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实验小组合作管理研究
2017-09-27李力
李力
摘 要:众所周知,合作能力是当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所以,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巧妙地运用小组合作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的一种双赢策略。对于课堂实验小组合作的管理,有一定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作为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与执行,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达到预期的目的,成为切实可行的良策。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实验;小组合作管理
美国科学家朱克曼在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研究方式进行调查时发现:在诺贝尔奖设立的第一个25年间,合作研究人数占41%;而在第二个25年间,这一比例上升到65%;在第三个25年间,这一比例高达75%。由此可见,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人类社会分工的逐渐细化,能否与他人相互信任从而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已经成为当下判断人才的标准之一。无独有偶,随着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及教育理念的逐步完善,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共赢、学会利用团队的力量也成了当下教育的主流。
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育工作者,将“合作”的理念通过分组等方式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虚心接受,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建议,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必不可少。教育学生在合作中认清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也是我们身上义不容辞的责任。合作,不仅仅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也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鲜活、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在小组中提出问题,从而相互讨论,共同进步。合作的好处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们更要将合作的理念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他人合作,是当下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也能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但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合作小组,在课堂鲜活有趣的同时也做到井然有序,使合作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也是当下值得思考的话题之一。本文将通过阐述高中化学实验小组合作的方法,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管理策略,以供读者参考,抛砖引玉,以待后来者居上。
一、给出具有趣味性的话题供学生讨论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方面。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具有趣味性的话题可谓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捷径。首先,教师要全面、细致地了解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教材,精心设计有关化学知识的话题,通過语言上风趣得体的描述、场景的设计等方式营造学习氛围。尽量规避严肃、古板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化学的魅力。
其次,小组合作交流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所以,在实施小组交流合作时,教师可以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最好能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化学现象,给予学生适当的讨论时间,从而引出本次课程将要教授的知识,这样做,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之后,可以利用化学小实验,让学生亲眼目睹神奇的化学现象,以小组为单位,呈交一份实验报告。
当然,教师在选择话题时,一定要与教授的知识有一定关联。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教育性。切记不能盲目追求引发学生兴趣而脱离课本,在学生交流想法的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问题,文明交流。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
1.组建学习小组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愿组队或者教师分配(可以通过学号、座位,或随机分组等)的方法组建课堂学习小组。一般3~5人为一组较好管理,教师需要对组内岗位进行分工细化,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验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相近,便于实验的完成,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方便教师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好胜心理,引导他们积极讨论问题并且寻求解决方法,形成良性竞争。
化学,是一门贴近生活、具有探究意义的学科,而化学实验,能够真切地反映化学现象,让学生亲自动手,更好学习到化学变化、化学知识。当然,有的化学实验也存在着一些隐患与危险。所以,针对具有危险存在的实验,更要发挥组长与各组员间的相互监督机制。并且着重强调各组组员注意实验步骤、听从指挥,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当然,对于各个岗位的选任,教师可以通过组员自己推选或轮流担任的方法任命。首先,必须明确组长的责任,告知各个团队组长的重要性。其次,阐明每个岗位对于一个团队都是不可或缺的,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任务。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感。让学生人人都有参与感,融入课堂,主动学习。
一旦形成学习小组,等于固定了组员。一般一个学期或几个月再重新洗牌。如若需要调整,必须事先定好调整的规定与事项,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困扰。这样做,既能让学生可以全方面地了解合作伙伴,与他们建立牢固的友情,也能方便进行岗位的调整与分配。对于一些独来独往的学生,教师可以着重注意,引导他们融入实验小组,给予他们机会促使其敞开心扉,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一定的鼓励与奖励。
2.课前预习,明确小组各成员分工
课前预习可以使得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在预习过程中整理出疑惑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有目的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课后解决习题也能更高效、更顺利地完成。教师可以借助练习册或简单的知识点总结、习题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在实验小组的学习中,如果能确保每个学生课前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一定了解,实验过程就会更加顺利,也可以降低发生危险的几率。如果仅仅一部分学生做了预习而另外的伙伴们临时抱佛脚,会使得小组讨论陷入僵局,或成为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呈交一份实验步骤,或者实验报告。这样可以使整个学习过程更加系统,使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呈交一份明确的成员分工,其包括具体实验的实施者、化学现象变化记录者、清洁器械以及本次实验的负责人等。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实验速度更加迅速,不会出现因为分工问题而争吵,从而导致课堂一片混乱。也可以留下时间让学生反思实验过程出现的失误及改进的方法,或者交流讨论所观察到的化学变化,发散思维,互相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也可以适当参与,注意引导学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与感想,顺着学生的思维提出问题,同时为他们答疑解惑。不仅如此,教师也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为学生补充一些知识或者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所在,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提高学习效率。
3.课后复习,巩固知识点
课后,教師可以通过习题的布置使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靠。课后复习必不可少,而小组复习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条捷径。小组成员一起学习讨论,优等生可以为学困生答疑解惑,在学习上帮助他们,而优等生讲解习题的过程也对知识点进行了又一次巩固复习。这无疑是一条提高成绩的双赢策略。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安排适当的课后讨论学习,引导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组内自我答疑,或派出代表找教师解答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家一起学习也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魅力,感受到自己并非孤身一人在奋斗,有组内不同的伙伴相互督促,共同进步。但教师必须注意不要让讨论学习变成了天马行空的聊天,必须明确学生讨论的目的,所以在场面过于火爆的时候,教师也要适时制止,提醒学生回归正题,小声讨论,不要影响到别的同学。
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后测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较,在各个小组中形成良性竞争。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而并非测试的结果。只有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查缺补漏,共同进步。
三、注意事项
1.小组成员必须严格控制在一定人数之内
这样较好管理,也保证了人人参与。由于学生团团围坐,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都在干什么。因为容许学生自由讨论,导致许多学生开始闲聊,降低自己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影响了其他同学。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之中,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也起到了监督的作用。
2.切忌放任自流
在小组自由讨论中,学生占主导地位,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可以不管不顾,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自由操作。在小组自主学习时,由于教师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偏离话题,或实验操作有误、记录有误从而得到错误的结果等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适时监督,帮助学生回归正题,指出错误之处并且告知其解决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切实可行。
3.确保人人参与
由于学生的性格差异,有些学生较为内向,不愿意敞开心扉,开口阐述自己的想法与体会。这就导致一些性格较为外向、活泼的学生成了讨论的主角。这样做,不仅没有达到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也使一些学生的学习效率下降。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着重关注性格孤僻的学生,确保人人参与。
4.话题难度适中,最好与生活息息相关
合作学习的话题不宜太难也不宜过于简单,既要照顾到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要使成绩较好的学生不断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在话题的选择上必须仔细考虑,也可以针对实验的某步骤展开思考,引导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在话题的选择上要尽量贴近生活,这样也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留心观察各种化学现象。
5.及时总结
对于整个实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总结,最好呈交一份详细的实验报告,其中包括实验步骤、化学变化的现象、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改进和大家的思想体会。这样做,教师既可以实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可以得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改正,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的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率,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共同进步,可谓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良策。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实时监督,注意学生的动态与小组合作的成果。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使学习成为乐趣,掌握牢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宝生.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教学尝试[J].考试周刊,2010(23).
[2]常茜.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3).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