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语文教学

2017-09-27雷小华

新课程·教师 2017年8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语文教学

雷小华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留守儿童成为近些年教育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心理健康方面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语文教学

一、留守儿童心理现状

留守儿童特指那些父母在外务工,与祖辈或独自生活在农村家中的儿童。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缺乏正常家庭的完整与温暖,他们在生活中大多呈现出早早独立的状态,承担了本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的一些生活的重担,这使他们在情感上异常匮乏,所以异常需要情感慰藉。而在这种巨大的反差中,他们表现出自卑、敏感、偏激,不喜欢和周边的人进行交流,对于温暖的事物渴望又抗拒,喜欢把自己封闭在小空间里,不与人交流。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状态是极端暴力、极端易怒、遇事冲动,一言不合就暴力相向,埋下了反社会人格的隐患。这两种反应实际上都是常年缺乏管教造成的。

二、语文教学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影响

(一)弥补情感缺失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这对于弥补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情感的缺失,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成长需要全面而细致的关怀与呵护,语文教育启迪了他们的心智,实现了他们对于情感的渴求。那些具有正面意义和积极力量的文章,对于儿童来说,无疑是生活中的希望,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抚慰,弥补了成长中的一些遗憾。

(二)丰富情感世界

文学世界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任何类型与题材的文章都蕴含着不同的美感,让孩子们无形中看到了生活中美好的一面,释放出生活中的压力。文学的世界不是现实世界所能比拟的,它给我们展现了生活可以表现的各种可能,拓宽了幼儿的情感世界,使他们看到了生活中的希望,激发了内在的前进动力。

(三)积淀情感厚度

文学作品中不乏情感的表达,它们会带领人们走向情感的升华,这本身是情感走向深刻的一种表现。教师在这里体现出的是一种全面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教育者将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传导给学生,有助于让学生沉浸在文学的世界中,修正自己的行为,收敛自己的思想,将情感的深度转化为思想行为上的规范。

三、语文教学影响留守儿童的途径

(一)依托语言文字,把握教育形式

语文教育的载体是语言和文字。语文的情感自然也需要语言和文字去表达。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具有深厚的职业素养,并将爱作为素养的核心,在与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中,时时刻刻把爱放在心中,用自己的爱引领学生的爱。其次,在语文的听说读写中,教师也要通过自己的爱在范读、范写中进行更具象的表达。最后,教育者的爱要转化成为学生在真善美品质上的体现,只有这样才可以将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联系在一起,不至于产生歧义,无法着力。作文教学作为语文素养的综合基地,最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爱,把它写下来,也是一种情感从外向内的转化。

(二)体会儿童内心,尊重主体发展

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要比一般家庭的儿童更加敏感和丰富,不去深刻地体会,一些细微的情感可能就稍纵即逝了。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需要寻找到合适的时机,因为他们的信任感比较低,有一定的特殊性,缺失严重,短时的教育是不能够发挥作用的。首先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是必不可少的,根据他们的外在行为,判断内在的情感需要是什么,造成这些行为的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其次,不要急功近利,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式去和儿童们相处,尤其在碰壁后,更要做出深刻的思考。在这里充分地联系语文教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述课文《天涯情思》时,让学生体会陌生人之间情感的关怀与流动,在《唯一的听众》中让孩子们看到默默无声流淌不息的爱,这些都如春风化雨一般,会渐渐融化留守儿童内心的坚冰。

(三)文质兼美引导,填充儿童内心

家庭的环境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教育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语文教师一般都是班主任,所以也被儿童们看做是自己情感的寄托对象,越是低年级,这样的倾向越明显。教师要珍视这样的情感,对学生充分的尊重。把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晨读、午读中分享出来,通过一次次的朗读,唤醒孩子们内心的真善美,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小本本”記下想说的话和语文书中精彩的话语,在一字一句的抄写中,也可以规范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渐渐把注意力转移到语文学习中,在文本中找到和自己情感共通的主角,例如《小抄写员》《丑小鸭》,这些经典的文学形象弥补了学生们贫乏的情感世界,使他们不再自怨自艾,勇敢地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社会的产物,但是仅仅依靠社会的力量去解决不及时,所以还是要依靠距离他们最近的教育着手。语文作为人文素养深厚的学科,能够带领学生积极地应对社会,获得较为健康的情感环境。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去体会与理解儿童们的内心世界,尽可能通过语文的魅力给予儿童弥补,使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段玉香,阎平.农村留守儿童应付方式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4).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

[3]魏军锋,郑洪冰.亲子分离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身症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语文教学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