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效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017-09-27梅玺
梅玺
内容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往往教学效果不好。小学生正是好动的时候,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也往往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限制。在教育改革新时期,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延展性发展,也需要教师加以改造教学模式,让小学数学课堂真正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行为动起来,思维动起来,情感动起来,才能真正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达到数学课堂面向全體学生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行为参与 思维参与 情感参与
【中图分类号】G623.5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最大的感触是课堂中活动多了,学生都“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勿庸质疑,“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下让学生在民主的气氛中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和教学的策略。然而,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味追求形式上的翻新,为“动”而动,为“活”而活,疏于管理,则会导致事与愿违、“活”而不“实”的后果。下面是我就目前教学中的有关“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的教学行为所作的思考。
一、我对“参与”的理解
要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就必须要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怎样理解让学生动起来的“动”字?很多情况下,我们只把动手,动口等看得见的显性行为看作“动”。好像只有让学生讨论、争论、表演、游戏等才能体现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才能显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隐性的思维活动却往往被认为不在“动”之列。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我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营造安静的空间,用来思考,任思维驰骋,任想象放飞。让学生在安静和谐的“思维场”中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体验在嘈杂的环境中无法得到的成功的快乐,也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种“动”。我们常常会发现,“让脑筋动起来”的课堂更精彩。
其实一节课中,如果学生没有一点疑问,没有提出一个问题,这样的课不能算是一节好课。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提出的问题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更容易暴露教学中的缺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何况,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异常广阔,学习日渐社会化。因此,“动”起来的学生中应当包括对教师、甚至对教材产生质疑的学生,“活”起来的课堂上,应当容纳学生质疑、反问、争论的声音。
二、我课堂上的“参与”
(一)、行为参与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 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找出一个圆形纸片的一半,从而认识分数产生的意义。又如“三角形的认识”,这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 和图2 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 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所以,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让学生真正在数学课堂活动中行为动起来。
(二)、思维参与
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就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1、鼓励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生生、师生互动与交流,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的喜悦,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这节课时,我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用多种方法计算,想加算减,破十法,连续减等方法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不同方法的过程中思维动了起来。
2、主动猜想,验证猜想。数学猜想,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一种似真判断。数学猜想是探索性思维,它能帮助人们比较迅速的发现事物的规律,及给人们提供研究的线索和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3、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提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独立思考。其目的就是要学生经历接受、反思和建构的主观内省过程,进而建立个人的认知结构。
许多教师认为,老师讲的越细,学生听的越懂,老师讲的越多,学生获得的就越多,然而这只是一个很好的愿望而已,事实上常常是老师讲完了学生还不懂,究其原因乃是教师讲述占去了太多的时间,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没有思考的学习,其结果可想而知。
(三)、情感参与
新课程提倡课程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宗旨, 要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就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教育理念,形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活跃课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情感在课堂中动起来,我认为应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数学内容比较抽象,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他们建立自信,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数学教学艺术的独特魅力,将数学知识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用艺术的形式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我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不断的用激励的语言让学生相互的鼓励。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看分数,教师提问:“你想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己提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课堂结束的时候,我让学生自己反思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你达到没有并给自己掌声,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
我认为,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的动起来,就必须让学生的课堂行为动起来,数学思维动起来,情感动起来,让优秀的学生动起来,让困难学生动起来,才能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endprint