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
2017-09-27刘晶莹
刘晶莹
摘 要:为了提高教师在小学中的教学效果,在广大小学教师不断摸索和总结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小学中的分层教学被人们逐渐认识到并重视。主要讲述小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教师评价
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他们所接受的能力也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教学就凸显其独特之处,来解决个体差异造成的
问题。
一、小学教学分层的内涵
教学分层就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学生学习能力加以区分和认识,从而达到对他们学习情况的了解。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教师按照他们所能接受的范围对他们提出学习要求、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课后练习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效益。
二、小学语文教学分层的意义
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认识到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和从小受到的教育程度是不一样的。当他们一起进入到小学课堂上时,是有不小差距的,对同一个汉字的拼读、书写、字义的了解和接受是存在不同的,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同等的学习时间里学习效果是不同的,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会有不利影响。相反,分层式教学本身就是为了针对不同层次而设定的不同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目标之间没有可比性,自然就会减少比较的现象。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不同教学目标设定的本身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而设定,以学生为主体,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三、小学教学分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1.学生分层
教学分层的主要目的是为不同能力层次的人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能力等各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按照综合能力分为三个层次:A、B、C。例如,长春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板块第一课的第一课时,杜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本文中用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里这首《绝句》为例)针对这首诗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三个层次。A层次能够读写整首诗并能大概了解诗中描写的内容。B层次能够大概读写整首诗却不知其意。C层次不能读写整首诗。这样就把学生分成三类,以此来制订学习的计划。教师在学习分层过程中也要不断地与学生沟通,让他们树立良好的心态,便于以后更好地学习。
2.教学目标分层
学生学习的内容就是我们教师的教学目标。对不同学生要有不同的教学目标,着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目标。按照上述的三个层次举例:对A层次的可以提出更高要求,在了解《绝句》的基础上掌握后,要求他们开展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迹以及其他一些杜甫的名诗句等等,来拓展他们的视野,全面发展;B层次则不要求拓展,而是要了解诗的基础知识内容即可;C层次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能够熟练读写《绝句》即可。教学目标分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知识,达到教师的教育期望。
3.课上提问分层
课堂提问在课堂上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必要步骤,能让双方及时沟通来调整教学内容。在提问過程中往往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无法进行下一步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又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此,课堂提问也必须要分层,对层次高的学生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
4.课后练习分层
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在课下通过练习来不断加强巩固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全部学生又不能提出同样的课后作业要求。字词填空可以布置给C层的学生;B层可以布置一些基础知识的作业;A层的学生适合回答一些主观、发散、讨论等更加深入的问题。
5.教师评价分层
教师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在另一种层次上是精神上的认可。一句不好的评价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教师评价一个学生要在他原有的基础上做出客观评价,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对A层学生评价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好地修正自己的学习方向;对B层学生要采取激励的方式,激励他们追赶前一层的学生,增强其积极性;对C层学生要不断鼓励,提出一些建议,促进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进步。
小学语文中的分层教学,是针对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而不是一概而论、以偏概全。采用分层教学能够保证学生作为个体而不是整体来学习,个体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达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姜卫平.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4(10).
[2]张迪.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少年,2015(15).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