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探讨
2017-09-27于海玲
于海玲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教室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集体,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班级管理,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本文主要简单论述了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一些创新手段。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班级;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时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这个阶段,创新当前的班级管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样看来,新课标背景下对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探讨就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创新班级管理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學理念,不再只是给学生传授一些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教师更应该侧重通过情感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总之,学生依然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班级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先进、创新的理念进行班级的管理,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成长。首先,教师要积极走进学生的心理,认着倾听,正确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求,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有效帮助,在学生有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有效解决,从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其次,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和认知能力,给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如教师可以在班级后边的黑板上给学生留出做板报的位置,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爱好,每周一组学生合作出板报,板报的内容不限,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促进学生更加健康的发展
很多小学生他们都很害怕老师,他们觉得老师很严厉,而且高高在上,不易接近。而教师不但是可以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教师,他还是可以和学生交心、谈心的朋友。但是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教师跟学生也是平等的,所以这也会制约班级的有效管理。因此,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让教师真正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及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信任教师,真正把教师当成学习伙伴,这样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班级的创新管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充当主导的作用,但是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因此学生可以针对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提问,如果有问题了,教师和学生进行共同探讨,找出最佳办法有效解决,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的班集体,进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小学生难免会犯错,因此教师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包容学生,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该合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改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如在一次课外活动中,两个学生打架,教师看到了,这时候教师不应该严厉批评学生,而是积极询问两位学生:“你们为什么打架呀?”。学生1说:“因为他说我笨。”教师又接着问学生2,学生2说:“我说他笨是因为他那么简单的数学题目都做错了。”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说:“那你们觉得打架对不对呀?”学生纷纷低下了头,而他们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教师说:“那你们既然已经认识到自己错了,应该怎么做呢?”学生2对学生1说:“我不应该说你笨,我应该教你这道题目的正常解法。”学生1也说:“我不应该跟你打架,我应该虚心向你请教。”然后两个小伙伴又抱在了一起。这样教师通过沟通,了解学生打架的原因,通过引导学生也能更好地改正错误,从而更加健康的成长。
三、创新班级管理制度,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班级的活动主要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进行的,而班级管理主要是针对学生来执行的,但是班级管理制度并不仅仅是为了制约学生的行为,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更好地服务学生而制定的。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栋梁,因此班级管理制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来制定,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如爱护卫生的管理制度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学生才能更加积极地遵守。首先,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展开讨论,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制度。其次,可以结合现有的制度以及学生的实际遵守情况和反馈情况进行合理改进和完善。最后,教师应该和学生共同遵守这些制度规定,这样才能确保这些制度的有效实施。
四、创新班级管理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传统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制度,让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只关注成绩,这样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也会制约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该创新班级管理评价体系,因为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都会有所差异,他们有不同的优点和特长,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注重学生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只看结果,要将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结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促使所有学生更加健康的成长。同时,教师还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明白自己的缺点,从而进行有效改进。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更加强调的是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创新当前的小学班级管理,给学生创设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2):240.
[2] 项文肖.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研究[J].课外阅读(中旬),2013,(1):3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