故事。《小河淌水》是云南民歌的典型代表曲目,展现了云南民歌的音乐特色。《小河淌水》是云南民歌中女高音的经典歌曲之一,需要演唱者具备甜美而富有张力的嗓音。

[关键词]云南民歌 《小河淌水》 尹宜公 人文内涵 音乐特色

一、创作背景

《小河淌水》的作者是尹宜公,他出生在弥渡县这块有着传统民族文化底蕴的音乐土壤里,这块肥沃的土壤滋养了作者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创作精神。《小河淌水》创作于1947年云南大学月亮高挂的一个美妙夜晚,词曲质朴,富有想象力,所表达的情感真挚而又有内涵,表现出了女孩子的活力与清纯,是一首经久不衰的云南弥渡民歌典范。

在历史的发展与沉淀中,彌渡人民与南来北往的过客有着一定的交流融合,在传承本地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渗透了其它地区的文化精髓,最终形成了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弥渡文化。是弥渡文化让这条小河流淌出了更大、更美的情怀。几十年过去了,弥渡人依然吟唱着这首《小河淌水》,抒发着自己对生活的期许,对美好未来的追寻。

二、作品分析

(一)人文内涵分析。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杨知勇为我们分析了《小河淌水》人文源头,一是来自弥渡具有营养的民歌土壤,二是在第二条战线斗争中成长起来的音乐热情。人文内涵是民歌的灵魂之所在,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它就是一面镜子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小河淌水》保留了许多弥渡民歌中的“原味”,大量运用了弥渡的方言和口语,例如:“亮汪汪”、“清悠悠”、“你咯听”、“我尼”等,均是弥渡方言,“亮汪汪”、“清悠悠”又是弥渡方言中的口语,它们在弥渡语言中使用频率颇高。“你(咯)听见阿妹叫阿郎?”这句方言表现出了深遂而又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尹宜公曾经特别强调过:“郎啊?郎!郎!就像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中的“就像”二字坚决不能忽略不唱,它与“妹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是相互呼应的。《小河淌水》的曲调也是当地广泛流行的山歌曲调,与其它民歌曲调基本相似,这也是对人文精神传承的一种表现。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弥渡民歌的创作也是如此。一首民歌往往有多种流传版本,作者在收集整理时会加上个人情感和自我认知,不是照搬照抄,它带有较重的个人情感。《小河淌水》便体现了尹宜公等弥渡人的情感需求,是尹宜公在许多弥渡山民中采集整理、创作而成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

(二)乐曲分析。云南弥渡民歌《小河淌水》是南方音乐,整首曲子是羽调式,以羽音“la”为主,五声语调,五个乐句,语调缓慢悠扬,节奏从容自由、旋律起伏优美,极具云南民歌特色(见《小河淌水》乐谱)。

《小河淌水》为我们开启了一场心灵之旅,意境深远:皎洁的月光下,四周一片静谧,小河潺潺流水声显得格外清晰。青春貌美的阿妹触景生情,对月抒情,把自己对阿哥的浓情厚意都寄予到了这首优美的民歌中来。轻柔的歌声,将这浓情厚意伴随着河流一起流向了阿哥。

(三)演唱要求。在演唱民歌《小河淌水》时,演唱者一定要感情真挚而又丰富,音色甜美,歌声似小河的潺潺流水般清晰流畅。音量的强弱要掌握好尺度,整首曲子的音量先是由弱到强,再由强到弱,给听众创造出由远及近,而后又流向远方的意境。“哎”的一声呼唤从天边飘来,把我们引领到这首歌中去,“哥啊哥啊!”是全曲的高潮,荡气回肠、情真意切,在这两地的演唱中演唱者要把握好自己的声音和情感,一定要演唱到位。《小河淌水》音域宽广,整首歌曲都是以气息支持着声音的轻重、高低。在注意开头演唱的同时,演唱者还要对整首歌曲运用自如,从而达到共鸣的效果。为了更好地表达出少女情怀,演唱者的声音要清新甜美,吐字自然亲切。

三、演唱版本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流传,云南弥渡民歌有了多种演唱版本。1.云南民歌歌唱家黄虹在解放后把《小河淌水》唱响了全球,影响深远。她对这首歌的演唱带有浓浓的民族气息,这与黄虹的生活背景息息相关,从小受云南民歌的滋养熏陶,让她唱起《小河淌水》时,浑然一体、一鸣惊人。黄虹在演唱中吐字发音极具韵味,形成了自己柔美而不柔弱、奔放而不刚直,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2.随着传统文化的发展,民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对《小河淌水》进行了高技术含量、最高境界的演唱。宋祖英演唱技巧纯熟,音色优美的她把这首歌的魅力唱得淋漓尽致,唱出了这首歌的极致。3.《小河淌水》无伴奏的纯人声合唱,准确自然地表现了这首歌的特色及其内涵。无伴奏人声合唱通过人声最原始地把这首歌展现给听众,达到了回归自然的效果。

四、对美声唱法的借鉴

随着国际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相互之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传统的民族音乐中我们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科学性,从而让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

在《小河淌水》的演唱中,首先借鉴了美声的呼吸方法。呼吸在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呼吸流畅,才能更好地诠释歌曲的情感内涵。美声唱法对呼吸的要求比民族唱法要深,我们对此加以借鉴,这样让高音更饱满、丰厚。其次,对美声发音的借鉴。中国民歌讲究字正腔圆,造成吐字、咬字时,会影响头腔和胸腔的共鸣,导致高音表现不好,这样一来很难把《小河淌水》中阿妹对阿哥发自内心强烈的呼唤表达出来。通过对美声发音的借鉴,这个问题便迎刃而解,唱出来的声音感觉有力结实了许多。其三,对美声中共鸣的借鉴。共鸣是演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民族唱法中很少运用共鸣,而美声主要要求是做到共鸣。共鸣会让歌声更统一稳定、更饱满雄厚,从而更有穿透力和感染力。在《小河淌水》的演唱中我们应该加入共鸣的运用,让歌曲的演唱达到最佳效果。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给后人带来了多年的音乐畅享,后人对它的评价颇高。这首歌深受民族艺术家的喜爱,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让当下的《小河淌水》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更加绚丽多姿。《小河淌水》是我国民族歌曲中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歌曲,希望后人对它有更多的青睐和研究。

(责任编辑:杨建)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内涵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逐步形成语文素养
探析人文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析公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人文内涵的特质
浅谈大学校园雕塑
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引领研究
台湾青春电影的审美品质与人文内涵
浅谈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人文内涵问题
在语文实践中探究语言的人文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