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培养措施探究

2017-09-27梅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29期
关键词:发展特点关键因素培养措施

梅丹

【摘要】对于身处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关注其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以及培养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意义,然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主要发展特点及影响形成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有效的培养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小学生教育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发展特点;关键因素;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5.5

1.引言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减少人们在学习道路上的阻碍,为获得成功添砖加瓦,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需要付出时间的,而一旦收获那么就是慢慢的喜悦。尤其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一时期正是他们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候,如果让他们形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势必会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他们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视,因此,本文主要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特点及培养措施进行了分析。

2、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生所处的小学阶段,由于心智发展还不成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精力不集中的现象,往往存在着一边学习一边思考着其他的事情的现象。而要知道,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生个性发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共同需求,良好的学习习惯则是他们顺利进行学习活动的保证,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因此,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小学生学习习惯的主要发展特点

3.1稳定性更久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模仿和学习能力是最强,在这个时期,一旦小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就会被稳固地保存下来,而且不容易被改变,从而对他們以后的学习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甚至这种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一直保持到他们参加工作。

3.2后天形成特性

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是通过先天形成的,而是需要后天不断训练、强化所形成的,小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便能稳定、持续下去。

3.3特定的表现性

学生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在遇到某种特定的情境时便会表现出来,一旦其这种表现获得了其他人的鼓励或者夸奖,这种想法就在孩子们的心中稳固下来,而且还可以在下次的情境中表现出来,久而久之,小学生的这种良好学习习惯就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了类似的情形时予以再次表现出来。

4.当前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现状

当前,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的差异以及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别,同时在其学习习惯的培养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4.1课前预习没有计划性

在很多小学中,小学生普遍缺乏有计划性和有准备性的课前预习,而且也没有重视到课前预习习惯对于学习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学习计划是对具体学习的时间的量化,很多小学生并未在学习方面做计划,即使有的学生做了相应的计划,但是在实行起来也是随意性很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下来。他们往往想预习的时候就预习,不想预习的时候就不预习,很难将知识有效地统一起来。

4.2课堂学习表现不佳

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还不太成熟,而且注意力经常不集中,这种情况在课堂表现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有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注意力难以集中,而且还比较喜欢做小动作,很难静下心来倾听老师的讲课。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小学生不能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而且也没有课堂做笔记的习惯,这些若不能纠正,就会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埋下不好的学习习惯隐患。

4.3不及时进行课后复习

很多小学生由于天生好玩,当他们完成了课堂学习之后,往往认为学习过程已经结束,从而不会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课后复习。还有一些小学生对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也不认真完成,甚至他们还会受到一些同伴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对课后作业进行抄袭等,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染了”这些不好的学习习惯。

5、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培养措施

5.1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因素

笔者根据对小学生所处小学这一关键阶段以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自身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影响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关键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学校环境因素来说,不同小学在办学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素质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对于一些实力较弱的学校来说,使得小学生在有限的校园环境中容易模仿到坏的学习习惯;其次,对于社会环境因素来说,小学生的周围往往都是同龄的伙伴,有些同伴的不好学习习惯也在影响着他们;最后,小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是不能忽略的。一般情况下,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都是比较低的,受到其生理成熟程度和知识经验的限制,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和学习带来的喜悦感,因此有时候就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从而养成了不好的学习习惯。

5.2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措施

在上文中已经论述过,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成长,而在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中,主要有以下有效的培养措施:

1)提升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视

在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家长的因素占了非常重要的比例,而且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应该经常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仔细分析和研究孩子学习习惯形成的有效措施,不能因为孩子某些不足就大喊大叫,要在认真和耐心下逐渐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技巧和方法在其中更好的体现。

2)培养小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

培养小学生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的习惯是帮助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通过引导孩子认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不仅可以发散他们的思维,还可以使他们养成遇事先观察后积极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小学生就不至于不思考就盲目的得出答案了,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在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甚至有时候比家长所起到的作用还要大。教师要充分运用小学生天生喜好模仿的本性,时时刻刻关注自己的行为和举止,在举手投足之间都要考虑到可能给小学生带来的模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反复讲授良好习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的小故事,让小学生反复思考和反思,从而获得有利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后汉. 谈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J]. 学周刊,2015,33:159.

[2]勾万玲.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J]. 科技资讯,2014,35:177.

[3]王沙沙. 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培养策略[J]. 现代妇女(下旬),2013,12:155.endprint

猜你喜欢

发展特点关键因素培养措施
我国特需医疗服务发展历史梳理
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分析
绿色住宅室内设计中的若干思考因素
台湾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郊区配网台区低电压治理关键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