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人和”文化 施“养正”教育

2017-09-28谭金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成长传承文化

【提要】: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立校之本。他勇于实践,以弘扬“人尽其才、和衷共济、海纳百川、勇于创新”的“人和”传统文化,实施培育“正理正道正气、育德育心育志”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蒙式养正教育。本文主要以 “人和”传统文化浸润,崇尚“爱国敬业、好学上进、诚信友善”为核心内容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在“人和至正”中自省,在“厚德 友善”中树人的一系列教育活动,阐述“人和”文化如何助推学生成长。

【关键词】:文化、传承、发展、成长

· 【中图分类号】G629.2

人和小学是2006年9月由原龙角小学、白兔小学、务丰小学、白石小学、富力小学合并而成的全日制公办小学,人和是我们学校的一个地域字眼,“和为贵”的“和”字体现中华的传统文化的精华。要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也能和为贵,就能互利共赢,那么和谐世界不就实现了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远不止一个“和"字,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华传统文化必然发挥出全球性的影响力,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人和小学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文明礼貌差、隔代教育的缺失,学校起点低,底子薄,要把准学校今后的发展脉络,通过专家引领,弘扬“人尽其才、和衷共济、海纳百川、勇于創新”的“人和”传统文化,实施“正理正道正气、育德育心育志”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正教育,创新“热情参与、顽强拼搏、和谐合作、健康发展”的足球精神。以“人和”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

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人和”文化

古代的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所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人和”文化就是团结的文化,也是和谐的文化,是我们学校的灵魂。

“人和”文化,既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现代文化底蕴,又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内涵的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和气的思想观念,即强调天时、地利、人和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又强调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它既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又强调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崇尚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即和谐中存在差异,并在差异中寻求统一,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人和”文化之“养正教育”体现“天道酬勤、知行合一”。“天道酬勤”是培养学习必须刻苦耐劳,通宵达旦,闻鸡起舞,能耐寂寞,甘受清贫。正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学生不但要肯学,还要会学会做,讲究学习的方法,有自主学习的精神,同时还能在理论指导下去实践,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知行合一”是毛泽东的辩证知行观。学生要搞好学习就是要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知是为了行,行又深化了知。学生不仅学习要知行统一,做人也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讲究诚信。

人和小学以“养正教育”为特色,寓意让“人和”的学子崇尚“爱国敬业、好学上进、诚信友善”为核心内容,树立为实现强国梦而努力。爱国爱乡、尊敬老师、孝敬父母、友爱同学、爱学乐学、文明友善、良好人格、善于思考、敢于提问、举止大方、乐观自信、磨砺意志、心中有他人。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培养学生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祖国、爱学业、举止大方、诚信友善、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德、智、体、美、心等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现代正理正道正气之人。

二、用 “人和”文化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一)提炼学校文化内涵体系

作为一所农村联办小学,学校起点低,底子薄,要把准学校今后的发展脉络,我校多次组织行政及全体教师研究,讨论如何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人和”文化传统,形成具有“人和”特色的校本文化内涵体系。以“人和”文化为基础,以“养正教育”特色为核心,擦亮学校特色品牌。我校遵循“源于基层,基于需求”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作用,以讨论稿的形式,让家长及学生参与文化内涵体系的讨论中,最终以最科学、最严谨的态度,精确地提炼出学校的文化内涵体系。

校训“德高行远 人和至正”的核心是人和,人和方能万事和;通过细致的管理,打造和气的教师团队,通过生动的教育行为,引领和谐的教育课堂,培育志存高远、正理正气的学生。“德高行远”——道德高尚、内外兼修、尊师敬长、谦谦君子、礼让有加、善良纯真、远行万里;“人和至正”——人尽其才、和衷共济、海纳百川、勇于创新、心胸透明、心清气正、一身正气。

校风“博爱进取”——广而博之、心有爱念、泛爱他人、追求进取、立志有为、勇往直前、责任至上;“和谐务实”——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懂得包容、求实创新、快乐充实、实事求是、以学求实。

教风“严谨博学”——规范清晰、断而立行、敬畏岗位、精密细致、谨言慎行、博学不穷、笃行不倦;“厚德善教”——遵循天道、崇敬礼法、上善若水、不厌其烦、学识精深、善施教化、寓教于乐。

学风“爱学乐思”——勤思善问、刻苦奋进、强学力行、天道酬勤、知行合一、乐于思考、善于行动;“昔时守信”——珍惜时间、言出必行、善用时间、要事为先、轻重缓急、诚实守信、一诺千金。

这一内涵体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核心和根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引导师生做“诚实友善、正理正道”之人。这些理念,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可,成为了师生们的行为指引,而“德高 行远 人和 至正”更成为了师生们的共同追求。

(二)将“人和”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之中

目前,“以人为本 和谐进取”的理念已经统领人和小学全部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用“人和”文化进行引领,把“和”融入到学校的管理中,全面实施以人为本、以“和”立校、扬诚实友善之能、施人尽其才之策,把学校从制度管理,转变为文化管理。

学科教学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主体部分,占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学校开展“养正教育”不可忽视的这一主体部分,不应该脱离这一主阵地,而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阵地。因此,我们要求每个学科的教师在备课时都要考虑在每节讲授知识课的同时,密切进行“人和”文化的渗透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就遵照表格的内容进行渗透教育。endprint

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每月都安排内容丰富、校园直播形式的“人和”才艺展示, 如:校内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合唱节,每年春游秋游,劳动基地实践活动……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获得体验,充分展示了“和谐进取、诚实友善、正理正道”的品格,并将此品格内化为自己个体的文化。

(三)将“人和”文化,养正教育“物化”在校园环境中

为使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学校精心设计与打造校园环境,融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为一体,从校门、教学楼、校服、校徽、校旗、校歌、榕树小广场、“人和”文化长廊及宣传橱窗、主题景观等方面综合考虑,蕴涵和外显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使人舒适惬意,充满阳光、温馨而清新。走进人和小学,到处是诗情画意般的美景,独具匠心的景观、内涵丰富的“人和”文化墙,赋予校园新的生命力,“敏行楼”、“博学楼”、“志远楼”、“文汇楼”、“足球精神展示长廊”、“人和”至正雕塑、“至正亭”、“立德石”等这些校园景点的冠名,使师生每天都浸润于“人和”文化的氛围中;榕树文化广场、榕树小广场文化长廊正中张贴一个醒目的校徽,长廊中央两傍醒目对联“人在小时读书当立苏秦志 和培学子白发不移孔圣心”,彰显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岭南特色的学校之宝大榕树设计一个花盘样的底座。从远看像一个大花盘装着一盘花一样,榕树广场四周四幅具观赏性的“中华文化、岭南文化、广府文化、人和文化”代表作浮雕画作。校训“德高 行远 人和 至正”不仅张挂在标志文化长廊墙壁上,也印在了每一位“人和”人的心中。极富人文气息的校史室,更是爱国主义教育、荣誉教育的主阵地,时刻提醒着每一位“人和”人铭记光荣历史,继承与弘扬“人和”文化。

三、研发《养正教育》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助推学生健康成长

校本课程是特色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石,在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发动全体师生编撰“养正教育”特色课程,该课程主要分为校本核心课程和支撑性小读本系列。

(一)校本核心课程的创生。我们实行年级管理,根据学情与师情,开发“养正教育”特色校本课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课程。全课程共六个年级,四个板块(爱国爱乡教育板块、爱学乐学教育板块、文明友善教育板块、良好人格教育板块),每个年级一本,每年级合计10课,每个学期5课,每课可上一课时,每课的结构图文结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为递进关系,知识逐步加深,目标逐步提高。

(二)支撑性足球专业课程的创生。为了支撑核心课程的开展,我校还编写《足球水平一、二、三》作为足球特色活动校本课程,将开展足球活动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阵地,每周用1节体育课来实施,将国家课程校本化,有效地强化足球特色项目的开展。

“人和”文化氛围浓厚,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现正沿着扬“人和”文化 施“养正”教育的特色学校发展轨迹,以学生的快乐成长为基准,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受“人和”文化的熏陶,使学生在活动中能有所得,有所获,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和”人。

(三)以科研助推学校特色发展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学校工作的灵魂。作为一所新合并的农村小学,学生的行为习惯参差不齐。因此,我校要树品牌,把“人和”文化落到实处,就要把学生的行为习惯抓好,才能让“人和”文化落地生根。所以,我校开展了“人和”文化引领学生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让学生通过“人和”文化的熏陶,自发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申报的“小学足球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成为广州市“十二、五”规划2013年研究课题,具有足球特色的人和文化推动着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我校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功能,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将课堂教学与科研课题融为一体,准确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人和”文化的关系。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对“人和”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献进行梳理,系统总结提炼“人和”文化的教育成果,建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研究农村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探讨如何用“人和”文化引领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研究工作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完美结合,通过“人和”文化的引领、熏陶,逐步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班风、校纪,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为了让人和小学有更好、更快的发展,我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开展切实有效、形式多样、深受教师欢迎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合并学校以来我校与广州市荔湾区康有为小学、萝岗区玉树小学成为结对学校。强校的资源引进,不仅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站上了更高的起点,更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软件支持。

日臻完善,培育“正理正道至正”人。一路艰辛,一路风景。虽然昔日的付出,但能带来了今天的肯定。我们将继续传承与弘扬“人和”文化,日臻完善,培育“正理正道正气”人,用今天的努力来成就明天的辉煌!人和小学正以崭新的姿态,全新的理念,坚定的意志,根据“校园美、管理好、质量高、有特色”的办学目标,秉承“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功名言,坚定不移地朝着“文化引领、优化管理、强师兴教、突显特色”的办学思路。不断加快前进的步伐,走内涵发展之路。今之人和,人杰地灵,和衷共济。在“人和文化”的陪伴下,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正稳步推进,腾飞中的人和小学明天会更加辉煌。展望未来,我们深知任重道远。

作者简介:谭金文(生于1962年5月),男,1981年7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小学数學高级教师,历任22年小学校长,现已连任9年从化市鳌头镇人和小学副校长,现正主持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三批)2013年课题《小学足球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的研究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成长传承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