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017-09-27贺梅荣
贺梅荣
【摘要】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是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应当想方设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学生 ; 数学 ; 思维能力 ;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205-01
伟大的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当重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养成良好的积极思考的習惯,使每个学生都善于发现问题、都敢于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品质。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维过程当中
相较于其他学科,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强等学科特点。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探究,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中形成和发展思维能力。
1.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才能促进其积极探索,才能将学生积极思维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2.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实践提示,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积极情感时,才能使其数学思维潜能得以有效的发展,才能促使其数学思维能力得以超常发挥。因此,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以使其积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究当中,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适时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止步不前时,教师应当适时运用启发法和发现法,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采用通俗简易的手势或者图形来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以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爱思考的良好习惯。
2.对课堂提问加以精心的设计,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尚未掌握组织自己思维活动的方法,往往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课堂提问加以精心的设计,尽量向学生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积极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3.鼓励学生做到“一题多解”,发展学生的思维。许多数学题的计算方法不是唯一的,如果多加思考,从多个角度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加以探究,就会发现原来还有更加简便的算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做到“一题多解”,鼓励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拓宽解题思路,以寻求多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以有效的发展。
三、揭示数学思维的特点,充分揭示数学思维过程
实践提示,要想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要找准时机向学生揭示数学思维的特点,揭示数学思维的过程。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鼓励并且引导学生多多参与数学思维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加以强化,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并且从知识的产生过程,思路的形成过程,尝试探索过程以及偏差纠正过程来向学生揭示数学的思维过程。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向学生揭示数学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发现,对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抽象性、广阔性,逻辑的概括性、严密性以及符号化等特点加以更好的了解,以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积累,学习方法的不断改进,学生的知识结构均有所变化,但是其难免还会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固定思维模式的影响,不仅不利于思维的发展,也会影响学习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问”,引导学生要对自己思维过程中的每一步操作的有效性加以评价,即使得出答案,也要引导学生回过头来对自己的解题过程加以检查,时刻向自己提问“这个步骤是否合适”,待学生发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具有可行性时,他们就会产生成功的体验,学习的自信心也会有所增强,这样他们也就更愿意动脑思考问题了,这样也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加强数学直觉思维训练,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1.思维形式的整体性是数学直觉思维的重要特征,教师应当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为其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进行整体思考,指导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加以探索和分析。
2.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事物的内在联系加以寻找,引导学生对复杂问题中存在的隐蔽联系加以探究,引导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然后做出直觉判断,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直觉思维得以激发,为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进行直觉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急于给予学生答案,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找寻事物间的内在规律,做出直觉判断。
4.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组织学生参与类比、归纳等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数学猜想和想法,以为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注重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应当注重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能力,以在提高数学教学实效的同时将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郝乐,马乾凯,郝一凡,李忠海.数学教育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育学报,2013(12)13-15.
[2]赵取花.试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12)43-44.
[3]李远.关于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商,2013(12)329.
[4]张艳青.浅谈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J].双语学习,2007(06)66-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