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两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2017-09-27刘红章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4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

刘红章

摘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教学基本功,还要应材施教,做到活学活用。针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比拟法 顺口溜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一. 比拟法

比拟法是指将数学教学中的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解答方法步骤比拟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世故或熟知的故事情节,使学生易于理解的方法。这个方法类似于语文教学中的比喻修辞法。在教学中往往会收的意想不到的成效。

例如,本人在教学小学四年级数字课本中的简便运算——乘法分配律一节中就成功运用了比拟法。

“乘法分配律”一节,按小学教参的教学意图是通过出示应用题(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p36 ),让学生通过分析,列出其两种解答算式(4+2)×25 和 4×25+2×25 再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得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的结论。看似简单,然而在进行一系列的比较、讲解、训练之后,还有一半学生掌握不了。经过调查,得出的原因是除了学生理解的差异外,就是学生怎么也不明白一个25怎么变成两个25?与他以往的思维、计算方式,根本不一样!于是我反思了一下,决定转变教学思路,想到了语文知识中的比拟法。这个方法能否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呢?既然一个25能变成两个25,联系到神话故事中的孙悟空就有这个本领:一个孙猴子可以变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于是我又重新来讲这一节课:

师:上这节课之前,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故事导入),话说孙悟空捉到了两个妖怪后,关在一个山洞里,他在洞口守着。有一天,孙悟空睡着了,两个妖怪趁机逃走了。孙悟空察觉后立即追赶。两妖怪发现后,一商量:我往东你往西,看你孙猴子追哪个?同学们,孙悟空该怎么办才能捉住这两个妖怪?

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用分身术变成两个孙悟空,一个向东追,一个向西追!”

师:对,同学们很聪明,故事不能白听,那么孙悟空的这个本领,对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有什么启发呢?请观察下面的两道算式;(小黑板出示,并让学生计算)

(25+22)×4 25×4+22×4

=47×4 =100+88

=188 =188

启发学生:

因为两个算式答案都是188,可以得出 : (25+22)×4=25×4+22×4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左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注重强调一个4相乘,转变成两个4分别相乘。有些学生迷惑了。用比拟法进一步诱导:

师:观察这个等式左右算式特点,和我给你们讲的孙悟空捉妖的故事能否有联系?发挥你的想象:把“( )“想象成山洞,括号里的两个数25和22想象成两个妖怪,把括号外的乘4想象成孙悟空在守洞口。接着想象两个妖怪25和22逃出山洞,25向东,22向西,洞外的孙悟空4会怎么做呢?用分身术分成两个4,一个4向东追25,即(25×4),另一个4向西追22,即(22×4),再聚会相加。至此学生个个受到鼓舞,情趣高涨,都想跃跃欲试.。接连出了几道题,都轻松解答。再也没有了乘一个加数,忘了乘另一个加数的现象。教学效果明显。进而引深出三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学生也能轻松解答。再进一步引深:(出示算式)63×25+37×25 ,启发学生:这个算式很想孙悟空捉妖的哪个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回答:很像妖精逃跑,孙悟空用分身术捉住妖怪时的情景。进而诱导:那孙悟空捉了妖怪会怎么办?

生:把妖精怪关进山洞,就是(63+37),师:两个孙悟空会怎么样呢?生:收回分身术合成一个孙悟空守在洞口,也就是两个25变成一个25相乘,即63×25+37×25=(63+37)×25。学生一听即懂,连续做了好几道都准确无误,真是事半功倍。

比拟法能比较直观的把一些数学上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难以掌握的计算方法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都能听懂和掌握。这也是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一种体现。如在四则运算中,学生常把运算顺序搞错时,于是我把二级运算(× ÷)比拟成父母,把一级运算(+ -)比拟成子女,把“( )”比拟成爷爷。想像:如你在饭桌上吃饭时,应先让爷爷上座(先算括号里的),再是父母坐两边(再算乘除法),最后是子孙下座(最后算加减法)。如果都是父母同辈,则谁排前谁先坐(即同时二级运算按先后顺序依此计算),如果只有子孙辈,也是谁排先谁先坐(即同时一级运算,也是依次运算)。这样比拟,比较直观,易懂易记,还对学生进行了孝敬长辈的思想教育。

还比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中,在一些学生乱乘,顺序分不清是时,我就把所列竖式中的第一个因数的几个数字比拟成几个仓库并编上号:从个位起,个位是①号、十位是②号、百位是③号。把第二个因数的两个数字比拟成两个保安,也从个位起编号:个位是第一保安,十位是第二保安。第二因数的个位,十位数字分别与第一因数的各个数位的数字相乘,比拟成第一保安上半夜巡视库房,第二保安下半夜巡视仓库。先由第一保安巡视:先从①号仓库开始,再是②号仓库,最后是③号仓库,依顺序进行。自然,学生也就懂得了先用第二因数的个位数字与第一个因数的各个数位的数字依次从个位相乘,所得的积从个位写起,写在横线下好比是他的工作记录;第一个保安巡视完了再有第二個保安巡视,也是先从①号仓库依次进行,即用第二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的各个数位依次从个位相乘,所得的积从十位写起,写在横线下的第二排,好比是第二保安的工作记录。最后把所得的积相加。如此比拟,学生都能改掉重复、不按顺序乱乘的现象。如果再拓展成第二个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学生也能迎刃而解。

二. 顺口溜法

顺口溜法是将学生容易混淆,或难以掌握的知识或方法,用顺口溜或口诀的形式总结出来,其特点是直白,明了,易记,也易于理解掌握,是高度总结和概括能力的体现,也是教学理论与经验的集中体现。如果总结概括得当,也会起到不同凡响的作用。

如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时,由于学生分不清小数点向左还是向右移,以及从哪着手移动时,我总结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紧盯小数点, 二看乘除辨左右, 乘向右,除向左, 三看倍数数位数,点到新位原不留。使学生分清移动小数点的步骤,思路清晰。

在学习移动小数的位数时,学生分不清从高位数起还是从低位数起,还是以小数点为中心数起,也就出现胡乱数位,我适时总结出:小数点是中心点,整数小数分两边,扩大向右数小数,缩小向左数整数。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胡乱移动小数点的被动局面,教学效果突出。

以上就是一位老教师的两点教学心得总结,由于本人的数学水平和经验有限,总结也不一定准确,严谨,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有经验的教师把自己更宝贵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共享。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直维能力的培养
践行生活化原则,优化初中数学教学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小学中段学生数学应用题教学方式解析
探究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数学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