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研究
2017-09-28陈华
陈华
摘要:中高职衔接教育是我国开辟高层次职业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中高职衔接过渡的是否顺畅主要在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学情,以满足其实际需求,不能使高职教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复制版本或升级版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整合一些课程,提升其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的层次。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内容;学情;整合;
【中图分类号】G712.3
2011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迫切需要更新观念、明确定位、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并提出开展职业教育内部衔接的要求,中高职衔接教育将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大力有序的推进,目前推行的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招生就是一个典型。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课程的衔接将是实施衔接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建立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是实现现阶段中高职衔接教育的主要保证。
2015年6月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我院的印技术专业与东莞市纺织服装学校的平面媒体印制技术专业开展了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人才培养的招生试点改革工作,并与2015年9月,企业、高职、中职三方就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论证,得到了许多建设性的成果。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中涉及中高职衔接教育研究的并不是很多,尤其关于中高职衔接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更显得少,针对中高职衔接开发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可谓是一书难求。先行的中高职衔接所使用的教材与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所选用的教材基本无差别,只是个别高职院校部分课程选用了自编教材来进行替代。要找准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先找出其衔接过程中的问题所在,然后对其修正、建设、提升,最终找出既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又能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课程体系。下面以印刷技术专业为例,进行针对性的阐述其课程体系建立。
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在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方面,往往采取三种衔接模式,即纵向延伸模式、横向扩展模式和横纵向延伸扩展模式。在现代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特别是印刷技术专业的衔接课程体系中,采用横纵向延伸扩展模式比较适合,这样的中高职衔接专业教育可以更有利于中高职衔接追求的目标最大化即就业范围的扩展和从业能力的提高。
中职与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决定于课程目标,如何做到印刷技术专业课程目标的科学与顺利实现,必须对课程内容做出科学的筛选,在保证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发展的同时,确保其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目标。职业衔接教育课程体系既确保中职学生可获得成功的职业生涯,又为他们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必须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体的学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在升入高等职业教育后,其薄弱的文化基础难以支撑更好一层的技能提升,这是我们必须考虑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要保证中职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首先,在中职教育中基础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比例要不低于1:1。其次,在高职教育第1学期中安排支撑该专业发展的基础理论课程不低于该学期总学时的60%,学生通过第一学期的理论学习,可以扩展专业思维,尤其可以从长期的专业实践中暂时跳离出来,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从侧面提升专业技能素质。
高职印刷技术专业对于基础知识的教育重视程度往往高于中职教育,尤其注重专业技能综合型培养,具有一定的拓展性与兼容性。对于中职学生2年的高职学习来说,课程按照普通高中生源三年制来设置显然不是很科学,要保证中职学生在2年内综合素质向横纵向延伸扩展必须有更科学的课程体系,可通过一些课程改革,确保有些学生在某些职业工种方面有一定的提升,也就是要求我们针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找出某些专业课程要进行改革,改革后的效果要达到某些学生只要通过学好这一门课程就可以在某一工种中达到较高的技能水平,实现高质量就业,实现一门课程对接一个工种,如图1所示。针对中职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专业技能水平较高,自学能力差等因素出发,高职段的课程体系的制定必须符合以下四点要求:
1.课程体系必须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课程设置的内容与课程名称新颖,课程中的内容设置不要与中职专业课程相同度过高,有一定的承上启下的引导作用,内容上尤其要体现综合型、有机连贯性,让中职学生在高职学习时能把在中职三年学习的零散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以达到知识的整体融合。
2.高职课程数量不易设置太多,一般适宜在6门专业课程即可,目前我院的中高职衔接高职段的教育实行“1.5+0.5”教育模式,即1.5年在校学习,0.5年在企业顶岗实习实践,因此在校1.5年三学期中开设6门主干专业课程是比较合理的,每学期设置2门专业课程。如果课程设置的太多,其形成的知识点分散而且重復程度高,让学生感觉课程内容冗余。
3.课程整合的要以符合职业发展为原则。课程在整合过程中要把能支撑某一职业工种的关键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学生学习这一门课程后就能掌握一项技能,例如印刷技术专业中把图形制作、图像制作、制版与输出课程融合为一门课程高级印前制作工艺,学生学完该课程后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印前制作员了。把印刷设备、印刷工艺、平版印刷课程融合为平版印刷高级,学生学完该课程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平版印刷机操作人员了,这样的整合可使部分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通过学习好其中的某一门课程也能够掌握好就业的本领。
4.课程安排顺序上要尽量符合由易到难的、由一般综合要深度综合的原则。例如针对高级印前制作工艺难度较平版印刷高级适当容易的,这样可以把印前制作员放置在平版印刷的后面进行学习。
印刷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专业特点与学情的实际情况,在加强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要突破学校之间壁垒、理清专业课程层次与关联、满足中职学生需求,建立以职业工种为出发点的课程体系并进行课程有效地整合,已达到学生综合素质与技能水平全面地提升。
参考文献:[1]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实现课程衔接扫清中高职衔接路障》.2012.11.21
[2]徐国庆.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设计[J].江苏高教.2013(03)
[3]金捷.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14(11)
[课题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名称: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课题编号:GDGZ14_Y0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