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闻教学方法实践微探
2017-09-27田静
田静
摘 要:如今,新闻已经深入中学生的学习实践并成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种文体,而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也已开展多年,关于新闻教学的实践研究却很少。从高中语文教学实际出发,通过《包身工》一课的教学设计,总结高中语文新闻文体的一些具体教学方法,从而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报告文学;包身工;新闻学习
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选编在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的第四单元,这个单元学习的是新闻和报告文学,这类文体强调真实性,要求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信息,具有深刻、鲜明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
《包身工》是一篇典型的报告文学,教学时应该按照报告文学的阅读方法解读。文章看似素材很多,内容繁杂,但夏衍只选取了包身工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从包身工24小时的生活,折射出其悲惨的命运。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但篇幅较长,如果在教学中面面俱到,恐怕时间不够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主要从新闻材料的具体特点进行课堂设计,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教学目标】
1.运用报告文学的创作特点阅读课文,筛选信息。
2.通过部分场景的研读和文中对“芦柴棒”三次详细的描写,体会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
3.通过把握文章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人权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长篇文章中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和分析关键字词的能力。
2.点面结合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示和课文阅读
让学生提前熟悉课文,了解文章内容,争取时间,长文短教。设计问题,给学生充分时间讨论,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
二、名句导入,作者介绍
1.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2.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来了斗争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以上两句名言来自于本文作者夏衍,内容和他的性格很符合。夏衍,原名沈端先,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茅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
三、释题
1.汉语词典中“包身工”的定义。包身工,通过“包身契”包给工头,由包工头付给其家庭以低微费用的工人,旧社会一种变相贩卖奴隶的形式。起源于殖民时期的美洲地区,是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达到极致的产物。
2.根据课文8~10自然段的内容,学生填写以下关于“包身工”的含义。(培养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
包身工是指在( )中国农村一些出生贫困,无法生存,却被包工头( )而签订了( )、前往( )等外国工厂里工作的一些( )。
3.报告文学的基本特征有:真实性、典型性、文学性。课文是如何表现这三个特征的?
四、整体感知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組织材料,描写了几个场景。
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出这几个场景内容。(培养筛选和概括能力)
时间4:15 场景:起床 时间4:30 场景:早餐 时间5:00 场景:上工
这篇报告文学材料丰富,画面广阔,揭示深刻,采用了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以时间为序,描绘包身工一整天的生活和劳动画面。
五、重难点突破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作者是如何通过“芦柴棒”这个典型人物的描写,具体而深入地反映包身工命运的。(从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中感受主题)
可以通过填写下面内容,了解课文。通过“芦柴棒”哪三方面的描写反映包身工命运的。
(1)第一次出场。(2)第二次生病。(3)第三次放工(外貌、动作)。
小结:让学生从课文中筛选出对“芦柴棒”的具体描写,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芦柴棒”悲惨遭遇的描述,具体而深入地反映了包身工被压榨、被摧残的悲惨命运。
六、写法突破
1.课文在叙述的过程中,将众多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组合在一起,又显得详略得当,采用了什么方法?
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面”上的描写使所写的内容有整体感,“点”上的描写则使所写的内容既充实丰满,又生动形象,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2.写法迁移
常见点面结合的三种类型:(1)整体与局部的结合。(2)详略结合。(3)一般与个别的结合。
七、课外延伸,开拓思维
文章反映的是上世纪初的事情,那是否觉得和我们的时代已有了很深的隔阂,毫无相通之处了呢?(主观性较强,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明确:课文虽然是老文章,反映的也是上世纪初的事情,和我们的时代有些隔阂,但文章表现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一种对人的尊严和生存权利以及劳动权利的尊重,这些情感却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巫标辉.中学语文新闻文体教学方法浅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2]张瑞霞.浅谈高中语文新闻文体教学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7.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