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学术视域下高校教师成长的路径分析

2017-09-27张维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

张维刚

摘 要:教学学术问题的提出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变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重个体轻集体、重科研轻教学、重竞争轻合作的现状,从而让大学回归其根本——教书育人。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又关系到教师成长的问题。为了教师的成长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应积极营造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校园文化和制度建设给予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教学学术;教师发展;成长路径;教学共同体

【分类号】G645.1

在“教学学术”运动之前的学术评价机制中,大学教师依据传统的学术观评价他们在科研方面的才能和成就。高校采用了博耶理论之后,他们需要在探究、整合、应用、教学四个方面都有所表现,这一评价激励机制耗时耗力,对大学教师尤其是对年轻的教师来说,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教师发展明显具有路径依赖性,好的路径能够加速教师的成长步伐。教学学术强调教学活动的反思、交流和公开化,对教师成长路径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个体的成长路径

(一)自主学习成长路径

教师个体的成长状况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传统模式下,教师的成长方式多以自我学习为主。长久以来高校教师的学习和发展都是非常个体化的事,孤立、隔离一直是高校教师的生存状态,自主学习是教师个体成长的主要方式。高等教育教师的一大特征是大都没有经历过师范教育,对教学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仅根据以前老师的教学方式来授课,缺乏新意和创造力。同时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教师缺口比较大,很多刚毕业的研究生进入教学领域,教学方式和方法及技巧都有很大程度的缺失,再加上年轻教师的授课任务重,很大程度上不仅使其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进一步固化了问题。

(二)依托院系成长路径

依托院系成长路径中多以岗前培训、老带新和教学竞赛等形式促进教师发展,但行政化和形式化特征较浓,效果不佳,大都流于形式。为了办而办,这些只是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一环,仅仅是做了就行了。对教师的成长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如:.岗前培训。作为教师资格证申请的依据(所学课程全部合格),短期记忆为主,考完即忘。由于时间短,授课方式比较随意,大都演变成师德师风培训课,流于形式,效果一般。又如老带新。大学教师中真正授课水平高的毕竟有限,很多教师的授课模式已经形成一种固定模式——照本宣科,多媒体给教师上课提供了快捷的教学方式的同时,也为教师照本宣科提供良好的工具。如果偶遇带的老教师上课很好,学到的东西自然不少,可如果老教师上课也是照本宣科,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再如优秀教学课展示。教学竞赛变成了一个秀场,这些离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相差甚远。把竞赛的结果变成奖惩性教学评价的依据,依然是一种管理手段,离以人为本的教学评价相去甚远。

(三)教师发展路径的基本过程

1.传统发展路径的隐忧。在自学为主,学院系支持为辅的传统模式下,教师成长的状况令人担忧。虽然少数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慢慢成长为教学能手或名师,但相较于大多数从教之初精神饱满,充满活力,立志或者说渴望成为一个好老师,但随着个人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层出不穷的难题,教师们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寻求帮助和支持,绝大多数会失掉开始的企图心、使命感和兴奋感,教学常常应付了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师的发展,制约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现代教师发展路径的选择。教师发展路径应该是由教师自我积累和学习,和学院系部营造良好的支持体系相结合,逐渐形成教学学习共同体。首先,教师要热爱教学事业,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做到爱生如子,以学生为本,但只有热情明显不够,现实的教学环境对教师的成长很是不利,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使得年轻教师不堪重负。其次,学院系部应该从青年教师实际出发,多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培训课程,对青年教师进行引导、激励,而不是简单的评价,要用评价结果去帮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教师,从而提高整体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二、教师成长路径问题分析

个体的发展促进集体的进步,集体的进步反过来帮助个体的成长。在个体利益高于一切的现实生活中,教师成长的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同时也难以形状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阻碍个体发展的同时,教师团队发展也相对迟缓。在目前教师成长路径中,普遍重视个体、科研和竞争而忽视集体、教学、协调合作,从而使教师成长进入一种孤独型的自我发展路径。

(一)重个体轻集体

自我为中心的教师发展模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集体意识淡薄导致高校教师的孤独型生成,大家各行其是,相互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即使有集体活动也大多以娱乐的形式为主,很少有就教学和科研坐下来讨论交流的。每个人教学和科研都只顾自己,小农意识非常浓。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很难形成规模相应,一个人发展的好需要良好的团队基础,问题在相互的研讨中才能越辩越明。自身问题的发现需要同事朋友的建言,在这种集体意识淡薄的环境下,每位教师的问题只会不断的固化,得不到解决。

(二)重科研轻教学

集体氛围中多以自我为中心的科研为主,同时集体对人员的考核主要看科研成果,教学已经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被边缘化了,虽然近些年高校对教学给予了些支持,但总体效果不是太理想。传統的学术观以高等教育历史传统为基础,认为满足“闲逸的好奇”而研究高深知识、实验室里开展科学研究、发表论文著书立说、产生实验成果才算是真正的学术,这类成果才是学术圈内寻求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尽管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课堂管理和学习效果评价与反思,教学研究与评议等,满足“学术”活动所具备的“研究性”、“评判和评价”、“公开交流”等特征,但是依旧不能摆脱被边缘化的格局。其次,传统的教学观以教师为中心,自上而下地传播知识,具有封闭性和教师的个人色彩,教师很难有更多的精力与能力从事教学的评价与交流以形成学术成果。

(三)重竞争轻合作endprint

“合作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合作”。竞争可以促进教师的个人进步,但同样可以促进集体的发展。长期以来,“引入竞争机制”成了不少单位和组织进行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工具,营造这种机制确实给吃了多年大锅飯的中国社会带来巨大变化。不过,我们虽学会西方的自由竞争,却不曾学会市场经济的信仰基础,出现信仰道德真空,很多领域已出现严重的过度竞争。依据成果的简单粗暴式评价,其实就是在鼓励大家进行过度竞争,千方百计去发论文,去靠上标准,才能在校园里安身立命下来。这种情况下,谁还会真的重视科研和教学?过度竞争的另一面就是伤害合作精神,这就会导致教师间关系紧张,为各自的利益而勾心斗角。

三、优化教师健康发展路径的几点建议

教师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是自我学习和学校支持相结合,依托学校资源(通过集体学习,几种培训和交流)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在相互的交流学习中取得长足的发展,为了营造更好的教师成长环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构建教师共同学习的“校—院—系部”体系

教师共同学习的系部体系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教师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个体,是整体中的一员,共同体的身份和意识会给教师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在这里,每一位教师都平等、开放的交往和对话,会不自觉地敞开自己的心扉,教师可以把问题和难题带到这里共同解决,也可以介绍个人成功经验彼此分享。因为讨论和解决的是同样问题和话题,教师因此会一直抱有热情,同时因为不同专业背景的交流很容易碰撞出火花,所以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影响,每个成员在自己领域的知识和专长都会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通过共同体,新手能很快度过适应期和快速成长,存在问题的教师可以寻求知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总而言之,教师共同体会让教师对教学更富有激情,也更容易实现自我发展,取得成功。

(二)引导团结共进的高校制度环境

组织的发展需要制度的保障,好的制度能为组织提供优良的平台体系。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一直很重,大多的制度建设都倾向于科研,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就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种长期且不断改进的教学保障机制并践行,才能实现教学相长,保障教学过程和教师成长。同时给予教学共同体发展更多的支持,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教师共同体的发展打造一个好的平台体系,通过集体培训研讨,外聘专家讲学等方式,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自身修养,“博采众长,汇聚一身”,个体得到长足的发展,集体得到了稳步的进步,形成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

(三)彰显共同进步的校园文化环境

环境是人创造的,而人又在环境中生存,互相影响。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抓手,学校应该在营造共同进步的环境条件设定上作出科学的分析、恰当的布置、有机的结合,营造出共同努力和进步的校园氛围。首先是物质环境。一般包括校园建筑、校容、校貌、教育教学设施等。通过在这些校园物质载体上进行鼓励团结共进的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共同进步的氛围,客观上对教师共同体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是思想环境。要努力创造“无拘无束”的气氛,让教师“自由地呼吸”。这种气氛的内涵应该是民主、自由、和谐、尊重,要求管理民主、学术自由、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自由精神”。所谓“自由精神”,就是一种敢于冲破旧习惯观念和旧势力的力量,它是人的能动反映机能的实现。少点束缚,多点自由,才能使教师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参考文献:

[1] 刘世衡. 构建教师教学学术共同体—基于辩证法的视域[J],《现代教育科学》,2013(02)

[2] 卢菲菲. 教学学术:高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点[J],《高等理科教育》,2011(04)

[3] 蒋喜锋,彭志武. 当教学成为学术—教学学术理论的深层意蕴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1(01)

[4] 王芳亮,道靖. 教学学术视域下的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8)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职教师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农村学前教师发展困境及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选课制的推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提升幼儿园教师素养的策略研究
利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校本课程建设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