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梦六十载 太空写辉煌

2017-09-27杨关

军工文化 2016年10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中国航天神舟

杨关

1956年10月8日,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诞生。

创建之初,我国国防科技基础薄弱、条件简陋,又面临西方技术封锁,一代代航天人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前赴后继,艰苦攻关。60年奋勇拼搏,60年创新发展,我国航天事业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巨变,甲子之年已昂首屹立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

如果说,中国航天是一部史诗、一部巨著,那么每一次飞行都是一首壮美的诗篇: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首次“一箭三星”发射成功、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嫦娥一號”月球探测器发射、首次太空行走、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高分一号”卫星发射、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发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天宫二号”成功升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中国航天人追梦的心从未放弃,追梦的脚步从未停歇。

随着“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飞天成功,中国迈入空间站时代;深空探测已从地球延伸到月球,我们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火星;北斗组网和高分专项,将使我们更便利地联通与共享。那些致力于科技探测的“量子”卫星、暗物质探测的“悟空”,将开启中国仰望星空新时代。

伟大的事业孕育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六十年形成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导力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形成了完整先进的弹、箭、星、船、器航天产品体系,既为国防打造大国重器,又在太空中不断刷新高度、深度与广度。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航天必须要努力实现支撑国家战略需求、拓展核心利益的新目标,构筑更为坚强的战略安全基石;必须全力塑造技术创新的新优势,担当国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加快推进“走出去”的新品牌,打造充分展示我国综合国力和科技实力的高科技品牌。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征程任重道远。航天人以“创人类航天文明、铸民族科技丰碑”为己任,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是他们新的使命。

(作者:本刊副主编)endprint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中国航天神舟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贺神舟十三号成功对接空间站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发展史(二)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这就是中国航天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