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碑

2017-09-27

军工文化 2016年10期
关键词:航天事业钱学森研制

向过去,致敬

巡天之路,艰难堪比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

回望来路,尘封已久的人物和故事,赫然在目,并昭示,

那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必须被继承,

那些苦难辉煌、天启来路的事业必须被开拓。

钱学森

1911-2009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作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之父,著名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是美国NASA旗下著名喷气推进实验室前身创始人之一,被美国海军部次长金贝尔认为,“不管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和导师冯·卡门共同开创了举世瞩目的“卡门-钱学森公式”,1946年35岁的他获得MIT终生教授教职。因为在美国拥有最高级别的安全通行证、参与绝密的军事项目研究、在五角大楼出入自由,钱学森的回国之路经历了长达5年的被逮捕、保释、被软禁和无数的听证会。有人说,因为他的回国,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是钱学森回国的誓言。

王希季

1921-今

他是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的拓荒者。作为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开拓者之一,37岁的他带领平均年龄只有21岁的技术人员,迈出了中国探空火箭“历史性的8公里”。我国18种探空火箭中有12种是由他担任型号负责人研制出来的。他还是中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总体方案设计者、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首任总设计师……他是甘冒风险的开路先锋,但却长篇大论建言中国放弃航天飞机的研制工作,选择载人飞船。这个最初梦想成为电力专家的京戏迷,大半辈子都在忙着向苍茫太空镶嵌“中国星”。“有人说我一次又一次地充当开路先锋,其实我并无过人的胆识,只不过是对认定该做的事情不惜承担风险罢了。”

孙家栋

1929-今

“国家给这样一个重任,受到国家这样一个信任,自己确实感觉到非常地容幸,也愿意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作为钱学森当年欣赏的年轻人,当被任命为“东方红一号”的技术总负责人时,孙家栋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在中国的航天史上,他的传奇人生与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古稀之年受命探月,耄耋之年依然活跃在中国航天技术的前沿领域,孙家栋将自己一生都献给了中国航天事业,亲历、見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的全部进程。

任新民

1915-今

“我几乎是看着中国航天事业成长起来的。对它有非常深的感情,想要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就像与自己大半生相伴的火箭助推器一样,任新民将中国航天事业推向一个又一个制高点。正是一次又一次零的突破,成就了这位中国航天界如雷贯耳的传奇人物。他被周总理誉为“中国放卫星的人”。他曾作为运载火箭的技术负责人,领导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他被称为“总总师”,因为航天每一个系统都有总设计或总指挥,而他是那些总指挥的“统帅”。领衔如此庞大的工程,任新民说,当年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很多时候会大于技术方面的压力。他与黄纬禄、屠守锷、梁守槃一起被称为“中国航天四老”,是我国载人航天布局人,参加了我国载人飞船的全部立项论证工作。

杨嘉墀

1919-2006

“我做事情是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只要我的想法能够实现,能够让国家得到好处,我就心满意足了。”1986年3月,由他和其他三位科学家联手推出的“863计划”,把中国一下子推到了世界高科技竞争的起跑线上。他主持研制的返回式卫星姿态系统及数据分析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后来成功发射的10颗返回式卫星上使用的,都是杨嘉墀主持研制的三轴稳定姿态控制系统。全世界同行惊叹:中国空间技术已获重大突破!2005年,杨嘉墀又提出了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建议。他一生精仪表,掌自动,通信息,做人做事皆楷模,把毕生精力献给了航天事业,为我国空间事业的创立、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他名字所命名的“杨嘉墀星”将永远闪耀在宇宙中。

屠守锷

1917-2012

“为啥改行搞导弹?因为国家需要啊!”早年从事飞机结构力学研究的屠守锷和同事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制订了“地地导弹发展规划”即“八年四弹”规划。作为中国第一枚远程导弹的总设计师,当洲际导弹试飞成功消息传来时,他竟如孩子般又哭又笑。20世纪80年代后,他又参与了我国火箭技术发展重大战略问题的决策,亲自指挥攻克了由于捆绑带来的结构动力学难关。他设计研制的“长征二号”E火箭,也就是国入耳熟能详的“长二捆”,被法国《世界报》评价为“令人生畏”,美国报刊赞其“世界先进”。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火箭总设计师、声名显赫的科学家,永远身穿一件灰色的中山装,脚踩一双黑色布鞋,神态永远那么平和、悠闲。

黄纬禄

1916-2011

“中国是火药的故乡,中国人一定能够造出自己的火箭和导弹!”黄纬禄似乎注定与导弹有缘。他长期从事火箭与导弹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工作;主持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型导弹“东风一号”控制系统;担纲中国第一型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巨浪一号”总设计师,开创中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先河、突破了中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从1957年进入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五院,到2011年11月溘然辞世,黄纬禄以满腔爱国情怀和全部心血智慧,为祖国书写出之前虽鲜为人知,却是成就一番惊天动地伟业的壮美“导弹人生”。

姚桐斌

1922-1968

“我回来不是为了地位和金钱,而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祖国的建设。因此,我愿意在基层做一些具体工作,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卫星上天贡献一份力量。”在这一诺言的指引下,姚桐斌开始了我国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的创建工作。回国11年间,他领导和参加了数百项课题的预先研究和研制,不仅解决了高温钎焊合金材料,还在高强度钢、难熔金属、高强铝合金及焊接工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达到国际水平的成果。中国腾飞于太空的火箭导弹,其铸造材料上凝聚着他的心血。1968年,年仅46岁的他在文革中遇难,闻讯瞬间周总理茶杯坠地。他遗留下的《研究工作方法》一文,对指导科研有着长期重要意义。1985年,他的研究成果被追授国家科学技术特别进步奖。

钱骥

1917-1963

国人熟知的“三钱”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就是钱三强、钱学森和钱骥。作为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中国空间技术的开拓者之一,钱骥早年从事地球物理研究和地震台站网建设工作;20世纪50年代起从事空间探索活动,参与制订星际航行发展规划,组织编写《我国卫星系列发展规划纲要设想》,提出多项有关开展人造卫星研制的新技术预研课题。负责组建卫星总体设计部,是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方案的总体负责人,并为返回型卫星的研制做了大量技术和组织领导工作。“几十年来,他从不向这个世界提出任何与自己地位不相称的要求……就是一谈起卫星的事儿,他总是眉飞色舞地讲个不休。”其妻如此评价他。endprint

猜你喜欢

航天事业钱学森研制
钱学森之答
“又见钱学森”
千分尺轴向窜动和径向摆动检定装置的研制
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航天事业发展新跨越
简易光学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制
绝境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助燃剂”
哈尔滨机场雷暴分析预报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